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被糙漢扛回家,嬌嬌發财又發家

第232章 學堂開學

   第232章 學堂開學

   一晃又是兩日。

   學堂正式開學了,田翠花也來給姜好當管事來了,就住在了甯氏旁邊的屋子,聽說甯氏把教書先生的位置讓給自己女婿了,表情一言難盡。

   心說甯氏這性子怎麼就扶不起來,真是浪費了姜好的一番心意。

   不過她還是厚者臉皮跟甯氏學認字,一有空就學。

   姜好見田翠花說住就住下了,對家裡頭一點不舍都沒有,笑着打趣,“趙嬸,你過來趙叔沒唠叨你吧?

   住在了這邊,趙叔可就要獨守空房了。

   田翠花擺擺手,按她的話來說就是她為那個家操勞了大半輩子,柴米油鹽早就過夠了,如今想為自己活一回,老頭攔不住她,那幾個兔崽子就更加攔不住了。

   “姜娘子你别叫什麼趙嬸,如今我是你的管事,你叫我老趙家的,或者田氏就行。

   既然到了蕭家就得認清楚自己的位置。

   姜好笑,“那我叫我田嬷嬷吧,就是管事嬷嬷。

   田翠花是長輩,又沒有賣身給她,叫趙家的或者趙氏,未免有些不太尊重人。

   “對對,還是姜娘子有學問,嬷嬷這稱呼好,我以前看戲大戶人家的管事嬷嬷可威風了,以後我也耍一耍威風。
”田翠花笑的哈哈哈。

   “那你等我當上大地主,你就是地主家的嬷嬷,看誰不順眼,上去就是兩個大耳刮子,哈哈哈哈。

   姜好也忍不住笑,兩人笑夠了,帶着田翠花就直奔學堂。

   今兒學堂開學,一大清早的全村的人都來了,就連隔壁幾個村沾親帶故的也來看熱鬧了。

   有孩子的人家正争先恐後的報名,生怕輪不到自己,負責登記的正是王正光和另外一位年長的秀才。

   是秋玲前日回去告訴王正光這事的,他原本不同意,覺得待在嶽仗家門口讨飯吃,是沒本事的男人才會做的事。

   但秋玲哭訴說他若是不去,難不成一大家子繼續守着這個油餅鋪子?

   雖然能夠吃飽飯,可眼看着小叔子歲數也大了,遲早要成親,等妯娌一進門公婆又偏心小叔子,他的孩子生下來哪有什麼前程,難不成要跟受委屈?

   且不說賣油餅的活起早貪黑的多辛苦,單說學堂裡包食宿,有休沐,一月三兩銀子,還有春秋四季的衣裳,這是多好的差事,多少人求都求不來,要不是自己親娘好說話,哪能落到他頭上。

   王正光被說的有些愧疚,想到如今鋪子裡的生意不景氣,孩子生下來真可能捉襟見肘,還是放下所謂的面子,厚着臉皮來了。

   這會兒餘光看見姜好,想要過來打招呼道謝,被一群人圍着,隻能暫時作罷。

   村長在隔壁幾個村長的目光下,帶着洋洋得意的表情,站在學堂門口抑揚頓挫的講了一番場面話,最後重點誇贊了姜好,畢竟這學堂是姜好出錢修的。

   姜好被一群女人衆星捧月似的圍着問東問西,大家夥兒都高興的不行。

   這是多大的好事兒啊,千百年來都沒出過免費學堂,他們村是獨一份。

   村長在自家婆娘的眼刀子下好不容易吹完了長篇大論,這才邀請姜好上台。

   姜好剛一上去,就有人問話。

   “姜娘子,我能不能也讀書?
”開口的是張家的張石頭,這會兒正面紅耳赤的盯着姜好,生怕她還記得自己以前做的混賬事。

   自打過完年這小子就跟雨後春筍似的,蹭蹭蹭就長高了。

   一想到蕭平安如今都進書院了,他還鬥大的字不識一個,太丢人了。

   姜好面帶微笑,“行啊,你家裡要是不用幹活,就可以進去讀書識字,不過要等下一批報名。

   這批收的六到十歲的,張石頭已經十六了,歲數差得太多不好管理。

   等進去進入正軌,到時候再分班級。

   她把這個想法一說出來,人群裡有個婦人喜出望外的喊。

   “真的啊,那這麼說我家春生也能去啊!

   姜好沒來得及說話,一旁的村長就氣的吹胡子瞪眼,手裡的拐杖重重的跺了幾下,“你家春生還在吃奶就想讀書?
咋?
真當這地方是救濟堂,白吃白喝的地方啊?
天天想屁吃呢!

   婦人被罵的讪讪的,“我就是開個玩笑,開個玩笑。

   姜好面色突然變得嚴肅,“還有一點需要補充,雖說學堂不收束修,但隻要進入學堂的門就要好好學,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可辱罵師長打架生事:若是不服從管教,别怪我不講情面。

   有人忍不住抱怨,“讀個書居然還有這麼多麻煩事兒。

   姜好冷眼看向說話之人,“不願意的可以不讀,我沒強求。

   她的目的是為了造福鄉鄰居,有人不領情,她也沒什麼好說的。

   馬氏站在婦人堆裡大聲喊,“這種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多少人跪地求都求不來,不讀書才是傻子,咱們村的人不當傻子,都要感謝姜娘子,記得她的恩德。

   “對,不當傻子,記得姜娘子的恩德。

   馬氏這兩年都在作坊幹活,和村裡的婦人關系非比尋常,話音剛落就有不少人附和。

   村長看了幾眼自家婆娘,心裡忍不住冒酸水,咋感覺她比自己還像村長呢。

   姜好站在台上長話短說,然後着重說起了女子入學讀書識字的事。

   這些話一開口,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就這還是村長和馬氏提前做過思想工作了,大家夥兒依舊是反應很大。

   世人都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

   有錢的人家世家貴族會讓女子讀書,也是專門請的西席在家中設學堂,學的也是女戒女德女紅之類的,能作詩能讀詞,為未來的夫君紅袖添香。

   說白了學的還是伺候男人的本事。

   鄉下地方,除了家中有讀書之人像甯氏私下裡學過的,沒人會把女子送進學堂。

   有個婦人忍不住開口,“姜娘子,我們都知道這讀書識字是好事,可丫頭和小子攪和在一塊讀書,還要不要名聲了,到時候還咋嫁人?

   人群裡大半數人都是這麼個意思。

   隻有極少數田翠花馬氏這樣的,倒是十分支持姜好。

   姜好認識這個婦人,是張家的,面不改色的就怼了回去。

   “張三家的,你這會兒和别的男人站在一起還要不要臉了,你怎麼不找塊豆腐一頭撞死?

   張三家的左右一看,自己旁邊還真站着兩個男人,頓時臉都臊紅了,結結巴巴開口,“這這……這能一樣嗎。

   “你且仔細說說,怎麼就不一樣?
”姜好讓這位婦人說出個子醜寅卯來。

   像是在存心刁難人。

   村裡的族老拉住台下的蕭景山語重心長的開口,“蕭老三,讓女娃子和男娃子一起讀書這事不妥。

   蕭景山目光癡迷的盯着台上的身影,“我知道,我媳婦另有安排。

   姜好不是這麼不知輕重的人,她這麼做肯定有這麼做的道理。

   族老這才點了點頭不說話了,這麼長時間的觀察,這兩口子都是有分寸的人,做的都是有利于大家夥的好事。

   女子讀書是好事,可要挑戰老祖宗幾千年遺留下來的規矩,這就是大逆不道。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