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第684章 七分人力,三分天命
“就因為有内應,他們就覺得一定能活捉魏琳了?
”宣景帝又沉着臉問川連。
川連低着頭應了一聲是,然後他又試圖為四少爺說句話,“四少爺他們可以出其不意,”川連跟宣景帝說。
林大公子看了川連一眼,你這話說的一點底氣都沒有啊。
宣景帝沖川連擺一下手,讓川連不要說話了。
“你怎麼說?
”宣景帝問林爹。
林爹說:“他們會向謝鎮 求援的。
”
宣景帝指一指川連,說:“他方才說出其不意,山君他們要是等到謝鎮過去,那還能叫出其不意了嗎?
”
那自然不能。
宣景帝說:“魏盛文暗地裡還養着一支兵馬,這支我們一直沒有找到的上萬兵馬,也許也藏匿在升龍嶺。
”
宣景帝這話把川連吓住了,升龍嶺還藏着一支人數上萬的兵馬?
那四少爺他們還打什麼升龍寨啊?
他們這邊才多點人啊?
林大公子這時往地上一跪,跟宣景帝請旨道:“聖上,臣請旨前往梧州。
”
宣景帝說:“算着日子,升龍寨的事情已經有個結果了,你這時候去梧州又能做什麼?
”
林大公子:“不管山君他們是赢是輸,梧州那邊總要有一個主事的人。
臣想謝老将軍要坐鎮江南,不宜将他調往梧州。
”
宣景帝看向了林爹,朝中經此劇烈動蕩,要做的事情會很多啊,要在這個時候,讓林行去梧州嗎?
林爹看看長子,問說:“你去到梧州之後,你打算怎麼做?
”
林大公子:“至少兒子要盡力保證戰禍不出梧州地界。
”
“那山君他們呢?
”宣景帝問。
林大公子:“臣希望臣到梧州的時候,可以看見已經成為囚徒的魏琳。
”
宣景帝:“若是成為囚徒的是山君他們呢?
”
還有個林得意死在升龍寨的最壞結果,宣景帝沒說,他也不願意去想這個結果。
林大公子:“山君他的運氣……”
大公子這話才開了個頭,宣景帝就聽不下去了,打斷大公子的話道:“你該不會是想說他運氣好吧?
”
林大公子被噎了一下,改口道:“小九兒的運氣一向很好。
”
宣景帝:“這個時候,你将他們的平安寄希望于小九兒的運氣?
”
林大公子将頭一低,說:“他們能走到升龍嶺,再發現魏琳,臣以為他們的運氣已是如有天助了。
跟着山君去江南的人,武藝都很好,有道是七分人力,三分天意,臣願意相信,山君和小九兒此刻平安無事,還于國立下了大功。
”
林爹這時也跟宣景帝請旨道:“聖上,請派林行去梧州吧。
”
宣景帝坐在禦書案後面半天沒說話,他不敢想升龍寨那裡,現在是個什麼結果。
“謝鎮的折子應該在路上了,”林爹說:“梧州的動靜不可能不驚動他。
”
宣景帝手在禦書案上輕拍了一下,跟林大公子說:“平身吧,朕允你去梧州了。
”
林大公子這才站起身來。
川連在一旁暗自吐了一口氣,他家大公子跪得時間可不短。
“臣準備在離京的時候,派人給謝老将軍送信,請他分兵去梧州,”林大公子又跟宣景帝說。
宣景帝:“這事朕來辦,聖旨今日就會發出。
你呢?
你打算什麼時候走?
”
林大公子:“事不宜遲,臣想今日就走。
”
宣景帝點點頭:“可以。
”
“對了,你這一去梧州,可能就看不見魏盛文人頭落地的樣子了,”林大公子告退的時候,宣景帝突然又冒了一句話出來。
“聖上,臣對看魏盛文的人頭落地沒有太大的興趣,而且,”林大公子話說到這裡笑了笑,說:“山君和小九兒他們,遠比魏盛文重要的多。
”
聽大公子這麼說,宣景帝就不說什麼了,哪怕魏盛文如今還是内閣首輔,權傾朝野,林得意也遠比他重要的多。
“你打算帶多少兵馬過去?
”林爹這時問了大公子一句。
宣景帝輕拍一下腦門,說:“對了,朕險些都忘了,莫停你要帶多少兵馬過去?
朕從禦林軍和羽林衛裡抽調人手給你。
”
林大公子搖頭,說:“這樣太大張旗鼓了,臣不準備從京城帶兵過去。
聖上, 臣打算跟着川連,走山君他們南下時走的小路,這樣臣可以快點趕到梧州去。
”
宣景帝就又看林爹了,這 是他親外甥不差,但人家的親爹在這裡,他得聽聽親爹怎麼說啊。
林爹說了句:“也好。
”
宣景帝便道:“好吧,你自己小心,朕在京城等你和山君,還有小九兒平安歸來。
”
林大公子再行告退,帶着川連退了下去。
宣景帝看着林大公子走了,才問林爹說:“山君他們的勝算有多大?
”
林爹說:“若是那支姓魏的私軍也在升龍嶺,那山君他們沒有勝算。
”
宣景帝:“……”
你現在跟朕說這話有意思嗎?
你大兒子在這裡的時候,你怎麼不說這話呢?
“臣認為還是盡快派一員大将去梧州為好,”林爹說:“莫停方才說,讓戰禍 止步于梧州,這怕是也難。
”
“啪!
”宣景帝重重地一拍禦書案。
“臣隻盼天再助山君他們一回,”林爹低聲道:“如有天助,萬事可成。
”
如果真按宣景帝說的那樣,他要将皇位傳給林得意,那林得意就是天命在身啊。
“聖上說山君運氣不好,”林爹望着宣景帝苦笑了一聲,小聲道:“臣倒是以為,山君本是皇家子,是我們林家養不住他。
”
林爹的話,翻譯一下就是,林家廟小,裝不下林得意這尊大佛!
宣景帝擰着眉頭,就算你們林家廟小吧,可這跟林得意從小多災多難有什麼關系?
“朕知道了,要派誰領兵去梧州?
”宣景帝問林爹。
林爹想了想,說:“漸東将軍胡骁,臣以為此人可用。
”
“胡骁,”宣景帝說:“朕記得他是山君那個吳姐夫的上峰吧?
”
“是,”林爹說:“胡将軍剛從西北大營調往潭州的浙東大營不久,原本吳大勇也要是調往浙東大營的。
”
把胡骁從西北調到浙東,就是準備讓他對付熊世照的,現在熊世照已經是個死人了,那再調胡骁去梧州沒有任何問題。
“那就調胡骁吧,”宣景帝準了林爹的提議。
胡骁本就是林爹看上的,而能被林爹看上,用作去對付熊世照這個江南鎮守将軍,江南軍方一把手的人,絕不可能是個泛泛之輩。
宣景帝信不過胡将軍,他也得信他的林相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