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老腦梗的消息在圈内迅速傳開。
鐘老與秦老的地位不分上下,但人緣口碑要占上風。
鐘老處事圓潤,秦老則有些個性。
從上到下,從民間到中央,各行各業,無數人在關心鐘老的安危。
“鐘老的成名之戰用針刺麻醉術,72分鐘便順利完成了通常全身麻醉需要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的肺切除手術,病人全程神志清醒,平靜自如。
當時漂亮國代表團三十餘人參觀,無一不贊歎。
”
“他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醫生,不僅有鐘門四子得其真傳,他對後輩照顧有加,從不藏私。
”
常洪波也打來電話,詢問趙原,了解鐘老的病情。
“老爺子的病情如何?
”
“我盡力而為!
”
趙原沒有給出準确答複。
一切都得等手術之後才能知道。
程教授和王恩麟從趙原口中得知情況,心裡都有些沉重。
因為他們知道任何人做這台手術想要承擔多大的壓力。
手術做好了,你牛逼,人人誇你是妙手仁心。
但手術做壞了,你傻逼,人人唾棄你是毒手庸醫。
鐘老的學生一大把,牽扯到一個宗門。
設身處地,程教授、王恩麟都怕遇到這樣的病人。
但醫生便是如此,職業素養使然,他們不能選擇病人。
當疾病擺在面前,隻能正面進擊,無所畏懼。
魏旭東面色凝重“手術室都準備好了,對助手有要求嗎?
”
趙原看了一下時間,“我跟王院士和程教授聯系過了,他們等下會到!
”
魏旭東愣了一下,知道趙原的意思,王恩麟和程教授會來給趙原打輔助,這三個人可以說是當今國内神經外科的天花闆戰力。
這三個人太難湊在一起了。
王恩麟和程教授私下雖然不錯,但一山不容二虎,除了開會湊到一起,但私下手術,極少同框。
若是換做其他病人的話,趙原不會請兩人同時來給自己站台,但鐘老對趙原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人。
一二助都已經确定,三助和四助是中庸醫院神經外資深主任,和現在的主任,在這個手術室裡,盡管沒什麼話語權,但對他們而言,是一次難能可貴的經驗。
三人确定好手術方案,基本也不用着急更多人開會診,趙原跟三助和四助将手術流程講述了一遍,然後消毒刷手,穿上手術服,走進了手術室。
鐘老躺在手術台上,因為搶救的緣故,頭部已經被打開。
趙原走到鐘老的身邊,湊到他的耳邊,輕聲說道,“我是趙原,是手術的主刀醫生。
其實我一直想告訴您一件事,在我的心中,您和秦老一樣,都是我的老師和貴人。
請放心,我絕對不會讓您有事的。
”
“對了,我記得您說過一句話,救死扶傷平生願,人生價值是奉獻。
我一直将這句話當成人生箴言!
”
這句話出自鐘老剛出的一本手術案例彙編——《臨床行者》。
話音落下。
鐘老手指似乎動了一下。
趙原吃驚,他大概率能聽到自己的聲音。
趙原對鐘老充滿敬意。
自己與秦老有師徒名分,但與鐘老并沒有實質關系,他卻總會無私地幫助自己。
鐘老絕對是自己認識人當中最有格局和胸襟的人。
當齊鳴從蜀省趕到北禮士醫院的時候,鐘老的手術已經開始了。
齊鳴在觀摩區看到趙原,心裡松了口氣,有趙原在,應該沒什麼意外。
這台手術肯定能做好!
關鍵是術後能讓鐘老恢複到何等程度!
腦血管瘤生長在腦組織内部,且位置多變,可能緊鄰重要的神經結構和血管,因此在手術過程中需要極高的精确度和細緻的操作,以避免對周圍組織的損傷。
術中出血、血管破裂、腦組織損傷等都可能導緻嚴重的并發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所有的操作在顯微鏡下完成。
一毫米的血管,需要手部操作足夠穩定。
程教授作為一助,看得很清楚,他與趙原合作手術次數很多。
從這台手術來看,他的技術細節又有精進。
自诩神經外科手術第一人的程教授不得不承認,從技術水平而言,趙原已經超過了自己。
他的自尊心很強,但不知為何這一刻一點負面情緒都沒有。
因為強于自己的是趙原。
年輕人理應比他們更強。
這個時代早一點到來,利于行業的進步。
至于王恩麟感歎趙原對病竈的定位精準。
盡管有導航輔助,但如何規避那麼多神經叢、血管,用最有效的方式抵達病竈,這不僅需要工具輔助,更需要經驗和魄力。
王恩麟時刻關注着監視器,血氧,血壓等重要信息的數字,一個個穩定得像是古井之波。
趙原顯微鏡下操作器械的手法登峰造極。
至于三助和四助沒少研究過趙原的手術視頻,但親眼所見,跟視頻所見,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手術處理腦血管瘤,直觀一點來講,輪胎起鼓了,将這些鼓包給整沒了。
常用的方法有動脈瘤頸夾閉術、動脈瘤孤立術、動脈瘤包裹術。
趙原采用的是,第三種方法,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筋膜和棉絲等材質,可以很好地包裹在血管瘤外部,保護血管瘤在内部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不會破裂。
這是一種比較保守的治療方案,适合瘤體較大,年齡也較大的病人,因為傷口愈合慢,不能用切除或者夾閉方式來解決問題時,就可以考慮用這種方式。
因為腦血管瘤呈現霧狀發展,大大小小的很多,所以手術時間漫長。
最難的是,不僅多,還特别的深。
淺層的血管瘤一般不會粘連。
但深層的血管瘤會和腦組織粘連。
一旦粘連,随時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情況。
一台手術時間來到六小時。
三個院士在做,推進速度這麼慢,難度可想而知。
程教授留意,趙原的精神始終專注,突然内心萌生,年輕真好的感慨!
至于王恩麟覺得尿不濕傳來不适感。
自己的身體其實挺硬,但程教授和趙原都是怪物級别,自己熬不過他們。
趙原的表情變得越來越嚴重。
粘連比想象中要恐怖。
“壞了。
”
程教授面色一沉。
王恩麟也道,“糟了。
這是一根動脈在出血!
”
手術室的氣氛變得緊張壓抑。
“明膠!
”
趙原臨危不亂,下達指令。
半塊明膠到手。
程教授觀察術野,沉聲提醒,“出血很兇!
”
趙原拿着器械的手腕不斷地轉動,尋找合适的角度。
他得盡快處理好險情。
對鐘老這種剛搶救好的病人而言,大量的出血會讓身體器官代償加劇。
與器械護士再次索要明膠。
“四分之一明膠海綿。
”
程教授注意到了這個細節,如果自己來做的話,可能會要二分之一。
結果趙原将明膠用上去,恰到好處,不僅佩服趙原判斷極為精準。
王恩麟在旁邊搖頭低聲感歎,“真不好做啊,血供太豐富了。
止血,費老勁了。
”
“終于止住了!
”
在數分鐘後,險情總算消失。
盡管大家都知道以三人的實力,手術不會出現大意外。
但沉浸其中,仍會膽戰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