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

第712章 具有大明特色的股市

  周宇知道隻靠讓佃戶減少租賃面積這個手段來倒逼地主賣田,從土地兼并變成出售土地,仍然不夠。絕對會有無數死硬派依舊抱着田地不放,因為他們的腦筋裡這就是他們成功的路徑,他們已經形成了路徑依賴,踏不出舒适區了。

  朝廷可以用強權和刀子站在佃戶的後面,不許地主逼迫佃戶繼續租種大面積田地,然後交高額租賃比例。朝廷會支持佃戶随時降低租賃面積,隻要在播種季節之前告知,地主就必須同意佃戶退租降租,不許阻止。

  如果沒有朝廷的幫助,佃戶是根本沒有機會和地主鬥的,因為他們軟的來不了還敢來硬的。放在過去,這些佃戶就算人間蒸發了也沒人敢去找,為他們出頭。

  高産作物造成的糧食價格暴跌,會在人口暴漲到一定程度之前維持好長一段時間。可是可能要維持低糧價好幾年,那些地主才會反應過來糧食不值錢了,囤積糧食人為制造緊缺進行漲價這一套他們玩慣了的手段已經沒用了。

  地主今後再囤糧食絕對能把自己囤破産,市面上的糧價一旦高起來,官倉裡的糧食絕對會在周宇的命令下沖擊市場,甚至去周邊國家買糧食賣到國内。不信地主們的資金鍊能撐得住,就算資金足夠,糧倉都不夠。

  所以除了要讓他們承受地租降低,地價暴跌的痛之外,還要讓他們覺得在别的地方有暴利可圖。隻有雙管齊下,他們才會掏空老本賣出田地,去追逐暴利。

  這個“暴利”當然是個陷阱,也就是周宇之前在安右道搞的“金融股票”。

  現在周宇的廠子越來越多了,安右道裡其他發展起來的廠子也越來越多了。這些廠子因為經營的好,正在經曆擴張期,所以有資格“發行股票”。

  股份對地主們來說根本不陌生,他們也經常和别人合股買商鋪、店鋪等等,也知道有需要的時候轉手買賣。但大多數還是傾向于自己經營,投機的屬性很小,都是做不下去了虧本賣出去。

  現在在金融股票平台中,股份變成了可以迅速流通的東西,大家可以盡情投機。

  而且股份被拆成了許多小份,價格變低好購買。唯一麻煩一點的情況就是得用田地來換股份,因為用田地進行折算的時候價格更高且無手續費,而如果用錢入股的話,就得算火耗,收你百分之一的手續費。

  看似不多,交易不頻繁的話,買賣各一次也才百分之二。但如果交易頻繁一點,這些手續費累積起來也是個不小的數字。

  這個操作其實等于是地主把田地抵押給銀行,銀行出手花錢買下廠子發行流通的股份,然後把股票交給你。當然等到流通股份全賣出去了之後,銀行也買不到股份了,想要的話就隻能到股市裡去找其他“股民”買。

  廠子的流通股份已經提前确定好了,那些擁有非流通股份的人不許參與到股市裡交易,不論買賣都不行,代持股份也不行。

  如果你想賣出股份的話,就是和其他金融市場裡的人進行交易,實在急着用錢卻沒人交易的話,也可以賣給銀行。

  但銀行隻會以當前股價或者你當時購買該股時的股價之中,哪個更低作為計算,将股份回購,把錢退給你。

  隻退錢不退地,您想要地,拿着這些錢自己去買吧。

  這種條件下地主們會覺得吃虧了嗎?并不,他們會享受到股份的分紅,以及因為廠子發展所帶來的财富增值。

  有人看好這個廠子的發展前景,就會出手購買。此時不管有人願意賣還是沒人願意賣,這個廠子股份的價格就擡上去了,他們雖然沒拿到錢,但會覺得自己賺錢了啊。

  而且不賣的話,随着廠子的發展,分紅會越來越多,隻要一直持有股份,感覺和種地收租也沒什麼區别。

  對比一下田地沒人租的話要抛荒沒收入,萬一來個洪災旱災又要減産,田地的價格也一直跌。買廠子的股票又能穩定分紅,又能一直看着手裡的股份增值,誰好誰差一目了然啊。

  這東西一沾上和賭博一樣是有瘾的,就算因為股價太高,你出售的時候沒人願意買導緻股價下跌,發現戳破泡沫了,隻能拿去賣給銀行低價拿錢脫身,也會有人想要“掙回來”,等手裡有錢有田了還會投入進來玩。

  漏洞絕對是有的,交易也沒辦法做到即時性,更不可能全國聯網。隻能每天早上開一個時辰,下午開一個時辰,交易所裡用挂牌子的方式來顯示價格。

  股市裡上市的廠子還沒有到密密麻麻的地步,都是本省的廠,股價變動不頻繁,交易過程也慢。有人求購有人賣出都得隔好一陣子才有人看到,然後仔細考慮好了要不要買入或者賣出來達成交易。

  那些地主都是叫手下人在交易所裡盯着的,如果某些他們關注的廠子股票價格有變動或者有人要賣,他們那些手下就飛奔去找他們的主子,問清楚要不要買賣。

  可這玩意兒根本就是個大騙局。周宇是不願意玩金融這東西的,它就是一個遊戲。把股票包裝成似乎可以通過購買股份把錢借給企業發展,然後坐着享受分紅,享受企業發展後的股價上漲。

  但炒股投機的暴利很快就能把長期持有變成笑話。你想長期持有,那些短期炒高股價後出售讓别人接盤的家夥可不會這麼想,高股價的時候就會引誘長期持有的股民們出售手裡的股票,長期持有?現在賣出去不是賺的比長期持有多多了麼,不賣豈不是蠢貨?

  好了,隻要你在高股價的引誘下成功賣了股票,你就從長期投資變成了短期投機逐利者,再也回不去了,隻會天天盯着股價,想着短期暴富的事情。

  在整治完地主,把他們手裡的田地利用股市盡可能多地套出來後,周宇肯定要來一場大股災,然後宣布關閉股市,再也不許别人碰這東西。

  股市越發達,參與投機的人越多,隻會讓越來越多的人不事生産不想勞動,天天就盯着股價看,期盼着這一次的“下注”能不能賺個盆滿缽滿。

  人都不勞動都去投機,那對一個國家來說難道是好事嗎?隻會富者越富窮者越窮,周宇是不可能讓這種變種賭博在國内流行的。

  這種手段是專門針對大明地主的“套餐”,給他們賣地的行為上不斷增添砝碼,最終逼他們從大地主變成投資建廠,組建貿易,真正地用資金去做點事。哪怕剝削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也比把田地租出去強。

  隻會守着田地收租那不叫做事,把農民手裡最後一點錢都榨光,逼迫他們什麼都自給自足也對生産力也沒有絲毫幫助。

  外面有廣闊的世界,去拼去搶去奮鬥,别在國内當個地主了,在周宇的操作下,出租田地的收益将會維持在很低的水準。

  可是大明的地主們此時卻十分歡迎股市這個東西,覺得是大明皇帝陛下的天才發明,大家可以合法地入股那些廠子,獲得分紅的同時股票還會一直增值,太美好了。

  買田地找佃戶這種事他們都做膩了,現在有了新玩法,當然一個個地紮進股市裡,為上漲的股價而興奮激動。

  這些人有錢,玩開心了自己也想開個廠子,也上市來玩。

  廠子剛開就能上市?周宇沒想過這個“股市遊戲”要健康發展,他要的就是地主們拼命投機啊,當然廠子剛開就能上市了。

  地主剛建的廠子剛上市,因為心太大,把流通股股價擡的太高,導緻沒人買怎麼辦?為了面子,來來來親朋好友們支持一手,都是有錢人,你一百股他五百股的,這股價不就上來了嗎?

  股價上來了,有人看到這支股票漲的還可以,再了解一下背景,發現哦是位有錢的大地主啊,肯定不會讓廠子虧了的,買買買。

  就這樣,一個還沒業績的廠子股票就被搶購一空,然後漲起來。大地主十分開心,覺得自己這一萬兩銀子開的廠子現在股價總價值十萬兩了,簡直暴富啊!

  什麼?還要分紅。分分分,都是小錢,比起漲起來的股價,都是小意思。

  虛拟的泡沫隻要不破滅,它們反射陽光時是可以五顔六色像彩虹一樣漂亮的。

  地主們發現了這個又好玩又掙錢的“股市”之後,那真的是一個拖一群下來,大家待在交易所喝茶吹牛,看着股價漲就挺開心的。

  一些地主看到自己看不上的某個家夥竟然也開廠子到股市裡“增值”,他也按捺不住想要輕松撈錢的心理,也把家底翻出來去開廠子。

  反正在大多數人都沉浸在股市的美麗泡沫中之時,不會有人理智地覺得這個遊戲機制有問題,随便弄個廠子就能掙錢啦?沒有業績支撐瞎漲價它合理嗎?

  在地主們的眼中就是合理。

  因為他們也不傻,你一個農民弄個廠子上市試試看,鬼才買你的股票。他們看的不僅僅是廠子,也看後面老闆是哪位。

  廠子的老闆是大地主的,大家立刻明白對方就算為了面子人家也會把股價維持住,就算廠子虧損都會分紅的,趕緊買!

  可不是嘛,讓親朋好友都買了自家廠子的股票,你好意思不分紅,多丢臉啊。

  人情社會,面子社會,不是隻看冷冰冰的銀子的。拿捏住了人心,知道人家要臉,那就算買的是個空廠子的股票,也照樣掙錢!

  于是,具有大明特色的“股市”就這麼開始流行起來,不知不覺地吞噬着一片片地主們手中的田地,落到了銀行的手中。

  或者說,大明官府和延壽教的手中,最終回到百姓的手中。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