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
廚藝在手,天下我有

第一百四十八章 苦力行會的訂單

   後頭一邊等着張屠戶割肉,宋玉枝一邊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回答。

   很坦蕩也很真實的答案。

   完全沒有錯處嘛!

   可能隻是她想多了。

   這麼想着,張屠戶把她要的肉切好了,宋玉枝付過銀錢,提着肉回到家,開始了一整天的忙碌。

   接下來的幾天春光正盛,宋玉枝攤檔上的生意一直很不錯,甚至比上個月的月底還好些。

   一天甚至能賣出上百份蓋澆飯。

   就這樣還有好些人來晚了,沒買到而後悔不疊,央着宋玉枝第二天給他單獨留一份打包好的呢!

   要不是宋玉枝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周氏也舍不得她為了掙銀錢而累壞身子,便是做到一百二十份、甚至一百五十份,也是完全能賣空的!

   這日收工後,趙大娘和周氏正在一邊笑着說話,一邊幹活,轉頭卻看到宋玉枝正蹙着眉頭,看着門口。

   趙大娘和周氏見了,對視一眼過後,周氏把笤帚擱了,走到宋玉枝身邊問怎麼了?

   自家生意越來越紅火,那正是高興還來不及的時候,肯定是遇到了什麼事兒,才會露出這樣的神情。

   攤檔上也沒有外人,宋玉枝把門口的木闆合上,說:“今日午市,我見到好幾個熟面孔,不是熟客,而是附近的攤主和夥計。
剛才我又看到一個臉熟的夥計在探頭探腦的。

   周氏沒明白這有啥反常的,趙大娘接口,試探着問:“可能是枝枝你的菜太香了,附近的攤主和夥計也是普通人嘛。
被香味勾着過來也很正常。

   “對呀,而且咱們攤檔上這麼熱鬧,就算他們不買,也可能過來瞧熱鬧。

   宋玉枝搖了搖頭,說:“不管是被香味勾來的,還是來瞧熱鬧的。
他們大大方方地瞧就是了,何必那樣鬼鬼祟祟的?

   是真的鬼祟,這些人跟她對上視線時候,還會立刻逃也似的走開,一看就是心懷不軌!

   頓了頓,宋玉枝也沒賣關子,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猜測,“我前頭想的還是太樂觀了,應該不到禁漁期,咱家的生意就得回落一些了。
大概就這幾天,咱家附近就會冒出來好幾家做蓋澆飯的了。

   宋玉枝這在碼頭紮根不久的,都知道春季過後到了禁漁期,碼頭上的生意會不好做。

   碼頭上的老人就更知道了。

   一般的固定攤位都比宋玉枝這個小攤檔大,租子也更貴。

   他們又不像流動攤位那樣,買賣不好做就可以直接停了!

   自然要在春日裡多弄些進項。

   現下宋玉枝這蓋澆飯也賣了兩旬了,有目共睹的生意好。

   再小心謹慎的人也該觀望夠了,又派了人來親自看過、打探過,便越發沒有疑慮了。

   蓋澆飯說到底又沒用什麼技術成分,不就是最好的模仿選擇嗎?

   這種事說來也是古往今來屢見不鮮的,在現代的時候,要是什麼店生意好,保管附近相同相類似的店鋪就會跟雨後春筍似的冒出來。

   “那也不慌。
”趙大娘說,“他們能模仿到蓋澆飯的形式,又模仿不到枝枝你的好廚藝。

   前有金麻子,後有隔壁胖嬸,趙大娘自覺已經見識夠了這種事,再不用擔心的!

   宋玉枝正要說什麼,門口傳來一聲響亮的詢問,“小娘子在不在?

   聲音聽着略有些耳熟,宋玉枝快步過去把門闆挪開。

   門口站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穿着一身粗布短打,脖子上還圍着一塊布巾。

   說來也是熟人了,就是之前第一個在宋玉枝這兒買外賣的苦力劉大全。

   當時他帶着三份蓋澆飯外帶回村,還真如宋玉枝所說,一點沒灑!

   後頭直接上鍋一蒸,蓋子一揭,油紙包一拆,跟現買的一樣色香味俱全。

   兩個同村的夥伴把飯菜吃到嘴裡,總算是信了劉大全前一日說的話——九文錢一份的蓋澆飯,有肉有菜,還那麼好吃,不嘗一嘗絕對是損失!

   于是在苦力中幫着宋玉枝宣傳的,除了劉大全外又多了兩人。

   苦力用力氣和健康換銀錢,别的都能講究,吃上頭卻必須得好一些。

   不然哪來那麼些力氣可賣?

   而一般來做苦力的,都是家境不大好,甚至很多都是孤苦無依,家裡沒個長輩幫襯,又沒有一技之長,才不得以做這個行當的。

   碼頭上吃碗面條也要三四文錢,這蓋澆飯當然要貴幾文錢,可絕對是物超所值。

   甚至很多人想到午間能去宋玉枝那兒吃上一頓好的,幹起活兒都覺得有奔頭、越發有勁兒了!

   因此很多人都跟劉大全一樣,每隔一兩日就會來宋玉枝這兒打打牙祭。

   近來宋玉枝的生意這麼好做,說來也有他們的功勞。

   “劉大哥是現在才下工?
”宋玉枝說着有些歉然道,“蓋澆飯賣完了,連我們留給自家用的都吃完了……”

   劉大全笑着擺擺手,說:“我已經吃過午飯了。
今日來找小娘子是有别的事兒!

   既然是有事,宋玉枝就把人請進攤檔裡頭坐,還給他倒了碗溫水。

   劉大全咕噜噜一口氣喝完,用脖子上搭着的布巾抹了嘴,接着道:“小娘子知道我們這行當,從前零零散散給人做工,三不五時就會遇上難相與的商客,結算工錢的時候各種扯皮。
直到咱們這些苦力團結起來,這碼頭上的風氣才好些……”

   宋玉枝招待了那麼些苦力,偶爾聽他們聊天,便也聽說了碼頭上的苦力組建了一個行會。

   如果遇上那種劉大全口中故意偷奸耍滑的商客,行會就會出一個公告名單。

   既是告知碼頭上所有的苦力這樁事,也是讓他們往後不再接那商客的生意。

   除非是隻來這碼頭一趟的,否則要在這兒長線運送貨物的商客,哪個不是長期需要雇傭苦力來搬搬擡擡?

   有了那麼一層保障之後,商客老實了,苦力們也有人管轄了——行會也不是光給他們出氣,也起到了監督作用。

   如果有那種幹活不老實、不出力的,也會被他們同樣發公告拉黑。

   衙門同樣很樂見其成,從前一旦苦力跟商客扯皮,很容易就爆發肢體沖突,需要官差介入處理。

   現下大夥兒都老實了,衙門的人也輕省了。

   “過幾日就是我們行會成立一個月的日子,我們會長說犒勞一下大夥兒。
我就提議從小娘子這裡訂蓋澆飯。

   苦力手停口停,就算是值得慶祝的日子,白日同樣也要幹活。

   而他們又都住的遠近不一,夜間相聚也不方便。

   所以這聚餐的時間還是隻有中午那麼一會兒,每個人下工的時間還不大一緻,要是就訂普通的飯菜,肯定是先到的吃得多,晚去的吃得少,好好的聚會反而變了味。

   而宋玉枝的蓋澆飯分成一份份放好,來一個人領一份,随便是當場吃還是帶回家吃,絕對不擔心誰吃多了,誰吃少了,方便合适的很!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