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蓋新房
br />
姜好捂着何娘子的嘴低頭裝死。
反正她不和蕭景山睡也生不出孩子來,遲早會被人問,不如幹脆就找借口說不易有孕呗。
就算同房了,她也不打算立馬就生,這身子年紀還小,生育容易難産。
她這麼一說,王五幾人滿臉的尴尬。
以為戳到了姜好的痛處,一個個大小夥子支支吾吾的道歉。
“對不住嫂子,我們一群糙漢子嘴上沒個把門吧,就和蕭大哥開了個玩笑,你千萬别放在心上。
”
心裡忍不住吐槽,這才成親兩月,急啥啊。
姜好見他們紛紛道歉,正要說什麼,就聽蕭景山開口了,“我不是說了,你歲數小容易難産,讓你别着急。
”
那眼神悠悠的,十分的意味深長。
姜好一不小心就咬到了自己舌尖,疼的眼淚花子都快出來了。
誰着急了啊!
!
!
一旁的幾人擠眉弄眼,瞧瞧這蕭大哥就是會說話,把媳婦兒都給感動哭了。
看來以後他們得跟着多學學,才能娶上這麼漂亮的媳婦兒。
姜好見何娘子醉的不輕,哪敢讓人繼續喝,眼淚花花的看着蕭景山,“三哥我先把人送回去,完了去東街口等你。
”
蕭景山哪能讓她一個人,對幾人道:“哥幾個幫我打個掩護,我把人送到就來。
”
王五等人連連點頭。
男女有别,蕭景山不好去扶何娘子,又不想累到姜好,幹脆直接在攤子上借了輛推車。
好在之前何娘子跟姜好說過她家住在哪兒,這才順利将人送回去。
開門的是何娘子的大女兒,對着姜好連連道謝,再三邀請姜好進去做客。
姜好沒進去,跟着蕭景山在街頭轉了幾圈,回家的路上頭低的跟鹌鹑一樣。
果然,蕭景山還是提起了。
“不宜受孕的謊話别再說了,要不然傳開了對你名聲不好,沒試過,你怎麼知道行不行。
”
姜好噎了一下,微紅着臉嘀咕,“讓她們說呗,反正我名聲之前就不好。
”
蕭景山回頭見她那張俏臉,喉結動了動。
他身闆這麼結實,咋可能種不上種。
……
正月就這麼出去了,轉眼就到了二三月份。
天氣回暖了,鄉間地頭的已經隐隐有了綠意。
吳勁松拆人送來了分紅,足足有一千兩銀子,差點亮瞎了姜好的眼。
蕭景山也升了值,從捕快混成了捕快頭,月銀又漲了一兩。
這讓夫妻兩人對吳勁松的本事又多了一層認知。
當然蓋新房的計劃也被提上了日程。
蓋房的工匠是蕭景山提前就尋好的,新院子打算就在原來的小院旁邊蓋起來。
為這事村長還特意跑來勸說蕭景山,讓他蓋到村裡去,和同村人住一起。
姜好和蕭景山一緻覺得就這地方好,地方廣闊,清靜。
蓋房子之前姜好專門去了一趟高粱鎮,找自己大哥定了幾口鍋,要不然人多起來不好做飯,還有專門吃火鍋的鍋。
這時候的規矩是主家要管飯,一日兩餐。
動工之前師傅要來主家商量,在飯桌上敲定一下蓋幾間房,多大,再幹活。
所以姜好吃過早飯就在廚房忙活,蕭景山也特意請了假,沒去衙門。
招待師傅午飯姜好定了四個菜,分别是鹵肉,紅燒肉,黃焖雞,幹煸兔肉。
對,全是肉。
沒辦法,誰讓這時候的規矩是,誰家肉菜多才顯得主家大方。
午時還沒到,梁師傅就來了,由蕭景山在院子裡招待。
蕭家沒招待客人的堂屋,讓人家進睡覺的屋也不合适,天氣暖和了,幹脆就在院子裡擺了張桌子。
梁師傅坐在蕭家院子裡有些後悔,這家窮成這樣,能蓋還多大的房子?
大家貓了一冬,就等着開春掙錢養活老婆孩子呢。
“梁師傅,你喝茶,午飯馬上就好了。
”姜好端了兩碗茶上來,就去廚房接着忙活了。
鄉下地方,一般談事的時候女人不上桌。
“蕭老三啊,這房子你打算蓋幾間,多大?
”梁師傅喝了一口茶試探着開口,心裡想着待會兒怎麼推了蕭景山。
之前是冬天,閑的沒活,他一時腦熱應下了蕭家蓋房子的事,也沒打聽清楚是哪個蕭家。
他是十裡八村有名的大工,手底下帶着幾十号人,大家夥都指望着他吃飯呢。
蕭家若是蓋的房子少了,他連手下的人都吆喝不起來,這不是得罪人嗎。
蕭景山看出梁師傅的意思,直接将提前畫好的圖紙從懷裡拿出來攤開放到兩師傅面前。
“就按照這張圖上的來,梁師傅看看有什麼問題?
”
梁師傅當場就愣了。
蕭家要蓋這麼大的院子?
這立馬回來精神了,看清楚後,忍不住開口,“其他但是沒問題,就是這院牆……”
“哦,防狼。
”蕭景山随口道。
梁師傅看着圖紙上标注的圍牆三米嘴角抽了抽。
不過這麼大的院子,他手底下的人可就有的忙了,頓時梁師傅對蕭景山态度也熱絡起來了。
等姜好上了菜,梁師傅嘗過之後,态度就更熱絡了。
對姜好的手藝誇了又誇,表示明日就能帶着人來動工。
姜好正好端着最後一個菜上來,“房子先不急,我們的意思是先把院牆砌起來。
”
鄉下地方有個屁大點的事都能傳十裡地,院牆也能隔絕一部分人的紅眼病。
梁師傅雖然不解,但主家怎麼說他就怎麼做。
這一頓梁師傅吃的滿嘴是油,滿足的不行,回去就去手藝好的工匠家裡通知了一聲,第二天一早就帶着三十幾個人來蕭家幹活了。
院牆的地方蕭景山已經畫好了,幾十米的大院子,光砌牆都得好幾天,給的工錢又高,來幹活的工匠都很高興。
三十幾個人的面姜好一個人做有些吃力,田翠花母女也被她喊來幫忙了,趙家父子三也被蕭景山喊來幹小工。
趙家地少人多,地裡的活都幹完了,閑着也是閑着,反正也要招小工,兩家關系近,肥水不流外人田。
姜好和田翠花在廚房忙活,面條由田翠花和趙雪花負責,她負責炒菜,秋玲負責燒火。
午飯她準備白菜炒臘肉,配褲帶面吃。
褲帶面是這一塊兒家家戶戶都會做的面食,面如其名,褲帶那麼寬。
肉還是蕭景山之前獵的那頭野豬,大半被她晾了臘肉,做了臘腸,容易保存。
這個年家裡人差不多吃膩了,剛好給幹活的工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