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1981:開局迎娶貌美村花

第九百九十八章 連陰雨

   一切都蒸蒸日上,向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就在秋收即将結束的時候,忽然下起了大雨。

   一連幾天連陰雨,可苦了農民了。

   玉米都收回家了,卻因為晾曬不及時,有的發黴,有的有出芽的迹象。

   很多農民都叫苦連天,稍微有點晴天,就趕緊把糧食拉到路上晾曬。

   路都全堵了,而且比以前更嚴重。

   西嶺村還是好的,因為村子裡面的路都硬化了,而且有很多平房,在村委會和合作社的強烈要求下,倒是沒有給馬路造成多大影響。

   其他村就不行了。

   村裡還是土路,而且以老破舊的瓦房為主,糧食沒地方曬,隻能拉到馬路上。

   工作人員去勸阻,人家幾句話就給怼回去了。

   “糧食再不曬就發黴了!

   “好不容易産出來的,你們忍心?

   “還沒有吃飽飯呢,就不把糧食當回事了?

   “是開車重要還是糧食重要,你們當官的都好好想想吧!

   有人帶頭,無數人響應。

   工作人員也頭疼。

   彙報到鎮裡,鎮政府也沒辦法。

   消息傳到陳飛耳朵裡,陳飛也苦笑。

   不僅僅是溫泉,全縣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都這樣,法不責衆,難道還能抓起來?

   不過,去參觀學習的考察團卻并沒有因為下雨而減少,甚至有增無減。

   尚夢竹給陳飛打電話的時候笑言:“這些人可真是樂此不疲!

   陳飛輕笑,“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已!

   華夏流行考察團,從前世到今生,一直都是這樣。

   說是考察學習,實際上就是拿着公款吃喝,免費旅遊。

   到了之後,先泡泡溫泉,看看風景,再去水上美食城嘗嘗美食,溜達幾天回去寫個報告完事。

   不過,這是别人的事,陳飛沒精力去管。

   隻有一點,因為下雨,反而更加凸顯西嶺村的與衆不同。

   至少從表面上看,沒有人占路曬糧。

   村子裡面的路是人家自己的,誰都沒啥說的。

   還有就是稭稈問題。

   秋莊稼,尤其是玉米杆太多了,根本放不下。

   很多村子還和以前一樣,門口,路上,堆的到處都是。

   曬糧食問題,稭稈問題,成為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各鄉鎮都頭疼,溫泉鎮也不例外。

   張若望和陳飛通電話,虛心的向他請教,有什麼辦法。

   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名譽,還是為了整個西嶺村和溫泉鎮的名譽,陳飛都沒有理由置之不理。

   于是陳飛臨時決定,迅速建造一個大型糧食加工廠,解決糧食問題。

   以前西嶺村就建了一個面粉廠,但是主要是加工小麥。

   新建的糧食加工廠,則是以烘幹儲存為主。

   換句話說就是用大型烘幹爐替代日曬。

   因為陳飛還在全國巡演,沒時間去采購機器,于是就把這個問題交給新鎮長張若望,讓他代替自己去采購機器。

   本來可以交給栗冬的,但是陳飛考慮再三,決定試試張若望的人品和辦事能力。

   如果值得信賴,以後大家精誠合作。

   如果玩小動作,也瞞不過陳飛火眼金睛,大不了以後疏遠他。

   當然,尚夢竹願意效勞,但是陳飛擔心她懷着孕,過分操勞對孩子不好。

   這個理由讓尚夢竹無話可說,隻能接受。

   她在西嶺待了有半個月,理由也很充分。

   水上美食城開業,鐘情和鐘意好久不見,後來是下雨,不方便出門。

   雨過天晴之後,尚夢竹不好再編理由,這才不得不告辭。

   臨走的時候,柳葉兒還一再挽留,看得鐘情鐘意默默無語。

   傻大嫂,人家是偷家的,你還這麼熱情,也是沒誰了。

   可是,兩姐妹卻又出奇的一緻,隻在心裡想,堅決不說。

   因為尚夢竹也很好啊!

   當初救她們的時候,尚夢竹也有份,一直以來對她們也很好,實在是不好意思揭穿她,隻能裝聾作啞。

   尚夢竹走的時候,恰好張若望要去采購機器,于是便一起上路。

   路上,尚夢竹給張若望介紹了自己所知道的,幾個大型烘幹機廠,讓他自己選擇。

   因為涉及的糧食量太大了,一兩個烘幹機肯定是不夠的,所以陳飛準備建的是一個龐大的烘幹機組。

   訂購機器的同時,廠房同期開始籌備建造。

   因為建築工人不夠用,陳飛的建築公司開始大肆擴招,而張若望向周陽彙報以後,周陽當即決定,派省建築公司去增援,争取以最快速度建成投産。

   因為糧食加工廠不僅僅是一個廠,而是保糧食保豐收的強大支撐。

   總之是能保一點是一點吧!

   從溫泉鎮到臨縣,再到省裡,多方合作,全力支持,全天二十四小時日夜奮戰,短短半個月,擁有十台大型烘幹機的成飛糧食加工廠就建成投産了。

   整個糧食加工廠,陳飛投入兩百二十萬。

   對比以前的價格,張若望應該沒有截流或者吃回扣,證明這個人值得深交。

   事實上,張若望要的是政績,不想在這種問題上讓陳飛心生嫌隙。

   加工廠的地址,經過陳飛與鎮政府電話協商,決定一分為二。

   一個建在西嶺面粉廠隔壁,方便以後本村糧食加工烘幹和儲存。

   另一個建在溫泉,面對全鎮服務。

   十台烘幹機每天吞吐量驚人,在鎮委鎮政府的宣傳鼓勵下,很多人都把拉到糧食加工廠烘幹,儲存。

   可惜加工廠建的還是有些晚了,很多玉米都發芽了。

   對于那些發芽不多,沒有發黴的,陳飛就囑咐廠負責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對于那些芽已經很長,甚至是已經發黴的,那就沒辦法了,變質的東西不能吃,隻能另想辦法了。

   譬如喂雞,喂牛,最嚴重的隻能怄糞。

   總之是能保則保,實在保不住的隻能放棄。

   當然,因為是第一年,沒有提前準備,所以才有損失,明年就不一樣了,随時随地都可以烘幹儲存起來,太方便了。

   不單單是本鎮的,外地的也可以。
隻要你不辭辛苦拉過來,加工廠都可以做。

   解決了糧食問題,溫泉鎮政府的人總算松一口氣,但是其他地方就沒有那麼好運了。

   糧食堆積成山,晾曬不及時,發黴變質的太多太多,即便是天晴了,攤開曬也無法逆轉。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