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
廚藝在手,天下我有

第六百四十一章 貴客難求

   猶記得宋玉枝在豐州城開食肆那會兒,最高的一次午市營業額也不過是二十兩。

   那次算出這筆進項,小賬房宋知遠高興的跟過年一般。

   往後宋記日常的營業額也就是八九兩的樣子。

   而珍馐百味樓不過開了一日,營業額就比先前的最高點翻了一倍多!

   照着這個趨勢發展,就算開業的熱潮過去,生意有所回落,二十兩的營業額也是能穩住的。

   更别說,酒樓跟先前的食肆還有不同——

   宋玉枝推出了酒水,酒樓的夥計也不再盡是十歲出頭的半大小子,自家更不是普通商賈人家,不用擔心客人胡亂鬧事,晚市自然是得做起來的。

   酒樓開業第一日的晚市,除了燒烤、火鍋這兩樣之外,宋玉枝另外準備了好些冷菜,鹵豬腳、鹵下水、鹵牛肉和鹵豆幹等,價格不一而足。

   即便是不算多富裕的普通食客,花上一二百文,也能在珍馐百味樓裡同好友小酌一番。

   同時冷菜是可以下午預制的,夜間宋玉枝也不必寸步不離地守着酒樓,隻需要讓呂掌櫃和竈房裡新聘請的二廚和幫廚們共同看顧就成。

   宋玉枝和呂掌櫃一道盤完賬,從雅間裡出來的時候,樓上都靜悄悄的,大堂裡的上座率卻已經超過了一半。

   一衆酒客呼朋引伴,推杯換盞之間,不覺就擡高了嗓門,好不熱鬧!

   想來一晚上做個一二十兩營業額也是不難的。

   而一旦酒客真正喜歡了宋玉枝自釀的、别無分号的葡萄酒,就不會輕易挪窩,晚市的生意倒也不擔心回落太多。

   至于早市,宋玉枝準備跟先前一樣,就做普通的湯粥點心和小籠特點。

   當然價格上肯定會有所變動,翻上一二倍。

   這些都是已經能夠獨當一面的葉兒做熟的,即便宋玉枝不來,她一個人也能兼顧到。

   且前段時間,趙大娘提出想把金大娘一道接來,宋玉枝就讓沈遇派人帶上書信前往豐州城了。

   書信不隻有給趙大娘的,同時也有給葵兒的。

   宋玉枝在信上道明了自家現在的情況,表明已經安頓妥當,正需人手,并且有能力護住葵兒。

   小半個月之前,沈遇派去的人已經飛鴿傳書回來,說吳家人經過商量,已經答應由吳家大郎陪着葵兒上京城來。

   算算日子,金大娘和吳家兄妹應該不日就該抵京了。

   等葵兒也到了,師徒三人相聚,竈房裡的人手應該是盡夠的。

   美中不足的就隻剩……

   宋玉枝不禁擡頭看了看漆黑一片的樓上。

   “師父别憂心,雅間的生意也會慢慢好起來的。

   葉兒走到宋玉枝身邊,輕聲勸慰道。

   她雖然沒跟宋玉枝上去一道盤賬,但她也在酒樓裡待了一整日,将整體經營狀況都盡收眼底,心中同樣有數。

   大酒樓的雅間一般都設有消費标準,哪怕隻是坐下歇歇腳,什麼都不點,也要收上幾百文錢。

   通常都是用來招待不差錢的貴客的。

   宋玉枝先前在做開業計劃的時候,特地給自家酒樓的雅間的最低消費給定低了一些,隻需要一百文錢,并且還附贈茶水和點心。

   跟好地段的其他酒樓相比,這定價絕對算得上良心。

   但即便如此,一整個白日裡,定雅間的客人都屈指可數,到了夜間的晚市,更是一個都無了。

   宋玉枝對這種情況雖然有些失望,但卻并不覺意外。

   就跟早先在豐州城裡一樣,利用新奇、平價的吃食吸引普通的食客,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事。

   但上層圈子的富客,卻不是輕易可以撬來的。

   京城裡的富客,隻會比邊境小城的富客更挑剔,不會因為貪圖一時新鮮,就改變經年累月養成的消費習慣。

   想吸引他們,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宋玉枝瞧了一眼葉兒,發現自家徒弟雖然嘴裡是在勸自已,眉眼憂色卻比自已還重,便笑着挽上葉兒的胳膊,柔聲道:“經營成本的大頭在租金上,咱家酒樓是自個兒家的産業,不用交付租金,總歸是不可能虧本的,不過是賺多賺少的問題罷了。
我有什麼好憂心的呢?
倒是你,忙了一整日了,臉色有些不好。
你再把眉頭這麼一蹙,看着可就更憔悴了。
回頭方家老夫人見了,該怪我沒看顧好你了。

   葉兒認祖歸宗回到方家以後,方大夫人便按着之前商量好的,同方老太太提出讓自家閨女往後在外自由行走,不用跟其他大戶人家的小姐一般,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地困在後院裡學規矩。

   方家最重視規矩體統和臉面不過,方老太太一開始并不肯應。

   但方大夫人據理力争,絲毫不肯退讓,又跟方老太太暗示,等方如珠鬧出的風波徹底過去,她會跟方大老爺和平和離,盡量保全方家所剩無幾的顔面。

   如此之後,方老太太想着葉兒對外宣稱是身子不好,一直養在外頭的,她行事跟一般的大家小姐不同,外人隻會覺得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并不會覺得是方家教的不好。

   加上有方如珠在前,葉兒隻是在外間跟在宋玉枝這武安侯夫人身邊活動,倒也不算多離經叛道。

   又想着葉兒前些年在外頭的不容易,方老太太最終還是松了口。

   但松口的同時,方老太太把身邊信得過的羅媽媽指派給了葉兒,讓葉兒出出入入的時候必須帶着她。

   有這麼個耳報神在,葉兒每日做了什麼都是瞞不住方老太太的。

   所幸,葉兒本也不準備做什麼對方家名聲不利的事,又不想大病初愈的親娘再為着自已去争辯,便由得方老太太這樣安排。

   此時聽到宋玉枝這樣說,葉兒會意過來,知道這是師父在提醒自已,要在羅媽媽面前謹言慎行。

   她用餘光觑了一眼等候在門口的羅媽媽,輕笑道:“祖母深明大義,既允我來給師父當幫手,肯定不會那般想您的。

   師徒倆對視一眼,互相眨眨眼,也沒再當着羅媽媽的面說什麼體已話。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