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梁皇又咳嗽兩聲,詢問自己的大臣:“你覺得将來,是北夏幹過大楚,還是大楚幹過北夏?
”
大臣道:“北夏大皇子雖非治國奇才,但也勤勤懇懇、按部就班,如此在政務上出不了多大錯。
而大楚新君卻是年少,若無前女君和皇夫謀劃,他不一定能掌控全局。
”
夜梁皇一陣惱怒:“哼,自家都快一鍋粥了,你還有閑心管别家的冷飯熱鍋!
”
大臣:“不是皇上讓臣……” 夜梁皇:“朕是讓你說,但你不知道帶腦子關心一下自家的情況嗎?
”
大臣:“臣……知罪。
”
真是君心難測啊。
夜梁皇又吩咐,照使臣禮節送份賀禮到北夏去,最後道:“兩虎相争,誰兇狠誰就赢,而不是看誰年長年幼。
”
北夏新君繼位時,大楚這邊蘇羨還是送了一份賀禮,派遣使臣前往祝賀。
北夏新君記念舊情,畢竟以前在北夏行宮他身陷囹圄時,是楚君一家多有擔待,否則他那時便斷了前程,又豈會有今時今日。
因此新君繼位以後,不顧部分朝臣反對,有意與大楚這邊增進兩國邦交情誼而額外簽訂了系列國約。
随同兩國國約送到蘇羨手上的,還有他爺爺的一封信。
彼時信使就在殿上候着,蘇羨拆開信來,目光掃過,飛快地浏覽了一遍。
信使是北夏皇的心腹,恭敬道:“吾太上皇吩咐,請貴國陛下看完信後予以答複,由奴才代為傳達,太上皇信上所言,貴國陛下是應還是不應?
”
蘇羨不緊不慢地疊好信,道:“将來事難斷言。
朕可以應,但僅限于對朕無所妨害的範疇。
”
信使便将他的答複傳回給北夏太上皇。
太上皇聞言,也在意料之中,道:“那小子敷衍我是吧,跟他老子一樣,狡猾得很。
”
老公公在旁道:“可小楚君的答複,也是給了一顆定心丸呢。
”
太上皇冷哼道:“什麼定心丸,他這意思是,還得以後看表現。
”
轉眼間蘇羨登基已兩年。
這兩年的時間裡,蘇小言慢慢長大,他也逐漸成為讓大楚臣民都十分擁戴的一位最年輕的國君。
蘇羨雖然忙碌,但與邊關的通信未曾斷過。
霍嬛并沒有在信上隐瞞自己的情況,村裡的村民們都習着上山采藥,好一陣子她采藥都沒再有以前那麼頻繁了。
隻是後來有一次上山時,她爹在山裡出了點狀況,傷了腳,需得養上一陣子。
霍嬛同以往一樣,與他說起她看過的書,村子裡的事,字裡行間都是昂揚向上的朝氣與活力。
仿佛一切都回到了以前無憂無慮的時候。
對霍嬛而言,她隻是将她的生活與那一隻隻小小的信封分割開了而已。
生活裡一地雞毛,但卻永遠不會被她寫進信裡。
父親傷了腳後下不了地幹不了重活了,她得養家,得想辦法給弟弟交學費,還得日日受着母親的怨怼。
父親也不如往日那般開朗,而是整日帶着一股子濃濃的郁氣。
可這些都不算什麼。
生活裡再怎麼烏煙瘴氣,但當她提起筆的時候,仍是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淨土。
她仍是充滿了勇氣,信裡永遠都是分享着讓人快樂的事。
不過到下半年的時候,蘇羨好一陣子沒有收到霍嬛的來信。
霍嬛娘知道霍嬛一直在跟蘇羨通信,因為那送信的人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到這裡來。
最開始的時候霍嬛娘并沒有阻止,後來也提醒過她,少浪費些時間在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上。
再後來,霍爹出事以後,霍嬛娘将全部怨氣都發洩在她身上,不準她再往外寫信。
霍嬛隻有背着她娘偷偷地寫。
送信的人不再來她家門前,每每都是她走出村子,到路口把信件交給送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