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給地裡的人送涼茶
囑咐完以後她便回家了,這上午可有她忙的了,那二十多人的飯菜她要準備了。
一到家裡,她就見到已經将涼茶燒好用桶裝起來的尹氏,見她一共裝了六大桶,将家裡幹淨裝水的桶全部給用上了。
這些涼茶裝好放在一旁冷着,隻是不知這些涼茶該怎麼運到地裡去。
“娘,你去找一下村長吧,讓他将家裡的驢車借我們用用,我們将涼茶運過去以後就還給他。
”
家裡缺拉東西的牲畜啊,看來她後面要買一個才行。
尹氏左右看看,覺得隻有這個法子了,不然這些涼茶一桶一桶擡過去也費時間。
“行,娘現在就去找人。
”
她說完就去村長家裡。
獨自一人在家的尹玥安着手開始準備今日晌午的飯菜,她這飯菜最少要二十多人往上,到時候可以讓村長也一起過來吃,畢竟人家幫了忙不說,這還又借他們驢車呢。
她這量都是先按人頭來,随後按每人兩三碗的量走。
所以這些飯菜大約定在三十人左右量還非常的大。
她将之前準備好的兩提肉找出來清洗一下,這些肉一開始覺得夠了,但現在看來應該是不夠了,她又從空間裡取出
一塊來,要是用不掉到時候留半塊就是。
三塊肥肉相間的大肉,不過這肥肉略顯多一些,畢竟鄉下人都愛吃大肥肉,這樣油水也充足的很。
她把肉洗好便給切出來備用,這些肉用來炒兩個葷的,肉也提前給腌制一下。
蔬菜之類的也拿出來清洗了。
今日的主食便是粗糧饅頭和糙米,她将家裡的糙米找出來,看了一眼家裡的鍋覺得還是先煮米飯吧,饅頭等會兒在做,不行等尹氏回來讓她做也行。
就是家裡裝東西的大框不多了,看來還是要去找人借。
這前前後後能找人借的并不多,但還是有幾個的,村長家是一個,還有尹氏的好姐妹們也算幾個。
借東西的事情還是需要尹氏來。
日頭開始升起,燥熱的感覺已經逼近人們的體内。
尹氏牽着驢車終于回來了,那驢叫聲在老遠廚房内的尹玥安就聽到了。
“閨女啊,來幫娘将這些搬車闆上吧。
”
嘗試了搬涼茶桶的尹氏最終放棄了,她立在院門口沖着廚房喊道。
“來啦。
”尹玥安放下手中的東西,将手上的水擦了擦就出去了。
尹氏深知自家閨女的力氣,那都能将老虎打死的
,這幾桶水不是小意思。
果不其然,她剛這麼想,就瞧見自家閨女,輕輕松松的将桶裝涼茶給放在闆車上,來來回回好幾趟,終于将闆車放滿。
這些水桶上面,尹氏找闆子給蓋上了。
這些弄好以後,她從一旁的牆上将自己從村長家借的幾個大竹籃遞給了尹玥安,“這些是等會兒盛饅頭的,你給清洗一下放在外面晾曬一下,我去給你爹他們送涼茶去。
”她 拿了個水瓢,其他的啥都沒有帶,因她聽說,村長做完就提示他們,各自帶水來,那她直接給他們裝不就行了。
“我正愁着那饅頭到時候沒地方裝呢,娘我将米飯煮出來,那饅頭你回來在做行嘛?
”
尹玥安想偷個懶,這饅頭就交給尹氏來做。
“行,交給娘了,娘去去就來。
”尹氏連連應下,這涼茶送過去就讓她男人看着,讓他給大夥裝涼茶就行,她送完回來做饅頭。
“不急,我這還沒有好,你慢些來就行。
”
尹玥安怕尹氏太着急,這就出聲讓她慢點,反正時間多的是。
“行了,娘心裡有數,你去将米飯做了。
”尹氏覺得這飯菜不少,這點時間都不夠用的,她都恨不
得能分出兩個自己來。
尹玥安望着牽着驢車離開的尹氏,看着那晃晃悠悠離開的闆車,都怕裡面的涼茶灑出來了。
看着遠去的背影,她轉身便開始煮米飯,炒菜……
而尹氏牽着驢車小心翼翼的到了自家地頭前,因尹玥安出錢了,尹老爹就沒有下地幫忙,不然這錢花的不就虧了。
他在一旁的樹蔭下,幫忙将這些人帶來的碗筷放在一個竹筐内,到時候好找。
他來地裡以後便和村長說了碗筷和包吃的事情,那些來幹活的漢子各個激動的不行,連連對着他就是一陣感謝,紛紛跑回家将碗筷拿來。
每個人的碗都是那種大海碗,并非那種喝茶水的小碗。
小碗根本就吃不飽飯。
“來啦,這驢車哪兒來的?
”
尹老爹好奇,他還以為要回家挑水來着,誰知道他媳婦就将涼茶用驢車運來了。
“我去村長家借的,幸好村長媳婦在,不然這驢車我可借不到了。
”
尹氏覺得自己很幸運,去的早不如去的巧,正好趕上村長媳婦回家拿水,不然她可就白去一趟,這涼茶還要費勁的運來。
“那等會兒我給村長他們弄一些涼茶去,讓他們也喝一
些。
”
尹老爹感激的說着。
“行,這裡就先交給你了,我回家做饅頭去。
”
尹氏眼裡心裡都是活,在這兒多呆一會兒都是糟心,她着急得很說了兩句就直接離開了。
尹老爹将驢車拉到樹蔭下,将蓋着水桶的木闆全部拿開,開始冷涼這些涼茶,等在熱一些的時候他就喊地裡的人們上來喝喝茶休息一會兒,在給村長他們送一些去。
都是一個村的,這地和地都是緊挨着的,村長家就在他家的不遠處,隻要他喊一嗓子,村長家一下子就能聽到。
時間飛逝,轉眼間便到了最熱的時候,正午時分。
也是返點,地裡的人們很多都已經回家,但也有人為了趕時間,直接就在地裡,等着家裡人送飯。
地裡還是送飯的多一些。
家家戶戶的漢子們全部往樹蔭下面躲,他們擦着汗,喘着氣,蹙着眉仰着頭看着天上刺眼的大日頭。
“這還讓人怎麼活啊?
”
突然有人感概的喊了一嗓子,像是發洩一般。
“能怎麼活,好好地活着呗,這日頭再熱,隻要不幹旱我們就要謝天謝地了。
”
有人接話,說出了大家的心聲,衆人最在意的不就此事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