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個把柄
大皇子海明的才名雖然遠不如行二的海晏,但終歸是被悉心栽培,又是能在沙場上全須全尾地下來,偶爾還能仗着兄長身份,坑海晏一把的人物。
他平素可不會同下屬随意閑談,哪怕真是閑談,也不會提及一對名不見經傳的兄弟。
護送他過來的一衆侍衛和侍衛,都是跟随海明多年的心腹死士,頓時就有人明白了他的意思。
都不用海明再吩咐什麼,他的侍從飛快地點出一個小隊。
小隊脫離了車馬隊伍,沒入夜色之中。
海明這才滿意地合上眼,靠在引枕上閉眼假寐。
等馬車行到皇宮附近,海明換乘到自已的馬車,發現一旁的侍衛首領正欲言又止地看着自已。
他對着真正的自已人還算有幾分耐心,再次坐定之後,他讓侍衛統領也上了馬車,開口詢問道:“你這是有話要說?
車内也沒有外人,你隻管說來。
”
那侍衛統領這才道:“屬下是粗人,不會說什麼漂亮話,如果有說錯的地方,殿下隻管責罵屬下。
”
說完這些,侍衛統領小心翼翼地觑了海明一眼,見他神色不像動怒的模樣,這才接着道:“殿下,那王泰平是趨炎附勢之輩,投靠您的時日又尚短,尚且算不上可信……您千萬不要聽信他的一面之詞,被他蒙蔽。
”
他絞盡腦汁,搜腸刮肚,盡可能把話說的婉轉。
其實在他看來,王泰平那種在沒遇到什麼危機的情況下,就主動把家裡近百年的祖産雙手奉上的商賈,根本不是區區一個“趨炎附勢”可以形容的,說是數典忘祖也不為過!
這樣的人說的話哪裡可信呢?
而且情況真要如王泰平說的那般,今日事敗的根源在那對兄弟身上。
那對兄弟前腳才走,王泰平大可以讓人把那兄弟倆找回來當面對質,而不是他一個人空口白牙,将罪責都推到他們身上。
海明抿唇輕輕笑了笑,“我當然知道王泰平如今尚不算真心歸順我,所說的話不可盡信——他真要有辦法攪黃那勞什子百味樓開業,早就施展出來了,怎麼也不至于讓那兄弟倆在開業當日孤注一擲。
”
“那殿下怎麼還着人處置那對兄弟?
”
海明還是笑,“不處置那對兄弟,王泰平往後如何能真的為我所用呢?
怕還是跟今日一般,投鼠忌器,陽奉陰違。
說到底,我不過在殺雞儆猴罷了。
”
那侍衛統領這才明白海明的用意,但還是有些猶疑地道:“陛下正有意擢選人接手京畿衛,二殿下近來三不五時就帶着武安侯出入宮廷……這檔口,殿下這般行事,若是讓人拿捏住了把柄,豈不是……”
聽他提起海晏和沈遇,海明的臉冷了下來,“這檔口,我若是再不行事,你覺得我還有機會接手京畿衛?
”
那侍衛統領不由一陣心虛——
前些日子,兩位皇子在京畿衛的營地裡比武演練。
比了兩場,兩場都是沈遇單方面碾壓。
尤其是第二場,那侍衛統領也有份參與,結果就是沈遇以一當十,赢得令人歎為觀止,滿堂喝彩。
經過這麼幾日,沈遇的威名早就傳遍京城,連建元帝聽聞後,都稱贊他頗有其父之風。
這種情況下,如果海明什麼都不做,才是束手待斃,将整個京畿衛拱手讓給沈遇,也就是讓給海晏。
“是屬下沒用,若是當日屬下能戰勝武安侯……”
事情都過去了,海明也已經責罰過他們。
此時海明倒也沒有重翻舊賬的打算,便擺手示意他不必說下去。
那侍衛統領雖是個大老粗,倒也不是全無心機——全無心機的人不可能成為海明的心腹,爬到統領的高位上。
此時眼見海明是真的有些不虞,便話鋒一轉,誇贊歎服道:“殿下高招!
那武安侯府如今不過是一副空殼,隻剩些昔年積攢的名望罷了。
全靠二殿下給他們擡轎做臉。
今日殿下如此安排,不隻能讓殺雞儆猴給那王泰平看,叫他往後再不敢懈怠殿下分派下去的差事。
也等于是拿住了武安侯府的一個把柄……”
在珍馐百味樓的開業典禮上搗亂的兄弟二人,轉頭就出了事,死無對證。
嫌疑自然落到了武安侯沈遇頭上。
若是能影響武安侯府的聲譽,讓沈遇再無可能接手京畿衛,那自然最好。
若是不成,惡心海晏和沈遇一二,讓他們焦頭爛額一陣,也夠讓海明找機會去捉他們另外的錯處了。
左右也不過是用一對平民兄弟的性命作賭罷了。
于海明而言,跟碾死兩隻螞蟻無甚區别,實在不算什麼麻煩事。
當然這個把柄什麼時候拿出來用,海明暫時還未做好打算,但光是想想,他便不禁心情愉悅地翹了翹嘴角。
*
珍馐百味樓的開業第二日,宋玉枝還是早早地起身,準備去鋪子裡親自坐陣。
一家子都知道她勤勉,這幾日肯定是不會躲懶的。
故而大夥兒一個賽一個的起得早,連辰時才開始上課的宋知遠都沒有睡懶覺。
趙大娘更是特地去了家附近的早點鋪子,買了些簡單的朝食回來,免得家裡的老廚子手腳慢,來不及準備朝食,讓宋玉枝跟在豐州城裡那會似的,空着肚子就開始做活。
也就是這趟出門,趙大娘聽說了一件事——
昨日夜間,城中一處貧民窟突然起火,大火燒的遮天蔽日,損毀了不知道多少民居。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那時還不算夜深,絕大多數遭難的百姓眼見火勢無法控制,都逃了出來。
隻有一戶民宅的兄弟倆,不知道為何沒跑出來,被燒了個屍骨無存,連骨灰都撿不出來。
大早上聽說這樣的消息,趙大娘多少有些唏噓,轉頭回到家,她跟宋玉枝提了一嘴。
宋玉枝跟着歎息了一陣,也沒多想,隻提醒家裡人說近來天幹物燥,用火燭的時候得仔細些。
晨光熹微的時候,宋玉枝從家裡出發去往自家酒樓。
同行的人除了趙大娘外,還有一位事關宋玉枝吸引貴客計劃的重量級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