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0章:更得民心
汪肅州年過不惑,面前的美妾卻才十幾歲。
還沒他最小的女兒大,但他愛的便是這樣鮮嫩的姑娘。
在美人兒伺候下換上官服,再到檢院,禦史台和刑部官員也已趕到了。
汪肅州行過禮後,這才看向欲要敲鼓之人。
目光掃了一眼,有些眼熟。
但,不記得在哪見過。
直到身邊一個叫胡超的大理寺評事提醒一句,汪肅州眼眸眯了眯。
想起來了,眼前這人便是前幾日一直去大理寺鬧的那個镖師。
他妹子沒了便沒了,大理寺也不是沒告知他是與人私奔。
如此丢臉的事,他居然還敢跑到這裡來敲登聞鼓?
他這一路過來用時也不短,這人卻始終未敲,反而在周圍聚集了如此多百姓,還攪擾了自己的興緻。
真真是該死!
汪肅州對胡超低語幾句。
胡超立即上前,對着周圍看熱鬧的百姓道:“大膽翟安明!
翟安茹失蹤案早已有了結果,人證物證俱在,有人親眼見到她與一男子私奔出城。
你一而再、再而三騷擾大理寺辦案也就罷了,如今明知真相還假意敲登聞鼓,聚衆鬧事,你可知戲弄朝廷命官是何罪過?
來人,将他拿下!
”
“什麼啊,原來是自己的妹子跟人私奔了!
?
”
“我還真以為他有什麼天大的冤屈。
”
“官府都說了人證物證俱在,他還要鬧事,難道自家妹子什麼貨色自己不清楚嗎?
”
“能養出與人私奔的妹子,這人又能是什麼好東西?
”
周圍議論紛紛。
胡超冷笑一聲,揮揮手,當即有幾個大理寺衙役要上前按住翟安明。
然而,一動不動的翟安明此時,卻是猛然舉起了手中鼓槌!
“放屁!
你們誰見過用性命來戲弄朝廷的?
”他揚聲,與此同時,右手狠狠落下。
“砰——”一聲鼓響!
圍觀百姓們一怔。
“砰——”又一聲鼓響!
翟安明高聲道:“草民翟安明,為小妹翟安茹,還有其他無故失蹤的京城流民伸冤!
”
“狀告大理寺卿汪肅州,借慈濟院之名,行誘拐買賣惡事!
”
“砰——”最後一聲鼓響落下,伴随着他的聲音,在場所有人都愣住了。
尤其是汪肅州!
原本毫不在意的人此刻瞳孔極劇收縮,嘴唇幾不可查狠狠顫動幾下。
周圍的視線朝他看來。
汪肅州唇角扯着道:“荒唐!
太荒唐了!
簡直一派胡言!
我汪家行善多年,究竟是誰找你來構陷本官的?
”
“草民才沒有構陷,草民親眼所見!
你要是不怕,讓官府去查便是。
”翟安明昨日便已知曉自己的妹子被困在慈濟院。
如今看着汪肅州的嘴臉,恨不得一刀砍了!
這樣草菅人命的惡人居然成了大理寺卿!
怪不得自己妹子的案子查着便沒了後續,就連那什麼人證物證,也是被杜撰出來的。
好在,這狗官馬上就要完蛋。
翟安明眼中毫無畏懼,他知道主子的計劃。
一個不小心,自己很可能便得丢了小命,但他不怕!
一為了自家妹子,二為了鏟除惡官,三,他早就等着這個機會報答主子了。
要不是主子,他也活不到現在。
敲登聞鼓,不就是要挨三十杖嗎?
怕個鳥!
翟安明往地上一跪:“三十杖,草民受着。
”
汪肅州對上他的視線,這麼多年了,慈濟院的事從未被人發現過,可如今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卻敢敲登聞鼓将事情鬧出來。
汪肅州能坐上大理寺卿的位置,自然不是無能之輩。
相反,幾乎瞬間,他便清楚翟安明定然掌握了什麼證據。
至于他身後有沒有人,不好說。
但這個人……必然是不能讓他活下來的。
汪肅州心中幾乎立時便有了想法,再沒什麼比直接死在杖刑下更好的了。
三十杖刑,一般情況下的确打不死人。
但那是一般情況,真正有技巧的行刑官,即便一闆子也能打出花來。
如何疼而不傷,如何看着嚴重實際卻沒那麼厲害,以及,如何讓受刑之人或死或殘,再也開不了口。
汪肅州看翟安明像在看一個死人:“本官行得正,坐得端,既然你要狀告本官,本官也不能讓你白白狀告,胡超!
”
巧了,胡超便是那精通行刑技巧之人。
他雖不通武藝,身形也看着沒什麼力道,但這技巧,卻是在大理寺诏獄裡練出來的。
胡超站出來。
汪肅州又看向禦史台和刑部兩位官員:“胡超乃大理寺評事,并無武藝,力道也一般,讓他行刑,二位覺得如何?
”
他說罷,周圍的百姓也望着胡超。
的确,胡超面相瞧着便是個文弱書生,身形瘦長,皮膚也白。
今日禦史台當值的官員隻是個禦史丞,刑部來的官員也品階不高。
汪家在京城底蘊雄厚,并且善名在外,二人自然不願得罪。
當即颔首:“如此,便有勞這位胡評事了。
”
胡超上前,翟安明絲毫不懼。
胡超舉起水火棍,第一下,力道極輕,輕得連距離最近的百姓都隻聽到些微聲響。
然而落在身上,翟安明臉色瞬間蒼白。
盛知婉下馬車時瞧見這一幕,眼眸微眯,正要開口。
目光掃到旁邊。
到嘴的話一轉,便成了:“奇怪,這特殊的庭杖法子聲音不大,卻能活活将人打死,以往隻用來對待重犯,今兒怎麼竟用在百姓身上?
”
“而且汪家忠良仁善,名聲在外,本宮記得我同驸馬大婚時,汪大人還送了賀禮來。
”
她看向岸芷,岸芷一愣,繼而颔首應是。
二人說話間,胡超第二杖已落下,第三杖舉起。
盛知婉手指攥住。
下一瞬,一道聲音從側邊馬車内傳來。
“住手!
”
盛知婉手指瞬間松開,眼底掠過一抹笑。
盛央一身華貴打扮,從馬車内款款走下。
她原本隻是得知盛知婉來了此處,才跟來看看,卻沒想到,會聽到這種事。
什麼民告官、登聞鼓,她根本不在意。
但既然汪家和盛知婉走得近,那她偏要管管!
不僅如此,她盛知婉不是最得民心嗎?
那如今,自己便要趁機比她更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