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月底開張
“殿下方才還說,咱家這鍋子他吃着合口味,能從白天吃到晚上。
我還想夕食準備個紅湯的,留他一起用呢。
”
說着話,宋玉枝走上前,笑着将牛油渣放到桌上,這才發現沈遇眉頭緊蹙,神情凝重。
她止了笑,正色問道:“沈大哥,怎麼了?
殿下方才同你說什麼了?
”
如果隻是說方家的事,沈遇怎麼也不會是這副神色。
沈遇看了一眼廳堂上的下人,等他們都出去後,他讓宋玉枝坐到身側,低聲道:“殿下說希望我領京畿衛的差事。
”
京畿衛,就跟字面上的意思一樣,就是負責維護整個京城治安的軍隊。
統帥官階二品武,手下人數同樣不算特别多,不像邊境駐紮的部隊那樣,動不動就有大幾萬,甚至十來萬人,跟宮内禁軍一樣,阖數不過一二萬人。
區别在于禁駐在皇宮中,而京畿衛駐紮在京郊大營。
但因是在京城這樣的地界,京畿衛事關重大,實權頗重。
說句不客氣的,掌握了京畿衛,跟扼住京城半邊喉管無甚區别。
怕宋玉枝不知道其中利害,沈遇還舉例道:“前朝的時候,禁軍和京畿衛素來都是由帝王最信任的将領統帥。
當今能不費吹灰之力劍指京城,就是因為上一任京畿衛暗中投誠,為他大開方便之門。
”
“前朝在這上頭栽了大跟頭,今上雖然得了好處,但肯定不會再讓那輕易投誠之輩,繼續給自已守城門,确實是該尋個機會把那統領調走,換上自已的心腹。
”
宋玉枝會意過來,又沉吟過半晌,“沈大哥,你是擔心争不上這份差事嗎?
還是說,你不想争?
”
沈遇搖頭說不是,“枝枝,我們夫妻一體,我不瞞着你。
自打準備和你動身回京城,我就想過了,武安侯府隻剩我一人了,我不能一輩子都像從前一般意志消沉。
回京後,我順利襲爵,靠的不過是祖上的榮光和蘭姨母、二殿下的血緣關系……”
說着,沈遇唇邊泛起一點無奈的笑意,“這些時日,我在老宅忙着翻新修葺,許多舊部得了消息都過來幫忙,送銀錢送匠人,甚至自已親自上陣的,不一而足。
還有些個心眼實誠的,因着武安侯府的牽連,自已的日子本就過得不好,還不惜變賣為數不多的家财,就為了給侯府添磚加瓦。
我告知過他們好幾次,老宅是陛下賜回的,同時賜下的也有金銀,我并不需要他們那般。
他們卻也不聽我的,隻說我父兄在世時照拂他們良多,這些都是他們該做的。
”
“哪怕是為了他們,我也必須得做點什麼。
否則武安侯府永遠隻是一個空架子。
”
宋玉枝理解地颔首,“沈遇,我知道的。
每個人生來都有自已的責任,隻是有人肩頭的責任輕一些,有人如你這般,責任重一些。
你想去做什麼就去做,我也跟先前一樣,會一直支持你、陪着你。
”
沈遇轉過臉回望她,緊蹙的劍眉慢慢舒展開來。
兩人握着手對視過半晌,沈遇繼續道:“所以你剛才問我是不是不想争,我說不是。
我隻是覺得,二殿下這一步邁得有些太過激進了。
”
沈遇和海晏,甚至剛聽了一耳朵京畿衛相關事宜的宋玉枝,都能分析出其即将易主。
大皇子那邊也是一樣。
即便才名不顯的他本人想不到,他手底下那些幕僚也不是吃幹飯的。
他們洞察之後,到現在都按兵不動,自然不是看不上那即将空缺的肥差,而是深知茲事體大,正當壯年又才剛執掌天下的建元帝,多半不會讓這份權柄分給兒子,而是要親自一手掌控。
争一個京畿衛統領,對沈遇實在不算是什麼大事,甚至也稱不上什麼難事。
天下皆知武安侯府忠勇,前朝的昏君那般對待他們。
武安侯府都沒生出反叛或者退縮之心,最後才落得那般慘烈的下場。
正值沈遇襲爵起複,争一争京畿衛統領,那是他為了恢複祖上榮光,力争上遊的表現,于情于理都挑不出錯處。
哪怕争不上,世人至多感歎沈遇運氣不佳,也不會損礙武安侯府的昔日威名。
可二殿下此番流露出來的用意,卻讓沈遇頗有些心驚肉跳——
他莫名有了個可怕的預感,二殿下要他參與的,已經不是和大皇子之間的奪嫡之争,而是和建元帝之間的天家父子之争。
尤其二殿下臨走前,讓他仔細思量一番,看看最後方如珠的下場。
言語之中滿是深意,讓沈遇不得不思索良多。
當然了,還沒影兒的事,又是幹系到奪嫡争位的大事,沈遇心裡連五分成算都沒有,他便決定先不說給宋玉枝聽。
很快,青年就收拾好了心情,“事情就是這樣了,殿下那邊我還未應承下來,隻說要再想想。
等我想好了,再給他答複不遲。
枝枝你呢?
我聽下人說你今日去鋪子裡了,還淋了些雨,可還好?
”
見沈遇并不準備立刻做決定,宋玉枝便沒再問下去,隻用輕快的語調說:“我好着呀,回來後喝了碗姜湯,又吃了頓熱鍋子,再大的寒氣都散出去了。
而且我今日心情好,身體就更好了。
”
沈遇接着問起是遇着什麼好事了?
是不是因為方家換女的事妥善解決了?
“方家的事情是一遭,還有一遭,我今日去鋪子裡視察過了,處處都很完善,呂掌櫃那邊也聘上了好些個得用的夥計和管事。
萬事俱備。
沈大哥,我想月底之前就開張,你覺得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