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哼一聲,陸向北繞過小王走出竈房,薄唇微啟:“事後諸葛亮。
”
小王一怔,随即翻個白眼兒,嘀咕:“我以為你知道呢!
”做飯時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隻讓他燒火,不許插手炒菜,烙餅,熬包谷珍兒,這會兒怨他,好沒道理。
受“運動浪潮”影響,城裡已經看不到自由集市,就葉夏對這個特殊時期的了解,用不了多久,農村鄉鎮的集市怕是也會被取消,因此,今個前往大井村趕集,她打定主意把家裡需要的家夥什兒一次置辦齊全。
“向北家的,這是去趕集啊?
”
胡大喇叭老遠看到葉夏一家子過來,扯開大嗓門笑呵呵問。
“這不剛搬家嗎,需要置辦的東西不少,想着大井村那邊今個有集市,便過去看看。
”
嘴角噙笑,葉夏大大方方地回應對方。
小王推着自行車,大福坐前梁,三福二福騎坐在後座上,葉夏和陸向北并排前行。
“過日子就得家夥什兒齊全,要不然,等到用的時候缺這個少那個,得誤多少事啊。
”
“嬸兒這話說得在理。
”
“你們就這麼走着過去?
”
“大井村離咱村最多六裡地,用不了多少時間便能到。
”
葉夏嘴角始終挂着微笑,在經過胡大喇叭時,她聽着陸向北和聚在胡大喇叭身旁的幾個婦女問好,出于禮貌,她跟着叫人,然後客套地問胡大喇叭:“嬸兒不去趕集?
”
“嬸子得看家。
”胡大喇叭說着,長歎口氣數落起女兒的不是來:“小玲那死丫頭成日喊着要去集市上逛,昨晚作天作地,纏着我硬是要走兩塊錢,這不一大早便和村裡幾個知青坐大隊的牛車往集市上去了。
”
每月各旬三、六、九是大井村的集市,柳河鎮的集市則是逢五、八、十,這兩個集市距離雙槐村差不多近,而今個正好逢六,葉夏自然選擇到大井村趕集。
再者,餘姚村和大井村緊挨着,等在集市上買完要買的物什兒,葉夏正好去餘姚村看望葉二哥一家。
“向北家的能花錢得很,昨個從縣上買台縫紉機,還買不少家什兒,聽我家狗剩說,裝了滿滿一牛車哩。
”在葉夏一家人走遠後,和胡大喇叭站在一起的矮瘦中年婦女,無比眼紅地說着酸話。
“可不是,俺有親眼看到,那一車不算縫紉機,怕是也花不少錢呢。
”
另一個高個婦女撇嘴附和。
“瞧你們酸的,人向北家的又沒花你們的錢。
”
胡大喇叭嘴上雖是這麼說着,心裡其實也眼紅得不要不要的。
“牛旺娘,你就裝吧,要說你不眼紅,俺可不信。
”
高個婦女笑怼。
瞥對方一眼,胡大喇叭嗤笑:“眼紅有屁用啊?
!
向北那娃兒在外工作每月工資不少,這回分家雖說沒分多少口糧和家夥什兒,但張桂花這麼些年攥着那些工資,不管怎麼說還不得給吐出一部分。
”
“照這麼說,向北家的現在手裡有不少錢。
”
那位矮瘦中年婦女兩眼放光,忍不住吞咽了口唾沫。
“有也是人家的,和咱們有啥子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