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災糧款這,我覺得可以在京城,在全國範圍内進行募捐,畢竟不管是京城,還是京城外其他地方,應該都有不少富戶,”
“募捐前,可以給出一個承諾,捐助糧款達到一定的程度,朝廷可以送他們一塊功德匾,上面寫些譬如“樂善好施”、“救災恤患”等類的詞眼,”
“再表明所得募捐糧款都會登記造冊,并向百姓們強調,捐多捐少不強求,有什麼捐什麼,為災區同胞獻份愛心,助受災百姓早日渡過難關,脫離痛苦。
”
康熙帝認真聽葉夏說着,中途沒有插一句話。
“所捐糧款,需實事求是登記好,再由朝廷公布出來,随後将糧款下發明細,其中用捐款都買了些什麼物資,陸續公布于衆,這樣捐助糧款者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獻出的愛心是否用在了受災百姓身上,免得朝廷被民衆誤會,繼而授人以柄,滋生出事端。
”
“皇額娘說得是,兒子會好好看你寫的這份防治雪災的建議和重建家園的切實法子,也會和朝臣們商量下募捐一事。
”
康熙帝說得認真,聞言,葉夏笑了笑,說:“希望災區百姓都能挺過這次的雪災,能平平安安地過個新年。
”
“皇阿瑪,受災百姓痛痛,保成把自己的錢錢捐出來,希望皇阿瑪買多多的糧食和棉衣、棉被發給受災百姓,還要買好多好多的藥材給被倒塌的房屋壓斷手腳的百姓治傷。
”
團子保成仰起小腦袋,看着他家皇阿瑪,揚起萌萌哒的奶音兒,緊跟着團子保清說:“皇阿瑪,瑪嬷說了,受災百姓現在過得很苦,保清想要那些百姓早點從痛苦中走出來。
”
“長華也希望受災百姓早點從痛苦中走出來。
”
“星月也是。
”
“皇阿瑪,受災百姓痛痛,清婉不要他們痛痛。
”
“蝶衣也不希望。
”
“皇阿瑪,有我們大家在,受災百姓會好起來哒。
”
團子們像一百隻小鴨子,争先恐後地對他們的皇阿瑪說個不停。
聽着這些誠摯的童言童語,看着那一雙雙天真純粹的眼睛,康熙帝嘴角微彎,語帶寵溺:“有你們的幫助,受災百姓會很快過上安穩日子,會從痛苦中走出來。
”
說着,康熙帝揉了揉團子保成和保清的小腦袋,對衆團子又說:“你們都很棒,都是皇阿瑪的好兒子!
”
這話是他偶然間在慈仁宮門外聽到的,當時皇額娘對團子們說:“你們都很棒,都是瑪嬷的好孫兒。
”
得到皇阿瑪的表揚,團子們的眼睛越發明亮得熠熠生輝,但一個個精緻帶着嬰兒肥的小臉上不自主地染上了抹紅暈,這是不好意思了呢,看得康熙帝朗笑出聲。
為免耽誤康熙帝的政事,葉夏沒再乾清宮多逗留,便帶着團子們出别過康熙帝,祖孫一行便朝殿外走,熟料,就在他們轉身之際,殿外傳來通禀聲,随之就見蘇麻喇姑捧着一個雕花精緻的小木匣走進殿中:
“皇上,主子讓奴才給您送七萬兩銀票過來。
”
向康熙帝行禮後,蘇麻喇姑将手中的小木匣呈上。
梁九功上前接過。
康熙帝則面向慈甯宮方向,神色真摯而誠懇:“孫兒替受災百姓多謝皇瑪嬷!
”
待康熙帝音落,蘇麻喇姑向其行禮:“奴才還需回去給主子複命,就不在這都留了。
”
葉夏祖孫是和蘇麻喇姑一起出的乾清宮,不過,祖孫一行沒有回慈仁宮,而是随蘇麻喇姑通往慈甯宮。
之所以去慈甯宮,不是葉夏想和孝莊唠嗑,是她想出宮,到京城附近的受災縣救治百姓。
這麼做或許有點犯傻,畢竟這天寒地凍的,
不好好待在宮裡享福,卻要冒着風雪出宮受罪,對此,葉夏心裡自是知道在如此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去往受災縣救治傷患不是什麼好事兒,但她既然身處這個朝代,既然遇到這次的雪災,那她就不能冷眼旁觀。
何況她懂醫,又有太後這麼個身份在,且多做些積德行善、利國利民的好事,有助于空間擴充。
好叭,空間現如今已然像一個小世界,會不會繼續擴充,她其實沒有過多在乎,她隻是覺得待在皇宮這座金絲籠中太悶,很需要出去走走,換換心境,再好好看看這原汁原味的古代世界。
而要出宮,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出去的,需要和皇帝打招呼,亦或是和孝莊說一聲,否則,哪怕她是太後,想不聲不響走出宮門,難!
“琪琪格,你說什麼?
”
來到慈甯宮,葉夏把自己的想法一說出口,令孝莊吃驚不已,她面部表情倏然間變得肅然:“你有那份心,皇額娘很高興,可外面風大雪大,路又不好走,你出去确定自個受得了?
”
按照科爾沁的輩分來說,仁憲太後是孝莊的侄孫女,但身處大清後宮,身為順治帝的繼後,孝莊無疑是仁憲太後的婆婆,因此,在稱呼上,葉夏,也就是仁憲太後跟着順治帝用“皇額娘”來喚孝莊。
葉夏眉眼間笑意盈盈:“我受得了。
皇額娘,我身子骨解釋着呢,近兩年多時間我沒少去校場鍛煉,不信的話,等天氣好點,我在校場演示騎射給你看。
”
團子保清這時揚起奶音兒:“老祖宗,皇瑪嬷是有練騎射哦,還有,皇瑪嬷每天都有跑步,還做那個什麼瑜伽,我們有時候在皇瑪嬷那碰到,就會跟着皇瑪嬷練瑜伽。
”
“老祖宗,大哥說的是真得哦!
皇瑪嬷說練瑜伽可以塑形,就是走路很好看,很有氣質的樣子。
”
皇四女星月團子眨巴着眼睛,奶聲奶氣地對孝莊說了句。
養老太早,葉夏這個閑不住的,是真得一日的時間劃分得清清楚楚,好讓自己的養老生活過得充實、生動。
長華長在葉夏身邊,尚未和葉夏長時間分開過,聽葉夏說要去給災區受傷的百姓醫治,小家夥不由輕扯扯他家皇瑪嬷的衣袖:“皇瑪嬷,不去可以嗎?
”
輕捏捏長華團子的臉兒,葉夏眸光柔和而寵溺,笑說:“乖,皇瑪嬷不會去太長時間。
”
見團子抿唇,用頭蹭了蹭她,卻沒再說話,葉夏将目光挪回孝莊身上:“皇額娘,您看……”
孝莊沉默不語,許久,在葉夏以為孝莊真不會同意她出宮的時候,不料峰回路轉,就聽到孝莊說:“七天,你最多隻能去七天,身邊必須得多帶些人手,不然,你就給我安心待在宮裡。
”
“皇額娘,半個月吧,我保證趕在過年前回來。
”
七天能做什麼?
距離最近的受災縣,單單路上來回怕都得兩三日,真正救人又能生下多長時間?
葉夏一臉認真地看着孝莊:
“這次的災情很嚴重,百姓死傷怕是不少,我就是想着把自己從醫書上看來的救人法子,用到受傷百姓身上,好叫那些百姓能少受些痛苦。
”
孝莊歎氣:“琪琪格,皇額娘隻是心疼你你知道不?
這到了外面,想吃口熱乎的有多難,你想過沒有?
沒個地兒睡覺,你又想過沒有?
還有沐浴等等,這你一出去可以說方方面面都和宮裡沒法比,琪琪格,要不你再想想。
”
聞言,葉夏還能說什麼?
隻要她開口再多說一句,多半沒法順利出宮,但她還是想多争取兩天:“要不十天?
”
孝莊态度堅決:“去的話就七天,而且去的受災縣必須距離京城最近,否則,我還是那句話,好好待在宮裡。
”
見沒有回旋的餘地,葉夏隻得點頭:“行,就七天。
”
孝莊問:“什麼時候出發?
”
葉夏正要開口回應,卻聽到孝莊的聲音再度響起:“明早動身,去了後就住在縣城,至于受傷百姓,應該都會被擡往縣城,方便藥堂裡的大夫醫治。
”葉夏輕颔首:“好。
”
今晚她還想搞點事呢,自然不會今天就出發。
乾清宮。
“說說吧,諸位現在是什麼感覺?
”葉夏祖孫和蘇麻喇姑離開後,康熙帝傳喚重臣再次到乾清宮善意赈災一事,他是帶着自豪和驕傲,以及動容說出葉夏和團子們,以及太皇太後孝莊,還有烏雅氏這個小小的尚未定品階的宮妃,為受災百姓捐出的錢款,
且有對這眼前的重臣們念出每筆捐款的金額,并狀似不經意地掃了眼明珠等幾位外戚,直言今日就下旨晉升烏雅氏為嫔位,一聽這話,但凡有閨女,亦或者孫女在皇帝後宮的大臣,發燙的臉色幾乎瞬間露出愕然之色。
他們是真沒想到,太後竟然捐出五萬兩赈災銀,就連年幼的太子和大阿哥等小阿哥小公主們,捐出的赈災銀都比他們這些大臣要多的多,
尤其是太後,不管捐出銀錢,還組織慈仁宮的宮人把不穿的舊棉衣,以及多出的棉被等災民能用到的物資捐出,而他們在皇上面前丢人現眼,
在國家有難時,摳搜到最多的隻出三百兩白銀。
好吧,和太後的五萬兩、太皇太後的七萬兩,沒法比,和小太子小阿哥小公主們捐出的少則千兩,
多則數千兩也沒法比,但這就罷了,他們卻連後宮一個尚未定位分的妃嫔都比不上,人家有事捐出五年多攢下來的份例,又是捐出入宮前家裡給帶的一張五十兩銀票,還捐出皇上剛=賞賜不久的百兩黃金……
德嫔?
百兩黃金,一張五十兩銀票,五年的份例,烏雅家的姑娘就這麼取悅了皇上,一下子得到一個嫔位。
虧大發了,他們既沒在皇上這落得好,
他們的女兒(孫女)在後宮也落人烏雅家的女兒一大截,不知體恤皇上,不知為皇上分憂,日後想要在後宮往上爬,怕是難得很!
明珠和佟國維在重臣中最是羞臊,他們倆一個是妹妹在後宮,一個是嫡親閨女在後宮,卻在皇上籌措糧款救助災區百姓時,不給他們的娘娘在前朝長臉,反倒給皇上難堪,他們那會子莫非被豬油蒙了心?
“皇上,微臣會即刻傳話給府裡,為災區百姓再捐出兩萬兩白銀。
”
明珠如是說着,心裡好不肉疼,随着他音落,佟國維站出來:“皇上,微臣府上願捐出三萬兩白銀救災。
”
這話明顯是比明珠說的巧妙。
明珠的意思是個人再捐出兩萬兩,佟國維則是府上捐出三萬兩,這其實就是說後宅捐出三萬兩,
他為官俸祿低,捐三百兩是按着他的收入可承擔起的,随後捐出再多,隻能說是府上有其他的營生能賺來銀子,不會讓皇帝想到貪污腐敗上。
明珠不傻,一聽佟國維的話,心裡暗罵了句老狐狸,想着回頭得讓家裡的夫人另捐出一筆銀兩,為皇帝今日提倡的大面積募捐做出積極響應。
至于他剛才說的再捐兩萬兩,随皇帝怎麼想吧,反正他納蘭家家大業大,拿出幾萬兩銀子,任誰都不會把他和貪官污吏挂上鈎。
有明珠和佟國維開了個頭,索額圖這隻狡猾的狐狸禁不住暗笑得意,他朝康熙帝一禮,說:“臣府上願捐出兩萬兩救災。
”
攀比明珠和佟國維沒必要,他府上捐出兩萬兩不是小數目,在皇上眼裡夠看。
府上富貴的,在康熙帝一番冷嘲諷下,相繼以各自府裡的名義,補捐出康熙帝滿意的赈災銀。
最少的,都捐出了兩千兩,最多的倒是沒哪個超越佟國維的三萬兩。
當然,那位以清廉聞名的老大臣,沒有再捐銀錢。
這位大人不是不捐,是已然把棺材本都捐了,眼下即便有心續捐,卻力不能及。
轉眼工夫從明珠等府上富貴的重臣手上又募捐出十多萬兩白銀,康熙帝心裡不由一陣愉悅,接着拿出葉夏的防治雪災和給受災百姓重建家園的法子,與諸位重臣讨論。
“皇上,不知這防治雪災和幫助災民重建家園的法子出自哪位高人的巧妙心思?
”
“是啊皇上,您說的防治雪災之法甚好,還有那重建家園的法子,是真真幫朝廷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
“沒錯,這次的雪災重災縣多大十七個,連日大雪,壓塌農戶房屋不計其數,造成大量傷亡,後續修繕、重建工作需要很多人力,而朝廷眼下救災,如若就這麼随便增粥,亦或是發放米糧……”
“皇上,陳大人說得是,給受災百姓增粥無可非議,但要是讓那些領粥的百姓通過勞動,通過多勞多得優先領粥,領米糧,”
“優先分配修建好的住房,不僅能解決災民重建家園的人力問題,還能激起受災百姓重建家園的積極性。
至于那些明明手腳沒問題,”
“卻懶得動彈,隻想白領粥的混子,就餓着他們,微臣想,用不着兩頓,這部分人為裹腹,為住上房子,為有個家,肯定會積極行動起來,加入到修繕房屋的大軍中。
”
“周大人,那你說說老弱病殘孕該怎麼辦?
難道讓這部分沒有勞動能力的受災百姓餓肚子不成?
”
“當然不,朝廷可以為這部分另設粥棚,不過,有輕省點,無需跑腿的活計,給這部分人分配下,應該沒什麼問題。
”“微臣建議不管是城門口設的粥棚,還是各受災縣設的粥棚,都按照皇上說的這個策略執行。
”
“通過利誘,調動災民吃飽肚子,重建家園的積極性,這策略好,微臣持贊成态度。
”
諸位重臣你一言我一語不時說着防治雪災的法子和重建家園的提議有多麼好,聽着這些言語,康熙帝深眸中沒有流露出絲毫情緒外露,隻是靜坐在禦案後,靜聽諸位重臣所言。
“皇上,微臣願意協助戶部官員在京中募捐,要是皇上沒有别的吩咐話,微臣想現在就出宮開始募捐。
”
說這話的是那位以清廉聞名的老大臣。
康熙帝颔首:“準。
”
就聽這位老臣又說:“不知皇上可允将您和太皇太後,以及太後和小阿哥小公主們,還有烏雅小主捐的錢款公諸于衆?
”
有皇上、太皇太後、太後、小太子小阿哥小公主們帶頭捐款,這造成的轟動自然不小,如此一來,京中權貴富戶和家裡過得去的百姓,應該會對朝廷募捐積極響應。
康熙帝自然也有想到老大人所想,他颔首:“準。
”
繼而說:“需告知百姓,捐款不分多少,不強求,捐衣物、米糧、棉被、帳篷等物品都可以,并告知百姓,一切捐贈都會由戶部官員如實登記,募捐後,做出統計,會公開張貼出來。
”
“再就是,所有捐贈糧款、物品,具體如何分發,分發到哪兒,同樣會公開明細。
”
“皇上英明!
”
諸位重臣齊聲吹彩虹屁。
募捐來的糧款、物品在百姓眼前公開,用到哪亦公開,這樣無疑會讓百姓對朝廷生出信任感,免得風言風語到處傳,認為朝廷官員貪污糧款等物,更能讓暗中想要和朝廷作對的人失去算計皇上,算計朝廷的機會。
康熙帝不動聲色地看着諸位重臣,沉聲将葉夏說的有關功德匾在募捐中的作用道出,諸位重臣無疑再次吹起彩虹屁,然,年輕的皇帝依舊神色淡淡,說:
“你們該知道,赈災事宜一旦做不好,很容易引起災民暴亂,所以,朕希望你們對得起自己每個月拿的朝廷俸祿,對得起你們頭上的頂戴花翎。
”
諸位重臣跪地:“臣等定不負皇上厚望!
”
留下陳廷敬這個老師,康熙帝着其他重臣回衙門繼續辦差,務必把救災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如有懈怠者,必嚴懲!
諸位大臣以一句“臣等不敢,臣等告退”别過康熙帝,擦着額上冷汗,走出乾清宮。
“先生可知這出自誰人之手?
”
康熙帝拿起禦案上寫滿字的那沓紙張,神色舒緩,對他的老師陳廷敬賣起關子來。
“臣猜不到。
”陳廷敬如實回禀。
“給,先生拿着仔細看看。
”康熙帝将那沓紙遞出。
“寫得确實極好。
”
陳廷敬接過來,一頁頁仔細看過,由衷誇贊,也就在這時,他聽到康熙帝含笑的嗓音揚起:“那個人師父認識,但先生肯定猜不出是她寫的。
”
陳廷敬好奇:“皇上不能告知微臣?
”
康熙帝嘴角噙笑,搖頭:“不能。
”
開玩笑,萬一他說出來,被朝中一些老頑固聽到,還不得拿皇額娘說事兒?
!
陳廷敬笑了笑,倒也沒追問。
康熙帝許是心情好,在陳廷敬拿着那沓紙重新細看時,傳梁九功上前,竟然真得拟旨封烏雅氏為德嫔。
如果葉夏此刻在乾清宮,隻怕會想到是她的蝴蝶翅膀,将烏雅氏的嫔位提前近一年扇了過來。
清史上,烏雅氏是在康熙十八年十月,單獨冊封為德嫔,時年二十歲。
……
後宮炸了,在康熙帝有意從乾清宮放出消息,後宮妃嫔得知烏雅氏沾了太後的光,為受災百姓捐了點赈災銀,不僅得到皇帝大加贊賞,且被皇帝連級跳,冊封為德嫔。
你酸我酸她也算,諸妃酸得仿若全部站在檸檬樹下,滿嘴都是酸味兒,并不約而同暗自檢讨,為何她們就不知道多往慈仁宮走動走動?
不然,她們也能沾上太後的光,跟着太後和小太子小阿哥小公主們一起捐點銀子救災,事後,哪怕不能像烏雅氏這般好運直接封嫔,
亦或時晉升位分,但起碼可以得到皇上一句贊揚,在皇上心裡多多少少留下點印象,從而保不準會多得到幾次侍寝機會。
然,酸沒用,她們眼下能做的,要做的,就是趕緊和太皇太後、太後、以及小太子小阿哥小公主們看齊,學烏雅氏那樣,拿出些銀子為受災百姓出點力兒。
心裡有了想法自然就要付諸實施。
各宮嫔妃齊湧承乾宮,着身邊大宮女把自個帶來的銀錢叫到貴妃佟佳氏手上,一個接一個說出他們此行的目的。
佟佳氏是貴妃,是康熙帝後宮嫔妃裡面,目前位分最好者,加之康熙帝在鈕祜祿氏這位皇後過世後,就沒再封後,直接将打理後宮的權利交由佟佳氏這個表妹手上,因此,各宮妃嫔要做什麼事,自然得唯佟佳氏馬首是瞻。
不管其他嫔妃是如何巴結佟佳氏,讓佟佳氏身邊的宮人仔細記錄下她們捐出的銀錢數目,都沒有對惠嫔納喇氏和榮嫔馬佳氏造成影響,
她們這會兒正惱自家兒女,明明有回宮抱錢匣子,怎就不和她們這做額娘的說一聲,好叫她們像烏雅氏那樣,在太後面前捐點銀子赈災,
從而給皇上留下一個好印象,結果呢?
熊孩子們悄咪咪地回來,悄咪咪地走,和她們吭都不吭一聲,有這麼坑娘的崽子嗎?
惠嫔和榮嫔苦笑着對視一眼,在其他宮妃登記完捐銀金額後,方着身邊的大宮女抱着木匣上前。
兒女牛氣,把攢下的錢錢全部捐出赈災,做額娘的自然不會給崽子們拖後腿,于是,惠嫔榮嫔二人是牙一咬,就捐出大半傍身銀錢。
“惠嫔姐姐、榮嫔姐姐真是大氣,這怕是把傍身銀子全捐出來了吧?
”
宜嫔是個愛拈酸吃醋的,到目前為止,嫔位上的妃嫔,就她和貴妃佟佳氏沒有生育過,但貴妃人臉大命好,把烏雅氏
剛生下來的兒子就抱在膝下撫養,
她倒好,是一兒半女都沒有,尤其是此刻坐在惠嫔和榮嫔身邊兒,宜嫔就覺得自己生生矮兩人一大截。
是豬嗎?
一個比一個能生,就不知道讓别人也生個一兒半女,真是氣死個人!
扯着手上的帕子,宜嫔暗戳戳地吐槽惠嫔和榮嫔。
榮嫔性子軟乎些,并未對宜嫔夾槍帶棒之言做回應,惠嫔卻不是個能忍的,隻見她瞥眼宜嫔,唇角微啟:
“宜嫔妹妹可是大家夥都知道的富貴人兒,難不成妹妹隻從指縫裡露出點銀子用來聊表心意?
”
聞言,宜嫔臉色瞬間不好,好想彪句髒話怼回去。
誰特麼的是富貴人兒了?
她窮,很窮,能捐出兩百兩銀子已經不錯,嘴欠的玩意兒,難不成一句就想要她把家底掏出來?
哼!
要真那麼做,除非她是個蠢貨!
“妹妹可沒姐姐富貴。
”
從牙縫裡擠出一句,為免惠嫔再拿花嗆她,宜嫔錯開視線,端起茶碗自顧自地啜口熱茶,直接将惠嫔和榮平視作空氣,不予搭理。
有太皇太後和太後在前,後又有烏雅氏這個後宮表率,後宮嫔妃在佟佳氏這踴躍捐銀錢幫助朝廷救災,還别說,經佟佳氏身邊的大宮女統計,竟湊出一萬五千兩銀子。
各宮嫔妃還學着慈仁宮的樣兒,将宮人們不穿的舊棉衣、舊棉鞋和多餘的棉被捐出,這又是一批不小的物資。
與此同時,佟佳氏專程前往慈仁宮、慈甯宮一趟,向太後,太皇太後提議縮減後宮三成用度,幫助受災百姓過冬。
這是宮裡面的情況,宮外,各府上得知宮裡傳出的消息,得知太皇太後和太後,以及小太子小阿哥小公主們和後宮娘娘們都捐銀捐物幫助災區百姓,
一時間全行動起來,命府上管家擡着銀子,拉着一車車存量,到朝廷募捐的地方排隊捐贈起來,就連京中普通百姓,在看到朝廷貼出的告示後,也是在力所能及下掏腰包,捐倆銅闆的,捐一兩銀子的不定額捐款襲湧而來。
要說的是,京中買賣做的大的商戶,看到告示上的功德匾一說,其中一戶不帶猶豫,直接由家主捐出五萬兩銀票,得到朝廷嘉獎,皇帝親手寫的“樂善好施”功德匾一塊。
人啊,就是喜歡看樣學樣,在這位大商戶帶領下,陸續又出現不少大中小商戶捐錢捐糧的。
沒辦法,家裡有了錢啊,就想着要名望,而功德匾是皇上親筆題寫,朝廷頒發,這留給子孫後代,無疑是種榮耀。
到暮色落下前,由戶部官員登記、統計,就京城這一個地兒,就募捐到二十六萬八千八百六十七兩無錢銀子。
康熙帝收到戶部尚書禀報,
心裡是既欣慰又高興,當即就命官員攜帶銀兩于明日出發,繼續在江南,乃至全國各地夠糧,夠各類救災物資。
然,好消息有,
壞消息同樣有,由于有些受災縣偏僻,赈災物資要運過去無疑需要點時間,這就讓有心人抓住了空子,将尚未全然傳開的謠言在京中大面積散不開,說皇帝貪财好色,昏庸無道,激起天怒,才降罪黎明百姓。
“荒唐!
真是荒唐啊!
朕貪财好色,朕昏庸無道?
造謠的人還真敢說,查,給朕好好查,朕倒是要看看是哪個在背後搞鬼……”
康熙帝被那些傳言給氣消了,嘴裡巴拉巴拉個不停。
梁九功在旁侍立,垂眸聽着被皇帝特意召進宮的兩位大臣連聲應“嗻”。
嘴上發洩夠了,康熙帝擺擺手,那倆官員從地上爬起,恭敬告退。
而康熙帝不知道的是,今晚就有人幫他破了那些謠言,破了暗中之人的陰謀。
靜夜寂寂,地上的落雪給黑夜添了幾分亮芒,葉夏估摸着宮人們都睡下了,悄然起身,在内殿、外殿點燃她自制的一種迷香,
須臾後,她無聲無息出了慈仁宮,并繞過夜裡巡邏的禁軍,出現在乾清宮廣場一不起眼的角落,意念一閃,隻見偌大的廣場上豁然出現堆堆如山高的面袋、
米袋,同時還有一堆堆如山高紅薯、土豆、瓜果、蔬菜、魚類肉類等産品。
有此異象在,宮外的謠言不攻自破。
空間裡的收成實在可觀,要不是有保鮮庫房,葉夏還真不知道把那些收獲的瓜果、蔬菜、糧食等收成放哪呢。
按照白日來乾清宮踩好的路線,
葉夏神不知鬼不覺回慈仁宮,就在她離開乾清宮廣場不到半刻鐘之際,乾清宮方向傳來陣陣急促的腳步聲和驚呼聲。
夜裡有禁軍巡邏,葉夏知道很快就能有人發現乾清宮廣場上的異狀,并會在第一時間通禀給康熙帝。
事實上,确實如此。
康熙帝此刻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康熙帝已經不是兒皇帝,他成熟、穩重,處理政事得心應手,卻還是被此時此刻看到的一幕驚得目瞪口呆。
新鮮的蔬菜瓜果……新鮮的魚類肉類,整袋整袋,全然看不出數量的面袋、米袋……
良久,康熙帝方緩緩回過神,命禁軍将乾清宮廣場團團圍住,繼而返回乾清宮,進入暖閣看起禁衛軍統領交到他手上的一個大冊子。
内頁有插畫,有字(繁體字),康熙帝一頁頁地看起來,且看得特别認真。
紅薯,土豆,畝産量竟然這麼高?
!
從圖片結合文字,康熙帝驚呆了,他似乎、好像有聽說過紅薯、土豆,但卻也知道在大清土地上并沒有完全種植開,現在他看到了什麼?
原來紅薯和土豆這兩樣作物,畝産量高,如果大面積種植,百姓豈不是就不用餓肚子了?
!
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翻看完冊子上的說明,康熙帝的視線又落到手邊一張寬大的紅紙上,看着上面用毛筆寫的兩個大字“赈災”。
他是不信鬼神的,可乾清宮廣場上看到的,和他手上拿的冊子,以及眼前這倆大大的紅字,無不告訴他,在大清,在這紫禁城,在乾清宮門外,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出現了神迹。
天罰?
天怒?
如果真是天罰、天怒,又豈會有神迹顯現在乾清宮廣場上?
康熙帝手上拿的冊子和紅紙上的那倆大字,都是葉夏傍晚前避開人進空間“加工”出來的,她希望紅薯、土豆能推廣開,這樣就能避免窮苦的百姓們餓肚子,
她其實還有想到放出些糧種,不過,終究還是打消了念頭。
這不是不放,是她覺得等天氣好轉,冰雪融化後,亦或是其他什麼時間,再另行放出來便是,反正現在又不是播種季節,再者,就大清目前的國情而言,有多少百姓擁有自己的土地?
佃戶居多,權貴富戶家的莊子居多,一想到要把空間裡培育的糧種給權貴富戶拿去播種,葉夏心裡就好一陣不舒服。
基于此,
她放出糧種的積極性并不高。
而她之所以在寬大的紅紙上寫下“赈災”兩字,無非是在提醒康熙帝,乾清宮廣場上那些物資,都是用來給受災百姓的,免得皇室宗親,文武百官,無恥地瓜分那些物質。
既然是“神迹”,她相信康熙帝肯定不會違背天意,不然,有神迹,也就會有天譴!
至于如何整出個天譴,這于葉夏來說,其實不難。
康熙帝是封建君王,雖不信鬼神,但在這封建王朝大背景下,心裡對鬼神多多少少怕是還有些忌憚的。
有忌憚,這位君王自不會随意分配那些物資。
翌日,宮中乾清宮廣場有神迹顯現,這消息猶如長了翅膀似的,飛出宮門,以最快的速度以京城為中心向外傳開。
朝中文武大臣震驚不已,
他們看着一車車物資自宮門口運出,看着皇帝眉心舒展,站在乾清宮門外的台階上,目送一輛又一輛載滿物資的馬車向宮門口前行,
長長的車隊宛若無數條長蛇首尾相連,穿過京中主街道,在精兵悍将護衛下向順天府和廣平府受災各縣疾速進發。
“看來宮裡是真天降神迹,才會有這麼多物資一車車送往各受災縣。
”
“昨個還是各種謠言滿天飛,說皇上昏庸無道,這才引起天罰,可照今日所見,那些謠言還真就隻是謠言咯!
”
“我可沒信那些謠言,自從災情傳到京城,宮裡很快就有了動作,從這來看,皇上對咱們老百姓好着呢。
”
“沒錯,皇上要是昏君,宮裡就不會降下神迹,我剛才在别的地方聽了一嘴,說那神迹是昨個後半夜降下來的,其中不僅有仙人們吃的仙果,還有仙人們吃的面粉和大米,肉類也多得很,聽着就想嘗一口。
”
“據說還有很多藥材。
”
“這回那些受災縣的人是真得有救咯!
”
“你羨慕?
”
“我眼皮子有那麼淺?
”
京中百姓站在街道兩邊,看着載滿物資的車隊從眼前經過,不管認識不認識的,無不交頭接耳低議宮中昨晚天降神迹一事。
赈災如火如荼進行着,三藩又陸續傳來捷報,康熙帝的心情終于真真正正舒展愉悅起來,也終于有時間前往慈甯宮、慈仁宮陪太皇太後、太後坐坐。
“保成,皇阿瑪怎麼覺得你這幾天有點不開心啊?
”
檢查完團子保成的課業,康熙帝揉了揉小家夥的頭,溫聲笑問一句。
搖搖頭,團子保成奶聲奶氣說:“沒有,保成沒有不開心。
”
皇瑪嬷出宮都快五天了,他有掰着指頭書,絕對不會有錯,可是就不見皇瑪嬷回來,好想皇瑪嬷啊!
捏捏團子的鼻頭,康熙帝故意闆起臉:“保成,你看着皇阿瑪的眼睛回話。
”
團子保成擡起頭,迎上他家皇阿瑪的目光,忽然就癟了癟嘴巴,很是委屈說:“保成想皇瑪嬷,皇阿瑪,保成好想好想皇瑪嬷!
”
康熙帝先是一怔,旋即笑容重現:“想了就去慈仁宮看望你皇瑪嬷,何況你不是每天都過去嗎?
”
“皇瑪嬷不在宮裡。
”
團子保成眼裡染上淚光:“都已經五天啦,保成有每天掰手指數數,可是就不見皇瑪嬷回來。
”
怔愣好一會,康熙帝蓦地抓住小團子的胳膊,急聲問:“知不知道皇瑪嬷去哪了?
”
團子保成搖搖頭,又點點頭:“皇瑪嬷有告訴老祖宗,說要去受災的地方給哪裡受傷的百姓治傷。
”
“老祖宗知道?
”
康熙帝又問。
團子保成再次點點小腦袋:“老祖宗自然知道的,那天我們和皇瑪嬷給皇阿瑪送完錢錢,就跟着皇瑪嬷去了慈甯宮,然後皇瑪嬷就告訴老祖宗,說想出宮給受傷的百姓醫治,老祖宗一開始沒有答應,但皇瑪嬷很想去,最後老祖宗就答應啦。
”
慈甯宮。
“孫兒(保成)請皇祖母(老祖宗)安!
”
爺倆來到慈甯宮,給孝莊請安後,康熙帝就問:“皇祖母,保成說皇額娘出宮去災區了,這屬實?
”
重生六零:俏田妻,老公寵上天!
/book/5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