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鬧翻天了!
丫鬟這麼一問,方如珠欲言又止地動了動嘴唇,幽幽地歎了口氣。
她們主仆交心多年,她那丫鬟一看她這反應,就知道事情未成。
“怎麼會如此呢?
”丫鬟眉頭緊蹙眉頭,奇怪道:“奴婢真的事先打聽過了,那宋二并不通水性,幼時更是被宋大姑娘踹進水塘裡,大病過一場。
照理說……”
照理說,一般的荷花池雖然不深,但水深至少也會到人胸口的位置。
宋玉枝不會凫水,幼年時又曾經差點在水中出過事,很有可能留下了心理陰影,她冷不防被人推入其中,便是不死,也該去掉半條命才是!
怎麼會不成功呢?
方如珠同樣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所有的事情,都在她的推演之中。
傳來宋玉枝落水的消息的時候,方如珠還以為事情終于已經成了。
但後頭她跟在太後身邊,聽了一耳朵太醫的診斷,才知道宋玉枝根本沒有大礙——
太醫說宋玉枝是吉人天相,隻是嗆了幾口水,吐了出來,又喂進去了藥,别說去半條命,便是風寒都未必會得!
苦心籌謀了快一旬,才做下的局,最後隻是這般不如人意的結果。
方如珠同丫鬟說完這些,不禁再次歎息出聲,也隻能安慰自已道:“你在外頭尚且不知道。
宋二那夫婿竟是武安侯府的遺孤。
今日陛下讓他襲爵,還給宋二加封了一品诰命。
我本以為是天助我也,但如今想想,若真的事成,反倒可能惹來無盡的麻煩。
”
那丫鬟自然接話道:“姑娘說的在理。
但奴婢擔心,今日之事不成便也罷了,若是敗露了……”
方如珠立刻搖頭說不會,“就憑她?
”
“這樁事一開始雖是你提起的,但後頭的布局都是我親自籌備的。
那宋二從前癡傻,病愈之後又混迹在市井裡,雖有些小聰明,卻無甚大智慧,哪裡能看的出那些門道?
而且我方才特地過去探望了她一趟……”
“我過去就是看她的态度。
她跟我預測的一般無二,就以為是宋玉錦動的手。
”
想到天生棒槌、翻不出什麼風浪的宋玉錦,那丫鬟略微松了口氣。
“姑娘的智謀,自然不是那宋二可以比拟的。
今日姑娘已經是算無遺策,但老話還說‘人算不如天算’呢。
今遭隻能算那宋二走運罷了,但來日方長,往後她總不能一輩子都這麼好運。
”
說着便安心服侍起方如珠沐浴更衣。
*
這天晚些時候,宋玉枝簡單喝了口親娘熬的白粥,就等着沈遇回來。
不覺就到了月至中天,夜深人靜的時候。
宋玉枝少不得有些奇怪——神不知鬼不覺“請”個人回來而已,請的人又在隔壁,對沈遇來說,怎麼也不算難事。
怎麼一去這樣久?
好在,這麼想着沒多久,門扉上就傳來響動。
沈遇和身披鬥篷的宋玉錦一前一後進了來。
“宋家大宅那邊有點事,我等了許久,才把她給‘請’過來。
”
沈遇含蓄地解釋了一句。
其實宋家大宅那邊哪裡隻是有“點”事呢?
簡直是鬧翻天了!
宋家其餘人今日雖然沒有那個榮幸赴宴,但到底在官場上有些人脈。
尤其是宋大老爺在隸屬内廷的寶鈔司上任後,對宮内的消息就越發靈通了。
太後的壽宴未散,宋家人就聽到了風聲,知道了今日發生之事。
等到宋玉錦回府,宋老太太直接讓人将她押到了祠堂裡,動用了家法。
沈遇悄悄過去的時候,正聽到宋老太太敲着拐杖,在裡頭厲聲大罵——
“我從前是怎麼教你的?
在這家裡,你是我和你祖父的嫡長孫女,你做什麼都成,我都能護着你。
但出了外頭,你就得謹言慎行,循規蹈矩!
今日你闖出這樣的潑天大禍,别說你祖父不在了,便是他還在,也未必能護得住你!
”
其餘宋家人也在祠堂裡,觀看宋玉錦受家法。
這個說:“錦丫頭,從前你看不慣枝丫頭。
在家裡小打小鬧,便也算了。
我們總歸都是向着你的。
但是你怎麼能在宮裡做這樣的事呢?
”
那個又道:“對呀,即便不是在宮裡,光說如今枝丫頭得了大前程,那可是光耀門楣的好事!
往後同人提起咱家出了這樣的姑娘,于阖家都面上增光。
你不想着同她重修舊好,竟還想着害她性命……”
七嘴八舌,三堂會審。
宋玉錦被人押着,跪在祖宗牌位前,一邊挨手闆子,一邊努力地辯解着:“不是我做的,祖母,爹娘,真的不是我做的!
不是我要推宋玉枝落水的!
”
她自小被嬌生慣養,闖下的大小禍事不知凡幾。
每每闖禍,她也慣會撒謊隐瞞。
一衆宋家人見怪不怪,任憑宋玉錦喊破了嗓子,也把她的辯解聽進去半句,隻是轉而商量起如何亡羊補牢來。
一直商量到夜色濃重的時分,宋老太太才有了決斷,讓宋玉錦在祠堂裡先關上一夜,來日一早,她再帶宋玉錦上門負荊請罪,以求把大事化小。
等他們都走了,沈遇剛準備出現。
沒成想,後腳王宏康就偷偷過了去。
王宏康到了京城後,一直住在宋家大宅裡,宛如宋家的上門女婿,地位并不算高。
他幫不了宋玉錦什麼,隻能偷偷送被褥和吃食過去,同時還勸宋玉說犯錯并不可怕,隻要認錯的态度放端正,知錯就改,總有轉圜的餘地。
就好像從前在王家的時候,他祖母教導他的那般,王宏康因為擔心自家夫人,絮絮叨叨地勸了她很多。
偏他不說還好,說了之後,宋玉錦的狀态越發不好。
“我都是說了不是我做的。
為什麼你們就是不相信我?
一個人都不相信我?
好,你們都這樣想我,那我就認下來!
明日我去請罪,随便她宋玉枝怎麼糟踐我,我認打認罰,悉聽尊便!
大不了我就賠上我這條性命!
”
宋玉錦尖叫着把王宏康趕走了。
沈遇又等過一二刻鐘,确保無人再往宋家祠堂來了,這才現身,把宋玉錦給“請”到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