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輿論大勢
延壽教打敗了北原,抓了他們皇帝的消息正在通過消息在興漢四處傳播。
而在草原上,這個消息也在用各種方式傳播。
十三胡家族人人自危,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自保,同時派人去調查到底怎麼回事。
他們當然認為既然興漢人都打到草原上來了,肯定也不會對他們收手,因此開始征兵,趕緊打造裝備,準備應戰。
原本他們還是想要結盟的,還相互串聯,準備合作,畢竟是胡人對興漢人的戰争。
然後等到他們得知兀裡烈一家已經全滅了,而且延壽教的軍隊也沒有打過來之後,那股外部的壓力沒有那麼緊迫之後,他們發現也不是真的需要聯合起來吧。
十三胡中除了赫連家、鮮于家、兀家的其他十胡都産生了不同的想法。
實力弱野心弱,知道就算聯合起來也輪不到自己當頭領,拿不到什麼好處的,對結盟對抗延壽教就沒有多少興趣。
實力強野心大一點的,當然會想着拉其他家族一起“對抗興漢入侵者”,實際上大家都心知肚明,他們是為了自己能成為新的草原皇帝才想着拉别人入夥。
實力強可以當盟主,将來他們打赢了興漢人,他就是順理成章的新皇帝了呀。
周宇所想的,十胡分裂正在發生。
不是沒有結盟的胡人,而是這十胡裡面兩兩結盟的就有了四家,其餘兩胡因為離得太遠,實力也弱,幹脆懶得摻和。
他們因為各自的私心,此時正在進行他們的“外交”,根本沒有考慮所謂“胡人”的大局,因此延壽教有了很多的空裕給到他們去慢慢“玩”。
他們各自叫嚣着要合作起來,在北原的旗幟下對延壽教實行“懲戒”,實際上又有誰現在真的把北原和兀裡烈當成了理所當然的草原主人?
大家最多也就是借用一下北原的名稱罷了,如果真的讓他們奪取了權力,竊取了北原的國,北原的皇位,你再看他們會怎麼對兀家。
隻怕是恨不得他們死光,最多最多留下一個年幼的好控制的男童,最後再把國家讓給他們。
但胡人們的“傳統”卻更直接,直接奪取皇位,改朝換代才是他們那些腦筋直線條的人會做的事情。
因此此時隻要延壽教沒有真的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他們就不會有那麼大的空閑時間去反過來理會延壽教。
或許,在現如今興漢朝廷上層的共識裡,真的還不如北方“亂一點”呢。
胡人如果能和延壽教打起來,在如今的大環境下,絕對對興漢朝廷是好事。
隻可惜他們暫時沒聽說北方有大戰的傾向,一些人雖然想的遠,可是延壽教還沒動手,他們也不敢立刻就提出聯北原抗延壽教的想法。
畢竟雙方之前還在激烈地交戰呢,再有“理智”,也不能不把大家的對北原厭惡的感情當回事。
可是京城此時的輿論情況對興漢朝廷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延壽教幹翻北原的消息四處傳播,雖然依舊有許多人不信,可是不信歸不信,卻不妨礙這個消息傳播的深度和廣度都是超級廣超級深。
如果說偏遠地方的人有可能沒有消息來源,對這種“大事”來說很難獲得消息渠道。
可是在京師裡生活,各種消息就算你不去聽,也會灌到你的耳朵裡去。
不論是井邊,還是集市上,就算是和普通人的閑聊中,你都能聽到種種消息。
就算你在深宅大院中,隻要主人之間開始談話,旁邊的仆人們都會豎起耳朵聽的。
一些消息仆人們也不敢亂傳,可是對于這種關乎國家的大事,還是“大喜事”,誰也不可能忍得住去讨論和傳播。
更不用說延壽教在京城裡的“宣傳布局”,延壽教供稿的說書人這兩年在京城裡蹿紅的速度非常快,畢竟他們的故事是人工智能寫出來許多稿件後挑出來優秀的“劇本”,往裡面填一些宣傳延壽教的“私貨”不要太簡單。
茶館裡看他們說書的故事好聽,賺得多,自然也會捧他們。
而他們既然有延壽教供稿,背靠這個“資源”賺了大錢,就算有其他說書人的團體過來挖人,也知道自己多是靠故事,而不是全靠自己才紅的,更怕得罪延壽教,因此沒有一個人敢“跳槽”。
當然,也是因為他們中沒有一個紅到誇張,紅到半邊天的人物,大家的人氣都紅但拉不開差距,所以也沒有人敢膨脹、矯情。
最終都老老實實為延壽教做事。
說難聽點,就算那些想要控制這些說書人的“黑勢力”,在延壽教的面前也就是像蟲子一樣脆弱。
誰敢做得過分,随便伸手碾都碾死了。
如果遇到糞便一樣的玩意兒,你碾他時可能會濺自己一身屎的,也無非是退回安右道,一樣輕松靠說書繼續賺錢。
京城裡的黑惡勢力不多,欺負到延壽教頭上的更少。
因為京城裡比黑惡勢力更強大的勢力太多,每一個他們都惹不起,很多惡勢力其實隻是身後人的黑手套罷了,要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時把他們用上,等到沒用了就丢掉。
可就算是有“後台背景”的京城惡勢力,對延壽教也大多敬而遠之。
不是沒人招惹過,招惹過的才知道人家不好惹。
延壽教不是什麼孤苦無依的外鄉鄉下人,他們在京城裡最大的利益有廠公黃中磊罩着,把黃中磊擡出來太大的時候,也有北鎮撫使範興出面鎮着場面。
各個層面都有人照應之後,就算有人想通過自己的“黑手套”動一動延壽教,教訓教訓他們,然後讓他們乖乖奉上錢财,都要掂量後果。
延壽教這一次做的好大事情,自然有京城朝廷裡的大人物不想看到這種情況發生,自然想叫下面的人動動手腳,把延壽教“宣傳的爪牙”都給清一清。
結果這些“黑手套”的頭頭倒是聽話,可是下面的喽啰們這次反倒不聽話了。
還有人勸自己的老大别在這節骨眼上自找麻煩。
越是底層的人越看得清楚好賴,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知道硬碰硬确實很爽,大家也都佩服你的膽魄。
可是長久下來,誰都能發現那些願意出風頭,願意硬碰硬的人,都是隻能風光短暫的時間就消逝了。
剩下的這些人,都是知道不能去碰硬茬子的。
他們知道碰了也沒好處。
赢了也是慘勝,輸了上面的人又覺得你沒本事,真的是裡外不是人,半點好處都沒有。
延壽教就是這樣的硬茬子,人家拿刀把北原都幹了,他們現在去找延壽教的人麻煩,難道他們後面的後台到時候就能打得過人家了?
說不定到時候反而被丢出去頂罪的就是他們。
因此他們一邊往上面禀報自己辦了事,說自己警告了茶館老闆不準講延壽教在北原的“假故事”了,還威脅了幾個說書的不許說延壽教在北原的事。
另一邊卻其實陽奉陰違,反而私底下對延壽教推崇備至。
所有的底層民衆想法都比較一緻和統一:一個民間教派,派兵去把北原打敗了,不說拿下北原首府,擒了皇帝和太子的事情是真是假,人家的膽魄就夠大。
更不用說還全須全尾地回來了,還敢搞宣傳,那證明沒吃什麼虧啊。
能打北原,敢打胡人,那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好漢!
延壽教猛!
周宇厲害!
娶了北原公主,但是身為一個興漢人,在家國面前選擇了國,出手暴打北原,擒了嶽父,這還不算一個大大的英雄嗎?
底層人民、普通人都是這麼覺得的。
打北原殺胡人,這就是這個時代興漢人的政治正确,隻要你沾上了敢打北原殺胡人的光,就算過去是個潑皮無賴,大家也能當你是條漢子,對你刮目相看。
因此京城裡的輿論氛圍根本不受朝廷控制,往延壽教那邊偏得死死的。
還有人不停地拿朝廷官兵打不過北原騎兵,可是民間一個教派都能把北原拿下來對比較,證明這朝廷呀真的是貪污腐敗懦弱無能。
每個年代都有“熱愛發表政治觀點的人”,在别處有些人還收殓點,可是在京城還敢對朝廷開罵的人,要麼就是地位低到沒人在乎,被人當成精神病、乞丐。
要麼就是背景夠深厚,他有底氣開罵但别人也隻能充耳不聞當聽不見,舉報都沒用。
所以這些人過去就愛罵朝廷,現在有了延壽教做對比罵的更起勁,似乎要證明如果讓他們來當官施政,肯定要比朝堂上那一批屍位素餐的人好得多。
至少……至少他們肯定比現在那些人貪得少啊!
這年頭,不貪的是異類,貪得少的都能被人稱贊“兩袖清風”了。
由此可見興漢朝廷想要控制輿論的嘗試有多艱難。
支持朝廷的“基本盤”根本拿不出證據來證明自己比延壽教強,因為你說不出強在哪兒。
隻能重複忠君愛國這種事,還有人吵輸了上頭直接罵延壽教是叛逆,然後被人打到躺在家裡吃飯都要人喂的。
民間對于延壽教的評論,隻能說微有波瀾,但煌煌大勢完全都是倒向了這支——英雄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