第七百章 擱置不提
也就在這時,侍者進來詢問道:“陛下,夥房那邊送來了膳食。
皇後娘娘他們等候已久,陛下看是讓他們進來用膳,還是安排他們去别處?
”
詢問完,侍者也察覺到了建元帝的情緒不同平時,不覺恭敬地把腰彎得更低,也不敢再擡頭。
沉默了好半晌之後,建元帝閉了閉眼,掩去了眼中複雜的情緒,笑着看向宋玉枝和辛夷。
“武安侯夫人和辛夷小哥也忙了好一陣子了,可否願意跟朕一道用膳?
”
宋玉枝和辛夷不動聲色地對視一眼。
兩人都沒料到,建元帝在知曉自已身邊的箭矢被人下毒的檔口,居然還有閑情逸緻用飯。
不過自古君心難測,建元帝都這般問起了,宋玉枝和辛夷自也不敢道不願。
二人道了謝,建元帝便讓侍者把皇後等人一并請了過來,在主帳這邊擺飯。
俄頃,皇後和蘭貴妃等人一道過了來。
他們雖然是在帳外等候,但到底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自然也不可能在門口罰站。
而是被請到偏帳裡坐着等候。
故而他們幾人并不知道宋玉枝和辛夷過了來。
皇後和大皇子還好些,隻是有些驚訝,面上倒也不顯。
但所謂關心則亂,沈遇和蘭貴妃他們驟然瞧見宋玉枝也在主帳裡,就沒有那麼鎮定了,面上或多或少都染上一些焦急之色。
宋玉枝才剛對着他們笑了笑,表示自已沒事,就感覺到一道不容忽視的視線凝聚在自已身上。
那道視線來自上首。
建元帝正在瞧着她!
宋玉枝精神一凜,立了垂下眼,眼觀鼻、鼻觀心,再不胡亂去看,生怕建元帝以為她是在通風報信。
一衆侍者魚貫而入,很快就擺好了數十道精緻菜肴。
建元帝還是用不辨喜怒地聲音道:“人都齊了,就都坐吧。
”
衆人應過一聲,按着次序撿了空位去坐。
按着規矩,宋玉枝和沈遇是一家子,又是在場之人中身份最低的,自該坐到末位兩個位置上。
然而還不等兩人走近,建元帝的視線便再次投來。
“扶安,這些日子你辛苦了,坐到朕的身邊來。
”
宋玉枝一聽,就知道建元帝是打定主意要防着自已提前給沈遇透消息了。
左右武安侯府沒做什麼虧心事,宋玉枝也不準備逃避自家本應承擔的責任,索性隻作不覺,安心在末尾坐下。
也不知道是不是宋玉枝多想,等她和沈遇分别落座之後,建元帝明顯臉色稍霁。
“沒有外人在,都自在些用飯吧。
”建元帝招呼了一聲,兀自拿起了筷子。
桌前衆人這才跟着拿起筷子。
圍場裡的條件不比城内,但做菜的廚子和食材卻是出自宮裡,桌上的菜肴可謂是色香味俱全。
隻是這這手,别說旁人,即便對吃食無比上心的宋玉枝,也沒有那個閑情逸緻去仔細品嘗,隻是機械地小口小口用飯。
寂靜無聲的一刻鐘後,建元帝停了筷。
其他人心思也都不在飯食上頭,紛紛也跟着擱了筷子。
終于,大皇子海明按捺不住了,率先開口道:“父皇,那擅闖圍場的老者傷勢如何了?
”
這話一出,主帳之内的氣氛頓時一沉,連寵辱不驚的皇後臉上都不贊同地看向了他。
建元帝似笑非笑地挑眉看他,“明兒似乎對那老者十分上心?
”
海明神色坦然,一派赤誠模樣,“那老者行為莽撞,擅長圍場重地,落得如此下場,并不值得同情。
但他到底是我朝子民,更是一條鮮活的生命。
父皇愛民如子,我這當兒子的,自該效仿,把子民的性命放在心上。
”
他這話十分巧妙。
既恰到好處地拍了建元帝的馬屁,又表達了他要效仿建元帝的忠孝之心。
順帶也提醒建元帝,他可是要當一個愛民如子的皇帝的!
誰家愛民如子的皇帝,會在秋狝圍獵的時候,親手射殺百姓呢?
不得好好追究一番麼?
!
例如好好追究迫使老者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摸來圍場告禦狀的罪魁禍首!
宋玉枝品出其中的意味,微不可見地蹙了蹙眉,不禁心道:這大皇子并無甚高超的智計,這一番話如此滴水不漏,也不知道他事先排演了多少回!
建元帝還是笑,仿佛沒聽出他話裡的意思,隻道:“明兒有心了,武安侯夫人和辛夷小哥深得老醫仙真傳,有他們從旁幫忙,那老者已經性命無礙了。
想來明後日,他也就該蘇醒了。
”
須臾之間,海明臉上那赤忱坦然的神情被驚訝取代,“他竟已沒事了?
”
話音落下,他察覺到此話不妥,又趕緊描補道:“父皇明鑒,兒子沒有盼着老者不好的意思,就是覺得有些愕然,他那把年歲了,身子瞧着也十分瘦弱,當胸中了一箭竟還能安然無恙。
”
說着,海明又神色激動地對着上天抱了抱拳,“一定是父皇洪福齊天,上蒼不忍心父皇背負罵名,才降下如此神迹。
來日史書上必然要給父皇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宋玉枝再次微微挑眉,心道難怪這大皇子本事稀松,在外名聲不顯,卻未曾聽說建元帝偏愛海晏遠勝于他!
光他這份一臉誠懇地拍馬屁的功夫,就是一般人望塵莫及,學也學不來的。
第一次見識到這幅場景的辛夷同樣歎為觀止,他怕自已掩藏不好情緒,幹脆就把頭埋了下去。
而帳内其他人則都是見怪不怪。
等海明一番彩虹屁吹完,建元帝手上的一盞茶都喝的差不多了,他把茶盞擱了,不辨喜怒地說:“朕乏了,你們也都忙了一整日了。
都回去歇着吧。
”
聽到這話,也别說海明了,衆人齊齊都吃了一驚——
建元帝竟是準備把今日之事擱置不提了?
尤其是特地想法子來到主帳,就等着海明發難,自已好第一時間上前分辨的宋玉枝,一時間心裡更是五味雜陳。
畢竟若是這件事真的就此擱置,對武安侯府來說可絕對不是件好事兒!
所謂父子沒有隔夜仇,今日建元帝就算覺得海明可疑,但終歸不會對他如何。
但武安侯府可沒有這種待遇!
難保他日建元帝再想起來,秋後算賬,亦或者真的再也不提,卻從此對武安侯府心存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