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中秋節企劃書
有了頭緒之後,這日宋玉枝料理完早市要售賣的吃食後,就一頭鑽進了休息室。
她在休息室一待就是一上午,中間宋知遠去給她送茶水,也被送宋玉枝給擋了回去。
宋知遠自然以為自家姐姐,還在為昨日賬目上發現的問題發愁。
他把事情跟呂掌櫃說了,又道:“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您更是咱們這行的老人了,您看看……”
話不用說的太多,呂掌櫃知道宋知遠是讓他幫忙出謀劃策的意思。
無奈呂掌櫃一時間也無甚頭緒——
他早先在吉祥酒樓當掌櫃的時候,吉祥酒樓便已經規模不小,他要做的就是守成。
而宋記的則更像一個新建立的國度,不能墨守成規,也沒有規矩可守,需要另辟蹊徑,開疆拓土。
崗位還是同一個崗位,要做的事兒卻又不盡相同。
思索半晌,呂掌櫃道:“清風客棧的合作,更是我主張東家去談的,我再慢慢想想法子……”
話音未落,在休息室外頭碰頭說着話的一大一小,看到宋玉枝嘴角含笑,拿着幾張紙出了來。
她瞧着比昨日的沈遇還神清氣爽呢!
呂掌櫃狐疑地看了宋知遠一眼。
宋知遠攤了攤手,表示自個兒也沒想到是這個發展。
宋玉枝沒管他們之間的眉眼官司,隻笑道:“掌櫃和知遠在正好,來看看我這份新寫的‘中秋節企劃書’。
”
呂掌櫃和宋知遠哪裡聽過企劃書這個詞呢?
他們疑惑地接過細看起來。
在這份企劃書裡,宋玉枝把中買月餅的客細分為三種。
第一種食客,買月餅是回去主要是為了供奉月神,祈求平安的。
賣給他們的月餅,光滋味好可不管用,他們自個兒都未必舍得吃呢!
宋玉枝還在企劃書裡反思了一下,自家的月餅訂單不如預期,可能就是因為前頭在做喜餅的時候,光注重到了口味,而沒在外觀上花心思,隻用紅曲水點了個紅點。
用來供神,确實是簡陋了一些。
所以宋玉枝就想着要定做一套新模具,在月餅上刻上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等精美圖案。
模具也不用假手于人,自家親娘就會畫,後頭讓沈遇照着樣子雕刻就成。
第二種食客,則是供神之餘,還有閑錢買月餅來吃的。
這樣生活水平中不溜的客人,是宋記現下客人中的“主流”。
昨日詢問啥時候可以預定月餅的,都是這樣的客人。
針對他們,宋記就不用進行什麼改革,把月餅做大,定個物美價廉的價格就行。
最後一種,就是最富的,除開供神和自家人吃,還會購置月餅送人的食客了。
也是企劃書裡的重點攻略對象。
宋玉枝決定推出月餅禮盒——
在先前便當盒的基礎上,她設計出了一種新型的月餅盒。
月餅盒大體分兩層,第一層是一個個小抽屜,每個抽屜剛好夠放一個刻着精美圖案的月餅。
第二層隻有一層,拉開來之後可以放冰。
八月雖然天氣涼爽了一些,但溫度仍然不會太低。
月餅若是長途運送,依舊有變質的可能。
放一層碎冰,成本會高出一截,卻能大大降低月餅變質的可能,起碼能在保質期上多延長一日。
另外整個月餅盒上,宋玉枝還準備刻上代表宋記的玉蘭花枝和代表清風和客棧的紋樣。
把兩家的合作放到明面上。
這包裝盒不如月餅模具那樣,需要極為高超的雕工和耐心。
不需要沈遇去做,讓唐木匠來就成。
最後,就是企劃書的重點了。
為了增強宋記月餅立刻的競争力,随月餅禮盒一起的,還有随機附贈的盲盒。
盲盒裡就放巴掌大小,玉兔搗藥、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一系列神話傳說衍生出來的木雕。
另外,盲盒裡還會增添一款限定隐藏款,乃是嫦娥後羿夫妻團圓。
隐藏款會做的比普通款更精緻,不止圖個好意頭,集齊一套,就能來宋記兌換大獎。
“銷往外地的禮盒賣得好,咱家也就不用操心招攬不到外地的食客了,也就不會‘虧待’了清風客棧。
至于大獎,我還沒想好具體是什麼,但我私心裡還是覺得金銀最實在。
你們覺得如何?
”
一邊給二人解釋企劃書,宋玉枝一邊把沈遇今晨送給她的那個活靈活現的木雕,展現給呂掌櫃和宋知遠瞧。
那木雕都能把宋玉枝這看慣好東西的穿越人士,給一下子征服了。
呂掌櫃和宋知遠看到後,自也是啧啧稱歎——
别說集齊一套木雕可以兌換大獎,光是這木雕本身,就足夠讓人喜愛了!
宋知遠這樣的半大孩子,則更是看得挪不開眼,酸酸地說:“姐夫好偏心,怎麼光給姐姐一個人雕?
”
恰好沈遇按着宋玉枝的要求,從外買了一批木料回來。
他聞言笑道:“知遠你若是喜歡,等我忙完了手裡的事兒,也給你雕。
”
周氏也過了來。
晨間宋玉枝已經抽空去找了她,讓她抽空畫些圖樣來。
當時時間倉促,宋玉枝沒說的太細,但周氏猜着她有大用,上午的工夫便先繪了一幅玉兔搗藥的圖出來。
“你這孩子。
”周氏觑了宋知遠一眼,“我剛聽了一耳朵,你姐夫後頭還有不少事要忙呢。
”
宋知遠搔了搔頭,“我肯定不耽誤姐夫的正事兒,等姐夫忙過這陣子,雕完月餅模具和随月餅禮盒贈送的神話木雕,再給我雕。
”
沈遇笑着看向宋玉枝,說這可能不太行,“我忙完這程子,還得雕咱們自家所有人和食肆……得再過一程子才成。
”
宋玉枝尴尬地輕咳一聲。
她早上不過是為了轉移他的注意力,才貪心地跟點菜似的亂要了一通。
怎麼還拿到人前來排揎她?
!
好在宋知遠沒多想,隻當是自家姐姐另外的戰略安排,乖巧點頭道:“沒事,姐夫得了空給我雕就成。
我就要一個小猞猁的。
”
後頭宋玉枝又和呂掌櫃商量了一番細節。
七月中旬,宋記開始在鋪子裡預熱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