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
廚藝在手,天下我有

第二百七十七章 競争對手和合作夥伴

   新店開業,從無到有,什麼最難?

   一難是流動資金。

   畢竟開店初期什麼都要購置,更可能産生各種意想不到的花銷。

   那宋記在端午前還名不見經傳,聽人說那姓宋的小娘子,早先不過是碼頭開攤的攤販而已。

   縱她再有本事,但都在碼頭上擺攤了,想來家底兒也不會多厚。

   到了現下不說彈盡糧絕,估摸着也是捉襟見肘的。

   二難就是客源。

   城裡的食客們圖新鮮,讓他們在新食肆開業的時候,去湊湊熱鬧、嘗嘗鮮,甚至讓他們連着幾天去光顧,都很簡單,不算什麼難事兒。

   但想短時間内就把他們徹底留住,讓他們一下子抛棄原先吃慣了的酒樓食肆,卻是比登天還難。

   自家這弟弟倒好,上來就把流動資金和客源那兩大難題,一并給人都解決了。

   在他口中,宋記的一份好點心,價值十文。

   但那是人家宋記的要價!

   吃食生意素來利頭厚,成本能有個五文錢都頂天了。

   等于那宋記的東家,隻花費了五文錢,就籠落到了一個預存五兩銀錢的貴賓。

   人家貴賓存了銀錢,那自然得盡可能地再去宋記花銷。

   等五兩銀子花完,貴賓自然就成了熟客,很有可能還會存上第二筆、第三筆!

   當然了,面對李英傑這樣賭運極佳的貴賓,宋記一開始肯定是蝕本的。

   但終究不是人人都奔着砸場子去的。

   别的在宋記拿到貴重獎品的食客,隻會越發對宋記有好感。

   比普通的貴賓,還容易成為宋記的熟客呢!

   隻要食客時常上門消費,羊毛出在羊身上,難道還愁不能把前頭的銀錢賺回去?

   看着李英傑那張仍然喜滋滋的、以為自己占了莫大便宜的笑臉,李家二姐壓着火氣直嘟囔:“怎麼咱家早些年沒遇到這種傻缺呢?

   早先李家二老突然過身,李家姐妹剛接手家傳的客棧。

   不過是換了東家而已,那會兒她們卻也是舉步維艱——

   老夥計對她們姐妹倆沒有信心,跳槽的跳槽,辭工的辭工。

   經年合作的供貨商趁機漲價。

   熟客眼見客棧裡頭熟悉的人和事物越來越少,便也漸漸少來光顧了。

   姐妹倆邊做邊學,雖然不像宋玉枝那樣,能想到頗為新奇的貴賓轉盤抽獎模式,卻也沒少弄過類似的酬賓活動。

   但客人裡頭沒人帶頭,效果很是一般。

   花費了好幾年的時間,姐妹倆才算穩住局面,保住了清風客棧的招牌。

   李家大姐看她一眼,對着她搖了搖頭。

   李二姐便悻悻地閉上了嘴,接着看賬本。

   李英傑在自家客棧晃悠了一圈,沒找到什麼适合自己幹的活計,便照例去尋自己的狐朋狗友。

   等她走了,李二姐從賬簿裡擡起頭,問說:“大姐怎麼不讓我說小弟?

   李大姐解釋道:“他難得想着給家裡客棧幫忙,去打探對家的行情。
出發點到底是好的。
你說了他,他難道就能在一夜之間長進了?
小心适得其反。
逼得他越發不肯沾手家裡的營生。

   李二姐臉色稍霁,但還是道:“看他那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傻樣,我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他也二十好幾的人了,偏還傻的沒邊,咱們現下能看顧着他,總不能看顧他一輩子……”

   “不隻是照顧他的心情。
”李大姐又道,“更多的,還是為咱家的營生考慮。
二妹,你覺得宋記如何?

   “宋記開張之前,能想到利用端午遊街宣傳。
開業第一日,就鼓搗出貴賓抽獎的活動籠絡人心。
小弟嘴也刁的很,方才卻一句都沒有貶損宋記的吃食……那姓宋的小娘子既有頭腦,又有過人的廚藝。
來日這宋記食府,自然是不容小觑的。

   一通分析完,李二姐明白過來,正色道:“大姐的意思是,咱們同宋記合作?

   李英傑為人不着調,有些話卻沒說錯。

   清風客棧缺少手藝過硬的廚子,吃食生意一直很平平,甚至都能反過來影響客棧的入住率了。

   好些年前,李家大姐就先想過去和吉祥、如意兩家談合作。

   希望對方能給入住清風客棧的客人,一點小小的優惠。

   這樣清風客棧便也不要發愁客源不足了,也會在客棧裡幫忙宣傳對方酒樓,還會把省下來的聘用大廚的銀錢,連同其他一部分利潤,一并給予對方。

   無奈雙方實力不對等,吉祥酒樓客似雲來,不缺生意,根本看不上同清風客棧的合作。

   如意酒樓生意略遜一籌,但掌櫃卻是個锱铢必較的,開出的條件根本不是李家姐妹能承受的。

   若是宋記這樣新興食肆合作,就不至于擔心對方瞧不上,亦或是獅子大開口。

   反而能造就雙赢的局面。

   隻是……

   “會不會太快了?
雖然這宋記看着勢頭很猛,但到底才開張,往後具體如何還未可知呢。
世事無常,光我們覺得宋記前途不凡也不頂用啊。

   李大姐颔首道:“是這麼個理兒。
所以我方才讓你别說教英傑。
他是個藏不住事兒的,你說了他,他後頭一旬還怎麼如常去光顧宋記?

   李二姐這下子便徹底懂了。

   自家大姐這是要讓李英傑去實地考察宋記一段時間。

   雖然這弟弟沒什麼心眼,但也不算徹頭徹尾的傻子,去的多了,自然能清楚知道宋記的經營狀況。

   李家二姐已經不把宋記當成競争對手了,歎了口氣後就道:“但願這宋記真能成長起來吧。

   成長到足以比肩吉祥、如意兩家的高度,也不枉費她們期待一場。

   說完了話,李家姐妹兀自忙起正事兒。

   而宋記食府這邊,宋玉枝送走一衆客人後,組織夥計清洗碗筷,擦拭桌椅,打掃衛生……

   一通忙完,她才剛得了會兒閑,開始準備午市。

   時下家境一般的百姓,通常隻吃兩餐,午飯要麼不吃,要麼對付一口。

   城裡有些餘錢的人家,卻是把午飯看的比朝食還重的。

   午飯的利潤,也比朝食那些粥湯、點心高,對每家酒樓食肆來說,都至關重要!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