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禦駕親征
10月28日晚到10月29日清晨之間的晚上,對京城的居民和守軍們來說,又是一個無眠的夜晚。
明軍的抛石機到了晚上又開始射點燃的火球到城内,并且在“彈藥”上進行了改進,通過加重和減輕“彈藥”的重量來控制抛石機攻擊到城内多遠的距離。
并不是彈藥越輕就飛的越遠,太輕的火球在空中就被風給攔住了,反而飛不遠。
重一點的話更能破開風阻,反而飛的更遠,而且因為自重的原因落地時還會砸碎裂開,裡面的燃料四濺,點燃的範圍更大。
也就是明軍并非真的想要點燃京城,否則裝火油的話才是點什麼都必着。
在一整夜的火球襲擊中,數量增加到40架的抛石機每一架都打出去超過50個火球,總數量達到了2200枚以上。
抛石機操作相對繁瑣,幾分鐘才能複原等待再次射擊,大家也沒有急速射,所以平均大約10分鐘才射一枚火球。
主要也是因為彈藥的限制。
抛石機的火球彈藥雖然制作比較簡單,有手就能造,而且還外包材料和制作給附近的居民,讓他們制作火球的外殼掙錢。
但等到他們知道他們做的這東西是拿去給抛石機抛射之後,做的人就少了。
雖然還有人不在乎,願意掙這個錢,但總體來說材料收集和制作都受到了影響,讓抛石機的制作也停了下來,不準備繼續增加了。
就是因為彈藥跟不上。
10月29日,原武義軍節度使童浩褚穿好了明軍的官服,在京城北面等待着兩支蜿蜒而來的軍隊。
童浩褚投明之後這幾天并沒有閑着。
他畢竟之前是11萬官兵的主帥,因此8萬數量的,輕微傷和無傷的俘虜由他去安撫也是剛剛好。
童浩褚把這個當成了大明皇帝測驗他是否真的投明,是否忠誠的一項測試。
畢竟如果他不願意讓俘虜也投明,他不願意去勸降,那他的投降裡有幾分真實就十分可疑了。
因此他第一件事就是把被俘的武義軍全都勸說了一遍,甚至是公開勸說,說了大明一大堆的好話,說興漢氣數已盡,大家這是棄暗投“明”。
然後主動把集體降明的武義軍打散,請明軍将領可以把他們分開安排到各支軍隊中,并且自己可以不帶領他們。
這也是一種“表露心迹”,表示自己不會控制老部下,到時候再玩降而複叛的事情。
可是明軍的編制比較特殊,沒有那麼容易換。
因此武義軍迎來了一波“汰弱”,把太老太弱的兵往後勤方向轉,隻留下整整6千步兵,和明軍上過陣見過血,可以轉正的6千民兵一起組成了一個師,稱為正規師。
教兵那種經過長期訓練,裝備出色,優先保障補給的是主力師。
正規師算是戰鬥力次一等的師,介于民兵之上。
這樣編制也是因為教兵的待遇太好,現在天下的軍隊沒有一支是教兵師的對手,因此太多主力師根本沒有必要,養兵太費錢了。
正規師等于是給民兵一個轉正的機會,待遇比其他部隊稍好,訓練度、裝備和士氣都在平均線以上,不敢說壓着天下所有其他勢力的部隊打,但絕對不會被對手壓着打。
武義軍身為邊軍,如果從裡面挑選出一些能打的進入主力軍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是他們尚不熟悉明軍的編制和氛圍,強行把他們并到主力軍裡,反而會讓戰鬥力下滑,需要時間磨合。
在這個統一天下的時間節點,周宇懶得費那個心思。
就讓武義軍和轉正的民兵們一半一半摻在一起,派了個延壽教的将領當師長。
童浩褚也是師長,但是是以見習學習的身份跟在這位師長的身邊,給了他一個面子,算是平起平坐。
有童浩褚在,這個師的一半原武義軍就比較穩了。
也是在整編的過程中,童浩褚發現自己之前聽說書人說的明軍的裝備,竟然都是真的……
鐵箭頭,全鐵箭矢,盾弩,全鐵弩矢,全鐵的盔甲。
童浩褚看完之後除了歎息就是搖頭,更加堅定了自己投降是對的。
就明軍的裝備水平,真心是滿萬不可敵。
興漢朝廷和南方諸省要是還是拉壯丁打仗,在這樣的軍隊面前就是純送,來多少送多少,半點打赢的希望都沒有。
可笑之前自己還取笑那個說書人,說要帶他上戰場看看明軍是不是真的像他說的書裡面用的是全鐵的箭。
還好最終沒帶,否則丢臉的隻會是自己。
駿騎軍靠近長槍兵近距離射的就是全鐵的箭!
全盔全甲連馬都披甲的重騎兵當時自己也見到了,3千多騎,自己看了一眼就直接跑路,根本沒有對抗的心思。
說書人都沒騙他,明軍随随便便都能征集幾十萬青壯上陣也是真的。
沒看見圍到京城外面的明軍都20萬了麼,後續周宇陛下還要帶7萬多人過來。
這還沒完,昭義軍和河中軍也出兵過來“共襄盛舉”,參與攻城,給陛下投一份“投名狀”。
再加上投降加入明軍的俘虜,京城外面的明軍足足30萬打底。
如果是童浩褚當這個30萬明軍的主帥,他都不知道自己該有多風光。
想着想着,昭義軍節度使狄鴻熙、河中軍節度使懷正業都提前騎馬奔馳而來,他們見到童浩褚穿着明軍服飾之後也是笑了。
童浩褚和他們見面寒暄道:“二位,這下子大家又要同朝為臣了。
”
狄鴻熙笑他道:“我們也不知道是比你早,還是比你晚。
”
童浩褚不在意地笑着指了指他:“不老實。
看來你當時就降了,也沒跟我打聲招呼,害我吭哧吭哧跑過來挨了頓打。
不夠義氣。
”
狄鴻熙:“你的情報太慢太晚,也難怪不知道延壽教的厲害。
你看懷正業,就比我早知道惹不起。
”
懷正業解釋:“我是被4萬胡騎打過知道疼,可延壽教當時一戰把4萬胡騎全吞了,我哪裡敢。
不敢不敢,喝醉了都不敢。
”
童浩褚歎了口氣,想起自己白白損失的班底:“早知道……”
狄鴻熙笑罵道:“别歎氣了,大明陛下能把草原一起拿下來,咱們今後也就不用勞碌奔波了,安享清福也挺好。
”
懷正義搖頭:“我得在打南方五省的時候出點兒力弄點功勞,不然今後沒仗打了,接下來可沒有再進一步的機會。
”
童浩褚笑了:“就怕京城一落,南方那幾省立刻就降了,你算盤跟着落空。
”
“話說,我們剛到,這幾天打的怎麼樣?
”
“我算是見識到了明軍弩箭塔的厲害,造起來又快又方便。
立起來之後城牆上都不安全,還沒雲梯攻城呢,守軍就死了不知多少。
已經連攻三天了吧,連晚上都沒停過,大半夜的抛石機往城裡亂砸,就是不讓城裡的人安心睡覺。
”
狄鴻熙嚴肅地問:“沒有用雲梯攻過?
一次都沒試過?
”
童浩褚點點頭:“就是如此,陛下心疼士卒,隻是派沖車沖撞城門,拿出雲梯都是為了吓唬城牆上的守軍,把他們逼出來,卻沒有真的攻過一次。
所以打了三天傷亡不過百。
”
懷正義咧了咧嘴感歎道:“真是厲害。
要是被人學去,高牆大城都難守啊。
”
“走吧,說是下午禦駕親征的陛下就會到,你們趕快去換上衣服,到時候要是攻城,該賣力氣的時候别猶豫。
”
聽到童浩褚意味深長的話,他們兩位也是知道他說的什麼意思。
像他們這些降将,想要被新組織接納,就得表現出與過去完全切割的氣勢才行。
率軍打下京城自然能證明一切,可是如果因為某些心結不願意做,猶猶豫豫的,那就等着将來被邊緣化吧。
說難聽點,别看他們三人現在談笑晏晏,誰要是敢不出力,出力的兩人立刻就會和他切割,對他冷眼相待。
這就是政治,這就是站隊。
知道今天周宇陛下可能就要來,明軍圍城的大營也是做了一番準備。
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把京城外圍的百姓組織一下,做出一個箪食壺漿的場面,表達民衆對明軍到來的期盼,對大明有了陛下感到無比激動。
演員當然不缺。
圍城這幾天京城外圍東南西北的百姓都看到了明軍20萬大軍的氣勢,特别是對明軍的軍紀贊賞有加。
過去不知道明軍的,在這三天裡也看清楚了這京城估計是守不住。
隻要明軍圍下去,京城裡一旦斷糧,那哪怕不攻城都能圍下來。
更何況半夜裡那火球飛過天邊的景象,更是令人愈發不看好京城能守住。
百姓們雖然看不到戰況,但是他們和明軍“做生意”,隻要看看明軍士兵臉上的表情就知道他們的士氣如何。
大家都是一副精神模樣,顯然不是劣勢嘛。
這樣一來,投注大明的人不就越來越多了麼。
聽到新皇帝要來,願意上去蹭個光的人自然多如牛毛。
為了保證安全,明軍當然要進行一番“背景調查”,順便暗暗控制人質,再搜個身什麼的。
免得跑出來一個犟的,或者混進來一個刺客,那就一地雞毛了。
教主的本領大家都知道,認為不可能有人傷得了神通廣大的教主。
可這不是當皇帝了嘛,身份不一樣了之後,傷不到也能惡心到你。
因此該有的流程一點都不能少。
周宇要來并沒有影響晝夜不停攻城的進度,明軍還是拿出了新東西,準備在陛下面前表現表現。
10月29日下午,周宇另8萬大軍與大量辎重抵達京城外圍的明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