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佃戶
周宇有了二十萬兩的銀西瓜,以及各種零散的金銀,肯定不能就這樣拿出來用,那也太紮眼了。
所以他收集一些民間的零散碎銀子,和這次“撿到”的銀西瓜和金銀,一起帶到了主時間去,進行鑄币。
之前價值1貫錢的延壽教壽字銀币最受民間歡迎,因為含銀量達标大家心理上覺得不會虧本,用起來也方便。
重要的是大家不會像使用碎銀子一樣剪來剪去的,最後把一大塊銀子最後剪得零零散散,用秤稱都麻煩死。
所以這次周宇把銀子帶回主時間,一半鑄成了壽字銀币,一半鑄成1兩、10兩的銀錠。
這一次鑄的壽字銀币主要是1兩重價值1貫的銀銅合金,以及少部分10貫的金币。
之前做的高面值壽字币最終還是都回到延壽教内部了,大家對大面值的壽字币還不信任。
所以周宇準備先推廣低面值的壽字币,在人們心中建立信任。
1貫和500文面值的壽字銀币是主力。
5、10、100文面值的壽字銅币搭配1文的鐵錢,就是延壽教正在自己領地裡推廣的所謂“延壽教内部”貨币。
延壽教内部的人絕大多數對壽字币已經接受,有他們作為使用壽字币的基本盤,冕州的民衆接受壽字币也隻是時間問題。
10月25日,周宇從主時間“洗錢”回來在首情城露面後,立刻劉管家就過來拜訪,把20頃地的地契交到了延壽教的手裡。
這20頃地還是首情縣的,讓周宇比較滿意。
他立刻讓人探查地下水,準備用開井器在田裡打水,給未來自己的勞動力節省挑水的時間。
如果說這20頃地每畝地在市場上價值3-4兩銀子,那麼隻要它們周圍開了口井,每畝地的價格就能飙升到5-6兩銀子。
遇到那種天比較旱的年景,田價還能漲更高,到達10兩一畝都有可能。
同時,周宇緊急派人對着20頃地進行冬播。
冕州之前秋收小麥的田地已經種上占豆在田地裡固氮,而之前種占豆的田地,則在收割占豆之後進行了冬播。
8月初種下的改良苜宿草母種也結出了種子,将它們的種子種到适合它們的土地裡,今後它們将成為延壽教馬匹草料的來源,或者成為綠肥。
延壽教的冬播規模也不小,如果順利的話明年5月小麥将獲得更好的産量和質量。
賜慶縣的延壽教組織起了冬播。
賜慶縣的村民之前進行了春播,但是無奈翻天鹞肆虐讓他們的田地秋收時收成很差。
這次冬播是他們回歸正常生活的機會。
賜慶縣的村民大概有一半人陸續加入了延壽教,但剩下的一半人還是想試試能不能過正常的生活。
他們甯可打短工、借貸吃飯,忍饑挨餓來度日,就想保住自己的田地。
因為村裡全家死掉的家庭在延壽教的主持下,已經将他們沒人認領的遺産,或者延壽教買下了他們的遺産,變成了村裡的“公共财産”。
有水井,有石磙,有畜力,讓他們在絕望中看到了一些希望。
但他們固執地覺得加入延壽教等于被延壽教奪走自己的土地,把希望寄托于冬播之後第二年的五月豐收,然後一年年一點點變好。
延壽教拿這些人沒有辦法,随他們去吧,隻要他們沒有偷盜就行。
因為這一半人正在漸漸變少。
就算最固執的人看到加入延壽教的人吃得好不說,上交給延壽教的田地雖然收成到時候隻有兩成是自己的,但是有延壽教的人一起下地幹活,有牛拉犁,還在田地打井,對比一下自己過的苦日子,也會難免心動的。
實在過得太苦過不下去的人一直都有。
他們很多時候都是打一天工吃一天飯,隻要一天不幹短工就吃不上飯。
而遇到沒有短工,或者身體忽然撐不住生了個小病的時候怎麼辦?
有的人看着一粒米都沒有的家,一跺腳就入了延壽教。
首情縣邵家給延壽教的20頃地上都是有佃戶的,延壽教也不能直接把他們清走。
邵家把田地的所有權給了延壽教,但這些佃戶握着使用權。
按道理說他們手握使用權,隻要給主家交糧,他們是不能被随便趕走的。
這是規矩,不能随便壞規矩。
如果有地主壞了規矩,名聲臭了,今後就算他們有土地要招佃戶,可能也不會有什麼佃戶樂意租他們的地。
這些佃戶很害怕延壽教憑勢力壓人,撕毀他們和邵家定的契約,退佃把他們都趕走。
因為他們知道延壽教是不把地佃出去的,都是讓自己的教徒耕種,根本不用在意規矩和在佃戶中的名聲。
或者延壽教要以改地租形式的方法逼他們主動離開,他們也大多無力對抗。
佃戶們和邵家簽的不是定租而是活租。
定租就是先交錢後種田,交完錢之後地裡的收成如果是豐收就賺得多,如果歉收則有可能入不敷出。
活租就是佃戶與地主進行莊稼産量分成,邵家對他的佃戶進行了更深的壓榨,雙方分成達到了五五分的高額活租。
唯一能讓佃戶願意頂着這麼高的活租和邵家簽契約的原因是,邵家勢力大,可以替這些佃戶遮風擋雨。
不論是搶水打架,或者被官差胥吏騷擾,作為邵家的佃戶都能得到些庇佑。
為了這種“安全感”,一些佃戶忍受了五五分的活租。
周宇得知這20頃地比他想象中更難吞下之後,就準備開始進行一次内部所有制改革。
類宗教低保的延壽教畢竟不是真宗教,短期内讓人老老實實吃飯種田沒有任何财産還行,因為他們頭腦中當流民的記憶還很鮮活。
但是随着那段記憶逐漸離去,他們是會渴望并追求自己的個人财産、家庭、兒女的。
到那個時候延壽教的制度如果不改革,還是原來這樣的話,他們可能無力掙脫,不敢離教,但是怠工是絕對難免的。
周宇找了延壽教内的高層進行讨論,借着這次吞并有佃戶的20頃地,進行一次試點嘗試。
看看能不能讓教衆既綁在延壽教這棵大樹上,又可以讓他們拿着不多的收入為延壽教出力。
周宇覺得年功序列不錯。
自己不可能在這個時間線裡待幾十年,所以根據在延壽教裡出力的時間來逐步獲得更高的“分成收入”,是可行的。
其實也算是佃戶制的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