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烤全羊和羊雜湯
翌日一大早,天剛破曉,豐州城南的臨時營地裡就傳出了響動。
軍鎮士卒和一衆民兵開始操練,激情高漲的呼喝聲不絕于耳。
有軍眷聽到了響動,難免納悶道:難得出鎮,前一日連副将體恤大夥兒辛苦,不是把這兩日的晨練給停了麼?
怎麼這會又開始練上了?
聽着比素日裡幹勁還足!
這樣想着,不少軍眷幹脆起了身,找了人詢問起來。
一問之下,他們才知曉原是衙門裡過來的幫廚,今日準備做烤全羊,犒賞所有臨時營地裡的士卒和兵丁。
素來民以食為天,軍鎮上的廚子練就了一身糊弄人的本事,每逢忙不過來,就給所有人吃那滋味怪異的雜燴粥。
連帶着後頭才到軍鎮上的嚴廚子,都近墨者黑地學會了。
昔日一衆軍眷都各自在家開夥,隻從自家夫君\/兒子嘴裡聽過那雜燴粥的“威名”。
昨兒個跟着一道吃了一整日,他們才算初步領教了那雜燴粥的厲害。
故而也沒人見怪,隻跟先前幫着宋玉枝通傳的士卒一樣,覺得宋玉枝為人很是不錯!
宋玉枝這邊,當然也沒有閑着。
昨夜殺羊剝皮隻是第一步,後頭還得去除内髒和去蹄。
這一步驟說來比殺羊還精細,尤其是去除内髒時,開口一定要小,不然會破壞烤全羊的完整性。
宋玉枝和嚴廚子忙到了半夜,各自睡過三個時辰就起身。
起身後,宋玉枝把處理好的全羊放入清水中浸泡。
浸泡過半個時辰,宋玉枝起鍋燒水,在開水中放入生姜、花椒、番椒、蔥和鹽等調料,把浸泡好的全羊放入調料水中腌制。
腌制又花去半天時間,中間宋玉枝和嚴廚子把羊雜都清洗收拾好,還得準備營地上下的朝食。
午飯前,宋玉枝和嚴廚子把腌制好的二十隻羊,送到連副将在臨時營地裡劃出來的一塊空地上。
空地上已經備好了炭火,兩個士卒幫忙把全羊一一綁到了烤架上。
用炭火做烤全羊,速度并不會很快,一隻就需要烤上一兩個時辰。
而且烤制過程中需要不斷轉動木棍,确保羊肉均勻受熱均勻,還要用紅曲米加紅糖兌好糖水,刷在羊的背面。
嚴廚子第一次做這樣的大菜,現下還在學習和摸索階段,隻有宋玉枝一個會的,她一次至多隻能兼顧上十隻,也就是說,二十隻要最少需要分成兩批烤制。
都知道這是難做又稀罕的大菜,倒也沒人催促什麼,甚至連副将還親自過來了一趟,跟宋玉枝說:“小娘子不用着急,咱們當兵打仗的都是糙人,現在又都在城裡,不用随時準備出營應戰,晚吃個一頓半頓也不妨礙什麼。
”
宋玉枝便還照着自己的節奏來。
黃昏時分,烤全羊的表面開始滋滋冒油,油脂的焦香和醇厚的羊肉本香彌漫開來。
一衆士卒和兵丁在結束了一天的操練後,循着香味,争前恐後地來到了空地上。
連副将早早地就使人在空地上鋪了好些幹草,方便衆人圍着烤全羊席地而坐。
宋玉枝一邊手下不停,一邊用餘光觀察了一陣,發現軍鎮的士卒和一衆民兵各占據了空地的一邊。
她隻作不覺,最後在烤全羊上刷上菜油香油,再撒上一些番椒面以及香料、芝麻和小蔥,便對着連副将示意可以開動了。
從古到今,在這種宴會上,當領導的總得發言兩句。
連副将站在空地最中間的篝火旁,舉着碗朗聲道:“諸位,我老連是個粗人,沒讀過幾年書,不會說什麼漂亮話。
今日,難得有宋小娘子這樣的能人為我們烹席,我連某以水代酒敬你們,兄弟們吃好喝好休息好,明日我們還回軍鎮,殺北戎賊子一個片甲不留!
”
衆人齊齊舉杯,應道:“敬副将!
殺他個片甲不留!
”
随後,連副将和沈遇便點了幾個人出列,讓他們拿着刀來分烤好的羊肉。
烤全羊的表皮金黃酥脆,光澤閃爍誘人,仿佛披上了一層璀璨的金甲,一刀切下去,熱氣騰騰,還能聽到“咔嚓”脆響。
分到各人手上吃起來,衆人先是感受到香脆又有嚼勁的外皮,接着鮮嫩多汁的羊肉在口中散開,每一絲纖維是那麼的彈嫩……
香料的味道與羊肉的鮮美完美融合,此前根本未吃過如此風味的烤全羊的人,吃着眼睛發亮,根本停不下來。
這還不算,宋玉枝在衆人分羊的時候,已經把第二批羊架到火上,讓觀摩了一整個下午的嚴廚子負責烤制,另外她再另外請人架了一個大湯鍋,開始熬煮羊雜湯。
暮色四合之際,空地上篝火明亮,一衆軍眷都被香味和熱鬧吸引着走出了家門。
二十隻羊當然不夠上千人分食,但軍眷們都習慣了以士卒為先,很多人此前甚至沒準備來湊這份熱鬧,沒得分走了士卒們的吃食。
現下他們在嘗過一二片烤羊肉後,也不會去多吃多占。
這時候鍋裡的羊雜湯也開始“咕嘟”作響了,宋玉枝讓人把湯分給一衆軍眷。
那羊雜前一晚就處理好入了鍋,浸泡過一整夜,湯汁奶白,濃郁鮮美,羊雜在其中若隐若現,羊肚彈牙,羊腸爽滑,羊肝綿密,滋味各有千秋,卻一樣的軟爛入味,不帶一絲令人不适的羊膳味。
一碗羊雜湯下肚,迅速驅除了料峭的寒意,軍眷們隻感覺那暖意好似從腸胃一直湧到了心頭。
人在吃飽喝足的時候,心情最是愉悅細膩。
他們找到當兵的家人,仔細叮囑一二,若是家中男兒不在此番回城之列的,則去相托其他士卒代為轉達。
熱熱鬧鬧的春夜裡,宋玉枝拿着一支小毛筆,一邊同民兵說着話,一邊三不五時随手在紙上寫寫畫畫,衆人隻當那些個民兵是找宋玉枝緻謝,以為宋玉枝是在調什麼醬料,并未有人覺得有哪裡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