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大佬看上王翠娥了?
晚上回到家,王翠娥已經收攤回去了,今天累了一天,早早就關門了。
回到家裡一數,好家夥,第一天開業一共賺了二百多塊,刨去食材成本以及人工,最少也能賺一半。
一天賺一百,十天就是一千,一個月就是三千塊,一年那得有多少?
王翠娥高興的合不攏嘴,第一次通過自己的努力賺了這麼多錢。
沈明月也為母親感到高興,每個人活着都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說到底王翠娥年紀也不是很大,有點自己的事情幹挺好的。
賺的錢她不會拿一分,讓王翠娥自己存着養老。
沈明霞也很高興,一個勁的說着恭喜。
田淑芳他們幾個也特别給面子,都誇王翠娥能幹,王翠娥從來沒像今天這樣開心過,她沒想到自己竟然也能賺到錢,簡直跟做夢一樣。
接下來幾天,王翠娥飯店的生意依舊十分紅火。
而此時公安局門口,幾個年輕的警員正在跟領導笑着打招呼。
“張局長,您今天不去食堂吃飯?
”
被人稱作局長的中年男人笑了笑,雙手背在身後,一臉和善的回道:“今天我不去食堂,出去吃,你們趕緊去吧。
”
幾人點點頭,這才離開。
這人不是别人,正是顧建軍的老戰友,之前去過顧家的張福生。
上次去顧家吃過王翠娥做的飯,之後心心念念了很久,但畢竟不是自己家,關系再好也不能總過去蹭飯。
這幾天得知王翠娥開了家飯店,位置正好離他上班的地方不遠,便迫不及待的想過去嘗嘗。
有那麼好吃的飯菜,誰還樂意吃食堂?
那清湯寡水的,真是一點食欲都沒有。
到了王翠娥所在的飯店,張福生忍不住多看了幾眼,裝修的還挺不錯,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
王翠娥出來看到是張福生,連忙笑着打招呼。
她在顧家見過張福生,知道人家身份不一般,這是顧建軍的好友,自然要熱情招待。
“張局長,您怎麼過來了,趕緊坐,想吃什麼盡管說。
”
王翠娥對張福生格外的尊敬。
張福生微微蹙眉,“不用叫我局長,聽起來怪生疏的,我比你大,你叫我張哥就行。
”
王翠娥心想她哪敢這麼叫,可人家都提出來了,她也不好說什麼,聯忙改了口。
“張哥,你看看你吃啥,我先給你做。
”
張福生滿意的點了點頭,看了看菜單,按着那天飯桌上的菜挨個兒點了一遍。
“這麼多您能吃完嗎?
”
王翠娥怕浪費。
“沒事,吃不完的給我打包就行。
”
王翠娥點頭,拿起小本子就往廚房裡走。
“您稍等一會,很快就做好。
”
張福生點了點頭,看着這不大的小店,眼裡滿是笑意,看來以後吃飯有地方了。
王翠娥動作麻利,沒一會兒就把菜炒好了,服務員把菜上了後,張福生看着眼前偌大一碗骨頭湯,連忙把人喊住。
“小同志,這湯我沒點,你是不是上錯了?
”
那服務員沖他笑了笑,“叔,沒上錯,這碗骨頭湯是送給您的,我們老闆說,每次您過來吃飯,都送您一碗湯。
”
張福生一愣,反應過來後說了聲謝謝。
該說不說,這王翠娥還挺會做生意的,雖說是農村來的,但做事一點都不小家子氣,自己來吃飯,還要送一碗湯,這湯單獨賣也得不少錢吧,看着是真材實料。
張福生這一頓飯吃得心滿意足,結賬時還特意多付了些錢,王翠娥推脫不過,隻得收下,連連說着讓他下次再來。
張福生笑着應下,走出店門時,肚子飽飽的,心裡也暖烘烘的。
張福生年長王翠娥幾歲,以往見面,都是客客氣氣。
但近些日子,張福生往顧家跑得格外勤,起初顧建軍沒太在意,隻當是戰友間許久未見,聯絡聯絡感情。
直到有一天,張福生專程上門,把顧建軍拉到一旁,看似随意,實則透着幾分不自然地打聽起王翠娥的情況。
顧建軍心頭一驚,他可是清楚張福生的情況,前幾年老伴病逝,雖說膝下幾個孩子都有出息,在各自領域混得風生水起,可工作一忙起來,根本無暇多顧家裡,老戰友大多時候都是孤身一人。
顧建軍暗自琢磨,難不成張福生這是看上自家親家母了?
可轉念一想,王翠娥打小在農村長大,一輩子圍着鍋台,農活打轉,實打實的農村婦女。
雖說性格爽朗,心地善良,可跟張福生這位公安局局長比起來,身份,閱曆着實有着不小的差距,怎麼看都不像是能湊到一塊兒的人。
張福生卻像揣着滿腹心思,顧建軍幾次旁敲側擊,問他到底是怎麼個想法,他都隻是笑笑,把話題輕巧地岔開,半句心裡話都不透漏。
打這之後,他來顧家的頻率不降反升,時不時帶點鄉下少見的新鮮糕點,或是應季的稀罕水果,來了也不多說什麼,跟顧家人唠幾句家常,目光卻總是不自覺地往王翠娥那邊瞟上幾眼。
王翠娥起初沒察覺出異樣,隻當是顧建軍的老戰友熱情好客,每次見了張福生,還熱絡地招呼他嘗嘗自己新做的飯菜。
倒是沈明月心思細膩,多瞧了幾次張福生的眼神,隐隐覺出幾分不對勁,私下跟顧遠舟嘀咕。
“你說張叔這隔三差五往咱家跑,還老打聽我媽,會不會是有别的意思啊?
”
顧遠舟挑挑眉,打趣道:“這事兒啊,咱先靜觀其變,說不定張叔就是單純覺得媽做飯好吃,想多蹭幾頓呢。
”
嘴上雖這麼說,心裡卻也留了個心眼,打算找個時機探探張福生的口風。
這天,張福生又如往常一樣登門,恰好顧遠舟在家。
顧遠舟笑着迎上去,遞過一杯茶,看似閑聊地說道:“張叔,您最近倒是有空了,單位不忙?
”
張福生接過茶,抿了一口,含糊應道:“忙還是忙的,這不,抽空就來跟你爸唠幾句。
”
說着,眼神卻不自覺地看向廚房方向,王翠娥正在裡頭忙活,身影被袅袅炊煙籠罩,透着幾分煙火氣。
顧遠舟順着他的目光看過去,心底越發笃定自己的猜想,斟酌着語句說道:“張叔,我嶽母這人沒啥心眼,就是熱心腸,您要是有啥事兒,不妨直說。
”
張福生像是被戳中了心事,手微微一抖,茶水險些灑出來,臉上閃過一絲窘迫,幹笑兩聲。
“沒啥大事,就是覺着你媽做的飯菜有家的味道,吃着舒坦。
”
顧遠舟微微點頭,沒再追問。
這天晚上,王翠娥關了店回來,正坐在藤椅上戴着老花鏡縫補衣服。
沈明月搬了個小闆凳,挨着母親坐下,猶豫了一下,輕聲開口,“媽,我想問您個事兒。
”
王翠娥擡眼,瞅見女兒神情有些凝重,手上動作停了下來。
她摘下老花鏡,關切地問,“咋了,明月?
你說,媽聽着。
”
沈明月抿了抿唇,斟酌着詞句。
“媽,你有沒有覺得張叔最近來得太頻繁了?
還老打聽你的事兒,我瞧着……他是不是對你有意思?
”
王翠娥一聽這話,瞬間大驚失色,手裡的針線差點掉地上,瞪大了眼睛看着女兒。
“明月,你可别瞎說!
人家張同志是公安局局長,走南闖北,見過大世面的人,身份尊貴着呢,怎麼可能看上我這個沒文化的農村婦女?
你指定是想多了,可别亂嚼舌根。
”
沈明月瞧着母親慌亂的模樣,趕忙握住她的手安撫。
“媽,我也不想胡思亂想,可張叔的舉動太反常了。
尋常戰友間走動,哪會這麼上心,還專盯着你問東問西的,我就是心裡不踏實,才跟你念叨念叨,你别着急。
”
王翠娥輕拍了下女兒的手,長舒一口氣。
“媽沒着急,就是這話可不能亂說,傳出去影響多不好。
張同志興許就是單純跟你公公投緣,愛來家裡唠嗑,順帶嘗嘗我做的飯菜,哪有你想得那些彎彎繞繞。
”
雖說母親這麼講,可沈明月心裡那股子疑惑卻沒消散。
打這天起,她對張福生的一舉一動就更加關注了。
沈明月心裡揣着事兒,但凡店裡不忙,就抽空往母親的飯店跑,美其名曰是來幫忙,實則眼睛時刻盯着張福生的動靜。
連着去了幾次,沈明月愈發覺得這事兒有蹊跷。
以往張福生雖說也常來店裡吃飯,可也就是偶爾露個面,點上幾樣愛吃的,吃完結賬就走。
如今卻大不一樣,每天一到飯點,張福生準點現身,風雨無阻。
進了店門,也不着急找座,先是熟稔地跟王翠娥打聲招呼,那笑容裡透着股子親近勁兒,任誰看了都覺得他倆交情不淺。
坐下之後,張福生也沒擺副局長的架子,店裡客人一多,夥計們忙不過來,他二話不說就起身幫忙。
一會兒幫忙遞個菜單,一會兒又跑去後廚端菜,動作麻溜得很。
有不知情的顧客瞧見了,還當他是店裡雇的幫工呢。
王翠娥起初還有些不好意思,連連擺手讓張福生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