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11章 不情願
好你沒有異議就行,這不是别人胡亂說的,你自己也承認。
當時,劉知青并沒有深究你的責任,都是一同下鄉的知青,她也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所以對你也并沒有過多的要求。
所以,我斷的是,要求你賠償劉知青秋收期間不能上工的損失,這個,你沒忘吧?
”
衛強耳根染上了紅色,咬着壓根,看了劉衛民身後的劉二紅一眼,還是開口答應,
“是的,村長,但是,”
劉衛民一擡手,
“别說别的,就是這個賠償,你認不認吧?
”
“...我認。
”
劉衛民點頭,
“行,認就行。
按理說,這種賠償,在傷員受傷之後就該送過去的,劉知青體諒你可能是囊中羞澀,或者是太忙了,以至于一個多月了都沒想起來,現在人家已經處于最無助的時候,今年一個工分沒有,就指着你這賠償準備過冬的糧食救命呢。
衛知青,你是咋打算的?
是現在直接給賠償,還是讓劉知青直接都換成糧食,都記在你賬上?
”
楚柔以為會是劉二紅的熱鬧,沒想到會是針對衛強的,想到這段時間的事情她也略微有些不自在,停頓一下,幹脆的把自己掩身在衛強身後,默不作聲。
衛強的臉色,紅了白,白了綠,吭哧吭哧,半天沒說出什麼,村民們竊竊私語,衛強更覺得像是一巴掌狠狠地甩在臉上,心裡滿滿的怒意,對上對面劉二紅的微笑時,更是差點維持不住臉面。
“村長,劉知青的傷隻是輕傷,并沒有楚知青的腳傷的嚴重,所以,我才....
劉知青的傷也不影響什麼,那麼多的賠償,是不是,”
留下半截話沒說,但是在場的誰都聽出來了,這是看人家的傷好了,就想反悔了。
村民們的眼神也越來越怪異,讓衛強有種想拔腿就跑的沖動。
劉衛民也沒想到,這大庭廣衆的,他還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好像,他家七歲的黑蛋都不至于對錯不分。
“......衛知青,你是不是,弄混了?
劉知青的傷重不重,不是借口,重要的是,這傷是你的失誤造成的,而且,也是因為你的這個失誤,才造成了劉知青不能上工,不能賺工分。
這跟傷的輕重無關,你明白嗎?
”
“不是,村長,那楚知青傷了腳,比她嚴重多了,更需要人照顧。
”
劉衛民坐直了身子,隻覺得腦袋疼,這人,是有毛病吧?
“不是,衛知青,楚知青是傷的重,但是,跟人家劉知青有關系嗎?
”
分糧也不分了,村民都圍過來看熱鬧。
村民1:
“嘿,活了大半輩子了,我愣是沒看明白,這是啥帳?
衛知青傷了劉知青,那為啥要去照顧楚知青啊?
”
村民2哈哈笑,
“哈哈,人家不是說了嗎?
楚知青傷的重,需要照顧。
”
村民3撓頭,
“可是,跟他有啥關系?
他對不起誰他不知道嗎?
那玩意兒,是不是有點好賴不分啊?
”
村民的目光跟雷達似的,從衛強身上掃過,對他身後的楚柔也絲毫沒有放過,吓的楚柔一再縮小自己的存在感,甚至還想往旁邊的牆邊移動,讓大家看看她還是個傷員。
她隻是想看熱鬧,可沒想讓别人看自己的熱鬧。
劉衛民擰着眉頭,之前咋沒發現,這人就不是正常的,不讓你還能找理由退回知青辦去。
真怕他帶壞了村裡的年輕人。
“衛知青,别說那些不想關的,現在說的是你傷了劉知青這件事,你承認不承認?
”
“我....承認,”
“行,你傷了人,賠償人家的損失是天經地義的吧?
這也是你自己答應的。
這個有問題嗎?
”
衛強張了張嘴,劉衛民又來一句,
“你要照顧誰都沒有關系,但是一碼歸一碼,劉知青這個事,和楚知青沒有關系吧?
你還是先解決了這個事吧。
”
衛強木讷的看向對面的劉二紅,劉二紅趕緊移開視線,
“謝謝村長,幸好還有您來主持公道,不然,我,我明天就真的要斷糧了。
您說的那些什麼照顧,什麼撿柴,打水的,我都不需要,能讓我吃上飯,我就滿足了,”
衛強無奈,默不作聲的從裡衣兜裡掏出自己的小金庫,背着人數出二十張大團結,感覺心裡都在滴血。
不情願,但是,卻也沒有辦法。
把剩下的藏好,才轉身,故作灑脫的遞給劉二紅,
“劉知青,對不起,我隻是想着,你得傷不嚴重,才想着先照顧比較嚴重的楚知青的,沒想到,讓你誤會了。
你放心,你要求的那些,我都會補上的。
”
劉二紅看了看劉衛民,在他的示意下,上前兩步,伸手要把錢接過來。
诶?
一拽,沒拽動。
再拽,還是沒拽動?
她幹脆的撒手,往後退了幾步,
“衛知青,你是不是心裡怨恨着我,給你們搗亂了?
要是這樣的話,這個錢,我可不敢收。
”
衛強,?
他就是不舍得把錢就這麼送出去,心疼了幾秒,至于嗎?
不過,這大庭廣衆的,剛才的舉動,有心人也是看在眼裡的,那就是遞個錢,又不是多重的東西,至于這麼麻煩?
劉衛民更煩躁了,剛想着趕緊完事,好接着分糧,這又出什麼幺蛾子?
“咋回事?
有完沒完了?
”
衛強,感覺胳膊都僵硬了,臉皮也僵硬着,
“不,不是,沒事,沒事,村長,誤會了誤會了,我剛才走神了,真不是故意的。
劉知青,你誤會我了,我真的沒有别的意思,是我對不住你,害得你挨餓了。
”
這話說的,在場好多人就撇嘴。
啥意思,人家劉知青就指着你這點錢吃飯了?
劉二紅也沒客氣,上前就接過來,
“衛知青,如果隻是說這件事,那确實是你對不住我,畢竟,如果沒有受這個傷,雖然可能我也拿不到多少工分,但是我可以跟着大家一起上山,挖菜,撿山貨,撿柴,總能填上肚子,再怎麼樣,也不會幹等着餓死的。
”
“好!
”
不知道是誰,發出了一聲叫好。
要說農村,最喜歡的自然是這種積極能幹,勤快不偷懶的孩子。
“劉知青說得好,就該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