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進展很順利
朱媽媽或者說整個方家,接觸到的辛夷,自然就是眼下喬裝打扮的宋玉枝。
她瞧見之後,多少有些不明所以。
好端端的,她人還在方家,方家誰會她寫信呢?
朱媽媽察覺到自已掉了東西,立刻彎腰去撿,擡頭注意到宋玉枝目光中的驚訝和不解,她幹脆解釋道:“這封書信是我們夫人剛寫的,也正是寫給你的。
”
說着,朱媽媽歎息了一聲,“我們夫人本來說,如果她有個不好,就讓我把書信交給你。
如今都這個時辰了,老醫仙還未出來,怕是……我如今三魂不見七魄的,别回頭再弄丢了。
辛夷小哥,這封書信便先交由你了。
”
朱媽媽這樣一說,宋玉枝就懂了,眼前這封書信應當就是方大夫人為了預防自已身有不測,而留下的遺書。
可轉念一想也不對。
即便方大夫人知道方如珠不是她的親生女兒,但她世上也不是沒有别的親人。
怎麼會給自已這麼一個,才見過一面的外人留遺書呢?
眼見朱媽媽的情緒越來越不好,宋玉枝也沒去深想,隻先将書信收下,又寬慰道:“媽媽放心,大夫人生性豁達。
我聽聞這樣的人最是好運,她吉人天相,肯定不會有事的。
”
這種安慰人的話大差不差,通常來說,都起不到什麼效果。
但架不住這話,宋玉枝是以醫仙谷傳人的身份說的。
聽到朱媽媽耳朵裡,她就想着醫仙谷神秘莫測的手段不知凡幾,“辛夷”既然這樣說,肯定是有所倚仗。
她心下不由安定了下來,也不再是那副六神無主、連呼吸都不通暢的模樣。
後頭又過去數個時辰,老醫仙從屋内出了來。
宋玉枝和朱媽媽趕緊迎上去。
“我身上帶着血,你們不必站得太近。
”老醫仙神色疲憊卻并不凝重,“進展很順利,大夫人暫時性命無虞,但最終結果如何,尚且要看她稍後能不能蘇醒。
如果能醒來,就能确認沒事了。
”
朱媽媽松了口氣,對着老醫仙連連道謝。
院子裡的一衆下人對方大夫人的感情,雖不能和伺候了大夫人一輩子的朱媽媽相比,但都真心實意地為方大夫人感到高興。
稍後,下人将消息禀報到了方老太太跟前。
方老太太總算恢複了先前的和善神色,親自過來對着老醫仙千恩萬謝,請他去廂房休息。
老醫仙說不用,“今晚我會守着大夫人,直到她蘇醒。
倒有一樁事,需要麻煩你家。
”
他看向宋玉枝,“我這徒弟不習慣陌生環境。
在你家待了兩天一夜,已是不易,我想先讓他回去。
”
這麼點小小要求,方老太太當然不會不應承,即刻就吩咐人去套車。
離開方府之前,宋玉枝到了老醫仙身邊,問說:“師父,您真不要我留下幫忙?
”
“你能幫上我啥?
幫我擦汗遞水又不是非得你。
”這麼說着,老醫仙環顧了一下,确認附近沒人,又壓低聲音道:“難得有這樣一個疑難雜症的特殊病例,我倒是想讓你留下,跟着長長見識,可沈家那臭小子不得急壞了?
總不能讓他見天地跑到方府來當梁上君子。
”
宋玉枝吃驚道:“您知道他昨晚來過?
”
老醫仙撇了撇嘴,“老夫雖然年紀老邁,又未曾習過武,但還未到老到老眼昏花、五感盡失的程度。
昨兒個你身上帶着雪松香,我還能聞不着?
”
宋玉枝被說得有些赧然。
好在她臉上還戴着面具,倒也不擔心讓旁人瞧了去。
“好了,你就回去吧。
我是二殿下引薦過來的,不管情況如何,方家都不敢如何的。
”
因方大夫人身邊還離不得人,老醫仙不方便相送,就讓朱媽媽送了宋玉枝出去。
黃昏時分,宋玉枝回到了自家小宅。
正好宋彥下值回來,父女倆在家門口碰了個正着,一道進了家門。
一家子在家裡懸心了兩天一夜,聽說宋玉枝回來,立刻出來相迎,問她在外頭一夜吃得好不好?
睡得好不好?
有沒有受委屈?
宋玉枝拿着老醫仙後給的藥膏,先回屋更衣和卸妝,又換上家常的舒适裝扮,出來應道:“爹,娘,你們放心。
我在外頭一切都好。
”
光這一句,當然不足以安衆人的心。
宋玉枝便簡單把方家的事說了,最後還道:“方大夫人已經接受了開顱,現在狀況良好。
老醫仙怕你們操心,便先讓我回來了。
”
果然,這些個話說完,周氏等人臉上擔憂之色褪去,變為好奇和驚訝。
尤其是性子最外放的趙大娘,啧啧稱奇道:“那方大夫人竟主動接受開顱?
是我想的那個開顱嗎,把人腦袋砸開?
”
說着,趙大娘摸了摸自已的頭,縮了縮脖子,不覺都替方大夫人痛得慌。
宋玉枝繼續解釋說不疼的,“醫仙谷有獨家秘方配比而成的麻沸散,效果比市面上常見的強很多。
一碗下去,人昏睡過去,便沒有知覺了。
”
趙大娘還是覺得瘆得慌,“那疼是不疼了,但那可是開顱,不還是得把腦子砸開嗎?
枝枝,你沒進去看吧?
晚上會不會做噩夢?
”
聞言,宋彥和周氏都目光帶着關切地看過來。
宋玉枝老實交代道:“沒有,其實我是有些好奇的。
但我到底不是學醫出身的,進去了也幫不上大忙,反而容易增加感染的風險。
想來老醫仙也是這般想的,便隻讓我在外頭守着,我隻聽到了一些聲響。
”
錘子和鑽子在人腦骨上敲打鑽研的聲音,在那方家清幽小院裡響了不知道多久。
讓人聽着不覺背後發寒,汗毛倒豎。
所以也難怪朱媽媽在等候過一段時間後,就六神無主,驚慌不安,甚至做出了最壞的猜想。
宋玉枝陪着家人說了會話,簡單用了幾口夕食,就回屋歇着了。
丫鬟已經提前一步進屋收拾過了,收走了宋玉枝換下來的男子衣衫去清洗,順帶把衣衫裡頭的信封,擺到了桌上最顯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