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

第663章 陛下偏頭痛

  “陛下,喝點湯吧……看到您這樣,老奴,老奴……嗚嗚嗚嗚。

  深宮之中,一個老太監在劉承曜的面前惺惺作态,仿佛十分心疼他這位從小錦衣玉食長大的主子今天少吃了兩個菜兩口飯,沒胃口的樣子就會讓他心肝俱裂似的。

  可劉承曜從小長在深宮,最親近的人裡太監的數量還真不少。
因此他還就吃這一套,雖然心情不好,但看到老太監為自己哭,他的心裡也暖暖的。

  “無妨,朕就是心情不好,吃不下。

  “可是陛下您都吃不下好幾天了,要不然多喝幾口湯吧。
這湯是昭義節度使狄鴻熙狄大人送來的,說是叫醉仙湯。
小的們昨天已經先嘗過了,味道好,也沒有不舒服。

  劉承曜原本已經聞到香味了,确實聞到鼻子裡滋味獨特。
但他從小錦衣玉食,什麼味道沒嘗過,所以這“醉仙湯”的香味到他鼻子裡,反而覺得稍稍有點刺鼻,不那麼自然。
因此他心情不好,就沒有什麼喝湯的心思。

  但聽說是昭義節度使送來的,态度立刻變了一些:“狄鴻熙還是忠臣啊。
他那邊不會有什麼好東西,但難得有,我再怎麼樣也得嘗嘗。

  劉承曜根本不知道這狄鴻熙是“借花獻佛”了。
他得到周宇贈送的大包“醉仙湯”粉末之後,覺得還是得讓朝廷知道知道延壽教的士兵夥食到底是什麼樣子。
相信他們品嘗了“醉仙湯”之後,自然會對延壽教士兵的戰鬥力有一個更準确的概念。

  狄鴻熙的初心是好的,可是他沒有想的太遠,沒有料到朝中對延壽教抵觸的态度超出了他的想象。
因此他的使者到達之後,對這種政治氣氛感到害怕,不敢說這是延壽教送給昭義軍的“延壽教軍糧”,怕引起誤會,那就糟糕了。

  因此使者幹脆私自扭曲了狄鴻熙的意思,說是送禮。
他想反正隻是随手送上的一份禮物而已,估計也不會得到什麼重視,禮多人不怪,這件事估計也就這麼過去了。
他準備回去之後再跟節度使大人解釋。

  結果這使者也不知道,正因為延壽教崛起,造反的可能性已經快拉滿了,朝廷上下猶如繃緊的弦,隻要延壽教那邊有些風吹草動,恐怕他們都要全國調兵全力鎮壓叛亂了。

  那麼昭義節度使作為能打的邊軍,到時候肯定要讓他起兵勤王的,戰略上他的政治地位立刻被拔高。
因此他送來的禮物也被朝中官場上的人認為是一種“效忠”的表露心迹,格外認真地對待,直接品嘗過沒問題之後,送到了劉承曜的面前。

  沒人知道這玩意兒其實隻是延壽教小兵在行軍路上喝的軍糧!

  誰會把軍糧叫“醉仙湯”啊!

  可事情就這麼發生了。
劉承曜看在狄鴻熙忽然變得更重要的地位上,也是賞臉在胃口不好的情況下喝了“醉仙湯”。

  就算是錦衣玉食的皇帝,在喝下一口“科技與狠活”之後,也是眼珠子都亮了起來。

  “此湯雖然聞着不夠鮮美,但滋味濃厚,鹹中帶辣,确實有一副邊疆粗犷風味。
嗯~常喝肯定比不過鮮湯,但昭義有此湯已是難得,好湯!

  老太監見劉承曜喝了湯還給出了高評價,也是笑得臉上都是褶子。

  “能得到陛下的稱贊,狄大人那邊要是知道了,肯定不知道多高興呢。

  這句話其實就是請示這評價能不能傳到狄大人耳朵裡呀?

  劉承曜露出一抹笑容點了點頭放下了碗,老太監也明白了,這稱贊這評價必須傳到狄鴻熙的耳朵裡,來顯示陛下有多麼“看重”你。

  但一碗湯興漢的皇帝也隻是喝了兩三口,他雖然初喝“科技與狠活”時覺得有些意思,但心裡本來就帶着對邊疆東西的一絲不屑,覺得不夠精緻,所以就算嘴巴還想再嘗嘗味道,可是卻故意克制住了,不再碰它,以這種态度顯示自己的高貴。

  可是作為“天下最有權勢的人”,劉承曜以及他身邊人,都下意識地認為,隻要陛下做出一點點的稱贊,那個被稱贊的人,就應該涕淚橫流感恩戴德,粉身碎骨,一死以報。

  劉承曜就是這麼看狄鴻熙的。
他覺得自己已經在口頭上回報了對方,畢竟人家都送來“展現忠誠的禮物”了嘛,那你就好好繼續體現你的忠誠。
到時候陛下需要你,興漢需要你的時候,你趕緊帶所有的兵過來勤王,和延壽教決一死戰,就算戰死也要咬下他們幾口肉!

  卻不知道,狄大人在先見過周宇以及延壽教的軍勢之後,他其實已經很不看好如果兩邊開戰,興漢的軍事實力能擋住延壽教的。
興漢朝廷唯一的優勢應該就是在政治上,他們畢竟還是名正言順的統治者,被統治者們還是習慣性地服從朝廷。

  如果能早一點知道延壽教的軍事實力,譬如分析一下“醉仙湯”到底能為延壽教的士兵增加多少士氣,那興漢高層有可能會放棄幻想,直接先把延壽教打成叛逆,然後頂着民衆的不滿,強行打斷延壽教在民間的宣傳,先對延壽教開戰,免得對方進行開戰前的準備。

  用人力來和對方交換戰損,這樣還有一絲勝利的希望。

  結果狄鴻熙的“初衷”完全被扭曲了,他在得到使者回報之後,得知陛下隻是稱贊了這湯好喝之後,也沒有懲罰使者,歎息興漢的國運恐怕要到頭了。

  朝廷甚至不在乎他狄鴻熙對于朝廷往兩堡送的糧車裡都是木屑怎麼看,仿佛那件事已經處理完了,殺了一批人這件事就過去了似的。

  明明狄鴻熙也是邊軍,原本和堡壘群的那些官兵們是唇亡齒寒的關系。
他的心裡對朝廷也是十分不滿的。
要不是覺得延壽教這一次弄得朝廷已經夠頭大的了,他不想給朝廷造成誤會。

  否則他也早就上表痛罵了,都是些什麼玩意兒,治國治政不行,給前線的軍隊送點糧都做不好。
人頭砍了,糧找回來了嗎?
人砍了幾百個,糧也沒回來,兩座堡壘也沒了,事卻就這麼過去了……

  更是連延壽教的軍隊戰鬥力高低都搞不清楚,如何和對方打。
如果說延壽教其實戰力稀爛,興漢朝廷高估了他們,那還不怎麼樣。

  可現在看來,朝中一群屍位素餐的家夥,肯定是不會準确知道延壽教軍隊的戰鬥力。
就算前面調查的一線人員清楚地把延壽教的真實戰力報告上去,狄鴻熙估計那些接到情報觀看的文官們,也會自以為是地在這些情報上幫忙“去除水分”,把他們能理解的數據交上去。

  然後再往上審核的人一看,覺得還是太高了,會影響到大家勝利的信心。
幹脆再給“擠一擠水”,把延壽教士兵的戰力拉到差不多比興漢官兵強一點點,但強得不那麼明顯的地步,那麼中樞重臣和陛下們看到後,心情就能舒暢一點,不用壓力那麼大了嘛……

  做官就是這樣。
可是真到了行軍打仗的時候,延壽教的軍隊可不會照顧你家大臣和陛下的心情好不好。

  最少,興漢西南的越壽教就是如此,他們根本不在乎你興漢皇帝和大臣們的心情好不好。

  越壽教在起義成功後,在得到延壽教的“幫助”之後,也是覺得找到了組織。
原本他們也隻是因為受到壓迫而借助延壽教模式起義的民衆,如果沒有好好引導,在外界軍事壓力不大的情況下,在頭領自身不能“潔身自好”的情況下,他們将會和許多起義軍一樣,快速堕落。

  原本揮劍向惡龍的勇者,自己也會變成惡龍,然後迅速失敗。

  好在他們一開始的外界軍事壓力還是很大的,因此還保留了鬥争精神不敢輕易放松。
在度過了這一階段之後,又獲得了延壽教的“資助”,延壽教派人偷偷指導他們建立組織,同時也在他們之中樹立了權威。

  因此西南叛亂的越壽教内部,除了追随他們的實際領袖之外,他們的精神領袖其實已經變成了周宇。

  這是他們既然想要用延壽教的模式起家,又接受延壽教的“幫助和指導”,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如果延壽教自身實力不足,那這個精神領袖的地位還可能會被實際領袖慢慢消除,可是延壽教足夠猛,直接幹翻了北原,那越壽教的人自然沸騰了!

  他們作為西南“反賊”,和興漢朝廷已經是毫無疑問的敵對關系,更沒有什麼招安的念頭。
他們的實力打不進興漢其他地方,興漢因為被北方戰事牽制,也沒有錢糧人力去剿滅他們,隻能先任他們去。

  但他們還沒有到“偏安一隅”的時候,他們的組織還比較新,大家心氣都還高着,活力都還比較足。

  因此延壽教拿下北原,他們比其他人更懂得這意味着什麼――教主有稱雄之意!

  教主是不是現在就稱帝越壽教的人不清楚,但是既然教主能派人支持他們這群“反賊”,那教主至少和興漢朝廷就不是穿一條褲子的。

  如今延壽教的軍事能力忽然用驚人的戰果震撼天下,那延壽教就不可能繼續當朝廷的順民了!

  不管是吞并天下還是割據,他們都已經準備好遠程響應教主了!

  畢竟,抓了一個皇帝的人,怎麼可能會怕另一個皇帝?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