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君又來’的門道
既然冷吃兔把霍繁星和福福的饞蟲給勾出來了,暫時又沒條件做那個,宋玉枝就揀了幾道别的辣味菜肴來做。
半個時辰後,辣子雞丁、麻婆豆腐、剁椒魚頭……并上清炒時蔬,先後被端上了桌。
鮮香麻辣的香味飄散在整個酒樓,别說是還沒用飯的霍繁星和福福,哪怕是從前就在别家食肆酒樓上工、且今日已經吃過員工餐的一衆夥計,都不由嗅着香味大流口水。
這些個夥計都是呂掌櫃一手挑選和培訓的,再好奇再嘴饞,也沒表現得太形容無狀,隻探着脖子多了瞧了兩眼,私下裡輕聲議論起來——
“原說先前咱們詢問掌櫃,酒樓大廚是何方神聖,他一直保持神秘不吱聲。
敢情大廚就是咱東家!
”
“咱東家不是翰林家的姑娘出身,現在的武安侯夫人嗎?
怎麼會有這樣的廚藝?
這幾道菜也太香了!
”
“京城裡也不是沒有其他大廚,擅長用番椒做辣味菜肴,但遠沒有咱東家做的這樣香!
如果大廚真是咱東家,這新酒樓的未來還真不用操心!
”
小石頭也在夥計行列中。
他遠離故土,是奔着尋機會告倒方鴻光、為一衆民兵讨公道來的,但此時距離方鴻光回京述職還有很長一段時日,他也不好意思為了告狀,就一直在宋玉枝身邊吃白食,還是得先找份營生做着。
他機靈又可靠,早先就在豐州城的宋記裡當過臨時工,豐州城亂的時候,他更是和沈遇出生入死過。
不論從哪個層面來說,他現在都算是老員工了。
老員工小石頭理所當然道:“你們這就不知道了,咱們東家先前在豐州城的時候,身份尚且沒有如今這般顯赫,就已經是一号傳奇人物了!
”
其他夥計自然好奇起來,小石頭就撿了些能說的,侃侃而談說給衆人聽。
當然了,其中有一些事情,例如宋玉枝怎麼白手起家,從碼頭擺攤到進城開店,是小石頭也沒有親身經曆過的,隻是她跟在宋玉枝身邊的時候,從旁人嘴裡聽來的。
有個成語叫“三人成虎”,說是本來沒有老虎,但人們接二連三地說有虎,人們聽多了就會信以為真,意思就是謠言多次重複,就會有人相信。
小石頭身為宋玉枝的絕對擁趸,那些聽來的事經過他再次加工,不覺就開始走形。
在他嘴裡,宋玉枝的手藝堪比廚神降世,經商才能更是堪稱再世陶朱公。
要不是去年那場動亂,宋玉枝俨然已經是豐州城吃食行業的第一人!
宋玉枝端着菜從竈房裡出來,聽了一耳朵,也知道小石頭這般是一番好心,是為了幫她盡快徹底收服一衆夥計。
畢竟先前的宋玉枝太忙了,隻偶爾過來露個臉,視察一番,酒樓裡的絕大多數事宜,包括員工的招聘和選拔、培訓等,都是呂掌櫃經手的。
夥計們信服呂掌櫃,遠多于信服宋玉枝。
但她還是不可避免有些耳熱,連忙招呼小石頭道:“鍋裡還剩下一些菜,小石頭你去盛出來,給大夥兒嘗嘗鮮。
”
番椒在京城的價格,跟豐州城裡不能同日而語——豐州城物價低,又有跟外邦通商的碼頭,番椒平時按兩賣,一斤要上百文錢。
運送到京城,番椒的價格翻了數倍,一斤要三五百錢。
即便是常年在酒樓做工的夥計,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幾次用番椒烹饪的菜肴。
宋玉枝這樣一說,夥計們再顧不上聽什麼傳奇故事,這個道:“不勞煩石頭哥,我去盛。
”
那個又帶着衆人跟宋玉枝道謝,說咱東家真大方!
咱家酒樓将來肯定能跟這些菜肴一般,紅紅火火,蒸蒸日上!
說完,他們也知道不打攪宋玉枝招待貴客,腳步輕快地一道往後院竈房去了。
霍繁星和福福就在一樓大堂内,沒特地去樓上雅間。
看到這樣一群朝氣蓬勃的夥計,霍繁星不覺多瞧了兩眼,同最後落座的宋玉枝感歎道:“你倒是有趣,從前在豐州城裡,就雇那些半大小子做工。
怎麼到了京城,你家夥計還是看着年歲都不大?
”
霍繁星問話的口吻明顯和煦了,态度也不再那麼咄咄逼人。
宋玉枝便笑着解釋道:“先前的夥計,都是從清水巷的街坊四鄰家挑的,心思單純又靠得住,要的工錢還比大人低一些。
這次我倒是沒讓掌櫃特地挑選小夥計,隻是有資曆的,人家不來……”
在後世的時候,跳槽換工作是很司空見慣的事。
但在眼下這個時代,跳槽不慎很可能意味着手停口停,阖家都得餓肚子。
思想保守一些,又有些資曆的人,哪怕是為了家中老小,都不會輕易挪窩,甯願在本來的崗位上堅守一輩子。
加上宋玉枝這邊還是按着市價開工錢,對他們的吸引力就更小了。
宋玉枝簡單說了招工的經過,霍繁星跟着問怎麼會呢?
“以你如今的身份,别說是按着市價開工錢,即便是不給工錢,甚至讓人倒貼,也有的是人願意,你不該為人手發愁才對。
”
宋玉枝還是笑。
埋頭吃菜的福福咽下一口菜肴,搶着答道:“這個我知道,宋姐姐肯定還是不想用家裡的特權,隻想靠自已。
招工的時候并未亮明身份,而是把人先招進來,經過考察,确認對方信得過,這才交了底。
”
宋玉枝道:“倒也不是我特地要跟家裡撇清關系,隻是我想着那樣招進來的人目的不純,心也不誠。
縱然前期讓我得了便宜,後頭也容易在其他地方吃虧。
”
霍繁星贊同地點了點頭,“貪小便宜吃大虧,得不償失。
可在京城裡,你這樣隻把自已當成普通商戶的做法,卻也不大好。
”
說到這,霍繁星不覺歎息出聲。
福福聽了就道:“姑娘快别賣關子了,跟宋姐姐好好說道說道‘君又來’的門道!
”
這已經是福福第二次提起‘君又來’裡頭有門道了,宋玉枝也不得不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