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開業準備
之前宋玉枝同沈遇說好,他隻在休沐的兩日,負責把劉大全一行門外漢引進門,後頭三日就讓劉大全他們自己上工的。
但沒成想,沈遇不聲不響地又請了幾日假。
有他全程相幫,鋪子裡的工程,自然比預計的時間還早完成。
宋玉枝那幾日都在跟隔壁的張屠戶談肉價。
夏日裡豬肉難賣,肉還耐不住放。
張屠戶都是和别家攤檔合作,共同分一隻豬來賣。
從前宋玉枝做蓋澆飯,裡頭雖有肉菜,但基本上都是隻給客人嘗個肉味兒,不可能幾文錢的吃食,就讓客人把肉吃到飽。
一天弄上二三十斤的肉,也就夠了。
開店則不同,一天少說得準備上百斤。
等來日生意走上軌道,大概還得接着往上加。
而且不光是豬肉,雞鴨魚那些常見的肉類的供應都得跟上。
光張屠戶這邊是不夠的,他帶着宋玉枝跑了好幾戶相熟的人家。
最後談下來,他們以城内貧民區的價格,給宋玉枝供肉。
等宋玉枝談妥這個,沈遇都已經跟柴炭行那邊說好了,便也不好再讓他把請好的假給還回去。
這日去親眼瞧過了一眼施工完畢的鋪子,确定沒有問題後,宋玉枝就又有新的事兒要忙了——
這幾日她不隻是跑肉類供應,還跟唐木匠定做了一批器具,聯絡了好幾個菜農,和他們初步談成了合作。
至于為什麼隻是初步……
自然是因為鋪子裡需要的菜量大,光一家農戶,是不夠支撐一天幾十斤的需求的。
宋玉枝聯絡的幾家,都是跟前頭那售賣反季甘荀的菜農一樣,整個村子都有蔬菜瓜果售賣的那種。
這種情況下的合作,就不是光口頭談談就行了。
畢竟一個菜農,做不了同村其他人的主。
而且宋玉枝也得實地去看看,确認一下合作商的種植情況,這樣才能正式簽訂契書,談成合作。
幾個村落雖然都距離豐州城不算遠,但互相之間并不相連,頗有一段路程。
全部實地考察下來,起碼得花費一整個白日的工夫。
這日還在休沐期的沈遇,自然而然地被趙大娘抓了壯丁。
讓他陪着宋玉枝去奔忙。
兩人從鋪子裡出來後,便準備出行了。
上次他們單獨出城,去城外的村子裡給人燒喜宴,坐的還是幾文錢一個人的牛車。
這次出行,就不能那般了。
倒不是宋玉枝嫌棄,而是她現下代表的是開張在即的宋記食府,不說穿金戴銀充胖子,但總歸也不能太掉價,讓合作商覺得她沒實力。
于是二人便跑了一趟租車行,準備雇用一輛車。
接待他們的夥計立刻報了價。
跟宋玉枝先前打聽的一樣,時下交通工具的租金很是不低。
馬車就先不論了,價格不是一般平民能接受的。
通常隻有官宦和鄉紳富戶能乘的起。
車行裡對馬匹的儲備也不多,想租賃的話,那都得提前預訂。
夥計看着宋玉枝的穿着打扮,給她推薦了驢車。
“按照距離算的話,一裡地三文錢,按天算,那一天一百文錢。
這隻是車的租金。
客官若是需要車把式全天候的陪同,就得另外多加一百文。
”
光租個車,就得搭進去二百文,宋玉枝自然頭痛。
但好在沈遇道:“我會駕車,不用另外再雇車夫。
隻算車錢便好。
”
宋玉枝便隻付了一百文租金,和一兩銀子的押金。
天光大亮的時候,沈遇架着驢車,帶着宋玉枝出了城。
他方向感很好,經過宋玉枝的轉述,沿途都不需要同人打聽,就帶着宋玉枝到了地方。
後頭他陪着宋玉枝考察,等到宋玉枝同人談合作細節的時候,他便會退到屋外,并不插嘴什麼。
就跟雇傭了個專業司機似的,宋玉枝省心的很,傍晚之前,她就跑完了四五個村落,選中了其中一個村子合作。
那個村子雖然沒有那種特殊的暖洞,能種出反季的蔬菜,但各色時蔬,一應俱全。
且村裡的農人都十分和善踏實,将村裡菜地打理的井井有條。
宋玉枝和村長簽了一份契書,雙方說好,以後這個村子會優先把菜送到宋記,供應給宋玉枝,價格還要比碼頭上的市價,低上一成。
當然作為回報,宋玉枝往後每個月頭,得提前預付五兩銀子的菜金。
且得保證每個月至少購入五百斤的菜。
白紙黑字的契書一式兩份,宋玉枝拿到契書的之後,正好時辰也不早了。
二人駕車踏上回程的路。
那村落正好在城西,距離碼頭不遠。
眼下鋪子裡已經拾掇出來了,食材的供應也談妥了,就剩下學徒、活計的選拔還沒着手準備。
宋玉枝幹脆就讓沈遇把驢車趕到碼頭,想着今日就去告知吳家人和金大娘,三日後去店鋪參加選拔。
“沈大哥在這裡等我就好。
”
碼頭上并不讓百姓搭乘車辇,到了官兵把守的關卡處,宋玉枝同沈遇說了一聲,就下了車,步行過去。
時值傍晚,吳家人和金大娘都沒多留宋玉枝說話。
都一口應承下來,說到時候會按時參加。
她好幾日沒過來了,一路上遇到不少認識的人,少不得跟宋玉枝攀談幾句,詢問什麼時候開業?
“暫時定在六月初十,新店會有酬賓活動,大夥兒到時候要是得空,不妨來看個熱鬧。
”
聽說開業的日子都定好了,大夥兒都挺高興。
“小娘子真是雷厲風行,還當得月餘嘗不到你的手藝了呢!
”
“初十是吧?
那也沒幾日了。
到時候我肯定去!
”
碼頭上出入的百姓,大多都不算富裕,有人意動,有人則有些擔心自己負擔不起。
“小娘子的新店裡,還有沒有九文錢一分的蓋澆飯?
”
“對對,若是小娘子新店裡頭都是大幾十文、上百文的菜,咱們可吃不起。
”
宋記新店開業,在城裡還沒有穩固根基,隻有一些殘存的廣告效應,初期還需要這些老客人去幫襯。
宋玉枝立刻應道:“新店裡有貴的,也有平價的。
諸位不必擔心……“
解釋的同時,宋玉枝也沒忘了賣個關子,留個懸念,說讓大夥兒當日去看過就知道了。
轉眼就到了三日後,選拔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