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24章 像那大太監,扶着小皇帝
沈妩聽到林欣的話:“謝謝你。
”
林欣擺擺手:“也不用謝,其實能進學校,我承你的恩情,龍玉嬌也把我忌恨上了,那我肯定和你站一起,再說,其實這段時間和你一起辦公,我發現你也不像她說的那樣。
”
“何況你長的還好看。
”林欣說着盯着沈妩的臉瞧了一眼。
臉刷的紅了。
沈妩……
她發現,她的臉還挺吸引女人的。
上課鈴響了,倆人才分開各回各班上課。
沈妩下午又睡了回籠覺,精神滿滿,中午那會幹嘔的感覺也不存在了。
她甚至都覺得,中午那幹嘔的感覺是幻覺了。
隻是她覺得身體已經沒啥異樣了,陸玄還不放心,剛吃過晚飯便說。
“我今天給趙嬸子說了你可能懷孕的事情,一會咱提上一些東西去一趟趙嬸子家裡,讓她看看。
”
“要是沒懷那晚上慶祝一下。
”
“要是懷了,那…也慶祝一下。
”
隻是這慶祝的方式就不同了。
關上門,沈妩現在陸玄一張口都知道他說的是個什麼意思。
真是和在外面大不相同,高冷形象破碎。
不過去問一趟趙嬸子也不多,沈妩答應下來,陸玄從家裡挖了一碗大米。
趁着夜色帶着沈妩出去。
沈妩有些無奈,趙嬸子家在村子裡邊上,和麥苗家裡挨的比較近。
沈妩和陸玄去的時候。
沒想到老六和麥苗也在,看到陸玄和沈妩過來了,還驚訝:“三哥,三嫂,你們怎麼來了?
”
“你嫂子身體不舒服,想讓趙嬸看一下有沒有懷孕。
”
老六一聽這個,驚訝的看向沈妩,又覺得他一個大男人盯着嫂子不太禮貌,轉開頭。
轉念一想,三哥三嫂比他結婚早許多,懷孕也是正常的。
“那你們問吧,我和麥苗先走了。
”
沈妩看着麥苗的肚子隆起一個弧度,再低頭看看自己的肚子,心裡隻覺得有點神奇。
趙嬸子平日裡接生的孩子多,是個随和的人,看到陸玄還端了一碗大米來:“來就來了,你還帶什麼東西。
”
“也不是什麼難事。
”
陸玄把東西放下。
“對于嬸子您不是什麼難事,對于我倆還真的是難事,現在我倆還沒弄明白是熬夜不舒服,還是真有了。
”
趙嬸子把沈妩叫到屋裡。
問了她最後一次例假,又問了她這個吐的感受,還給她把脈。
最後看着她笑着點點頭:“懷了,你要不放心,可以再抽時間去醫院檢查檢查。
”
“目前把脈是沒感覺到什麼問題,按照你說的,不足月呢,可能剛二十來天。
”
還真的中招了!
就是她例假前後,比平日更想親近一些男人,想着安全期,也就沒讓陸玄做安全工作。
沈妩出來的時候,還沖着陸玄點點頭:“嬸子說,是有了,二十來天了。
”
陸玄的視線下意識的放在她的小腹上。
其實什麼也看不出來。
再看看沈妩自己,眼神清澈,臉上是甜甜的笑,也看不出懷孕的模樣。
沈妩原本站着呢,被陸玄扶着,“你先坐在這休息一會,我再去問趙嬸一些事情。
”
說着攙着沈妩。
沈妩見他這模樣,忍不住的笑:“三哥,你知道,你現在像什麼嗎?
”
陸玄還沒回神呢,下意識的看她。
“像那大太監,扶着小皇帝!
”說着沈妩大咧咧的往那太師椅上一坐,還擺出來皇帝的架勢。
陸玄氣笑了:“我太監,你還能懷孕?
”
他的聲音壓低了,就在沈妩耳邊。
“你安穩坐在這,我去問趙嬸一些事情。
”
陸玄帶來了米,在這個時候是一頂一的好東西,平時,這農家人沒幾家吃米飯的,趙嬸也願意多說幾句。
“剛懷孕,胎容易不穩,前三個月不要行房,還有,孕婦前後情緒不穩定是很正常的事情,做男人的要多照顧一些,不然對孕婦不好,也對胎兒不好……”
陸玄和趙嬸子說話的時間,比沈妩說的還長。
現在農村生産多是在村裡生的,而且,現在一家都是普遍的幾個孩子,有接生這個手藝,趙嬸子家裡過的不錯,看環境在村裡也是排得上号的了。
而且找嬸子,似乎一直也沒放棄學習的,桌子上還擺着赤腳醫生手冊,看那卷曲的書頁,顯然經常翻閱,除了接生,還會把脈,也是中西結合了。
沈妩在外等的無聊,就翻翻那本手冊。
等陸玄和趙嬸子說完,沈妩書都看了十幾頁了。
趙嬸子把那米倒出來,碗給陸玄:“下次來千萬不用帶什麼東西了,我交代你的事情,你多注意。
”
陸玄點頭。
沈妩道:“嬸子,你這本書,我可以借走看看嗎?
”
“行,你拿去看吧,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這書裡面黑字畫了同色的插圖,若是放在以後沈妩還真的看不進去,但是,現在這不是沒手機嗎?
沒手機的時候,那報紙上寫的啥,蹲在廁所裡都能全看完。
沈妩拿着書出來,一出趙嬸子家的院子,就伸出胳膊,擺出架勢:“小玄子!
”
陸玄還在擔心她懷孕身體舒服不舒服的。
瞧着她擺出的架勢。
自己還小孩似的。
真懷孕了?
不過這樣想着,還是握着她的手:“回屋再玩,這讓人看見,說你思想不好。
”
這倒是。
在這個時代還真有可能的。
沈妩道:“你和趙嬸子說了什麼,聊那麼久?
”
“也沒什麼,問了趙嬸子一些要注意的問題。
”
沈妩:“都說什麼了?
”
陸玄把趙嬸子給他講的又給媳婦講了一遍。
從孕婦心情,孕期會出現的狀态,身體浮腫,産後的心情各種,趙嬸子說的,竟然不比後世有些專業的醫生說的差。
簡直兼顧了方方面面。
沈妩感歎道:“這趙嬸子真的是接生婆嗎?
我怎麼感覺她比一些醫生懂的還要多。
”
而且從上次給李萍接生,足以看出來趙嬸子這個人不僅接生的水平高,人也心善,都不和蘭蘭計較的。
“趙嬸子的祖上出過禦醫,後來戰亂各種回到鄉下了,不過大多數的醫術也沒傳給趙嬸子,趙嬸子會接生懂一些婦人的知識也是耳濡目染,再加前幾年培訓鄉村的大夫,趙嬸子也跟着學了,又要兼顧幹農活,也兼顧給村民看一些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