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
廚藝在手,天下我有

第二百四十八章 因禍得福

   嚴廚子這樣的吃着公家飯的廚子,說到底還是一個廚子。

   算是衙門裡頭的底層人物。

   不過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智慧。

   當天他不需要燒囚犯們的飯了,但還得照常開工——那麼些捕快差役還等着吃飯呢。

   還有霍知州常年在衙門裡忙着,他也是跟大夥兒一樣吃的大鍋飯。

   他們的飯食也得嚴廚子一鍋一鍋地弄出來。

   那日宋玉枝送去飯食後,嚴廚子不用料理那麼些犯人吃喝,自然能分出更多時間正經做飯。

   他又特地花費了一些心思,給霍知州單獨熬了一小鍋雞湯,晚間親自送了過去。

   霍知州對人素來是很和氣的,隻要不犯原則性錯誤,旁的事兒都不大計較。

   發現夕食菜色和平日不同,霍知州難得地多看了一眼,笑道:“老嚴,今日怎麼有這時間做這功夫菜?

   一碗雞湯而已,哪裡稱得上什麼功夫菜呢?

   嚴廚子老臉一紅,連忙告罪。

   霍知州當然不是真的怪罪于他。

   豐州城位處大楚邊境,和别的地界不同,牢房裡不止關押着普通犯了事兒的百姓,更還有不少外邦細作、海上匪寇。

   尤其是近來大楚南邊在打仗,這些外邦細作越發活絡,這半年來不知道抓了多少……

   這些個犯人一個處理不好,就會牽扯到兩國邦交。

   霍知州一個人都說了不算,得層層上報,等上頭決斷。

   從前先帝在時倒還好些,他勤勉執政,通常月餘也能出個結果。

   這二年新帝上位後……流程慢了不知道多少倍,地牢裡積壓的犯人越來越多。

   而朝廷撥下來的預算卻還是從前那麼多,根本請不起更多的人來料理他們。

   連他們的口糧銀錢,都是霍知州費心跟鄉紳富戶籌措來的。

   所以霍知州隻是在調侃罷了,讓嚴廚子不必這般認真,又體恤寬慰了一番。

   相談甚歡之際,嚴廚子便道出今日得空熬雞湯的緣故。

   端午遊街才過去沒多少時日,霍知州還對宣傳手段新奇的“宋記食府”頗有印象。

   “樹大招風,古來有之。
難為那小娘子得人相助,不然這才剛建立起來的口碑怕是真要糟了。
也難為她沒把東西眛下,想着往衙門裡送……這樣吧,你去同老陸他們說一聲,讓他們往後在城裡巡邏的時候,多關注一些。

   這倒不是霍知州對宋玉枝的特别照顧。

   而是出于一個很現實的原因——衙門真的缺銀錢!

   霍知州巴不得多出幾個吉祥酒樓那樣的商戶,那樣的富戶掙的越多,往上交的稅也就越多。

   往後他再為了修牆鋪路、犯人口糧,籌措銀錢的時候,也能方便些。

   說過這麼幾句,霍知州簡單吃了口飯,接着一頭紮進堆積如山的公務裡頭。

   嚴廚子轉頭就去了找了陸捕頭。

   那會兒陸捕頭正跟一衆捕快差役在夥房用飯。

   嚴廚子把霍知州的話帶到,陸捕頭沒多說什麼,隻掃了一衆在碼頭當差的下屬一眼,說自個兒知道了。

   也就是這晚之後,事情朝着宋玉枝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了——

   因霍知州對城内商業看重,鮮少有人敢那麼堂而皇之的冒用别家的招牌,售假販假。

   都不要人提,大夥兒心裡都有數的很。
那些個閑漢必然是往上打點過,有保護傘在,不然哪兒有那種膽子?

   這種事兒說來再尋常不過,哪怕是陸捕頭,也不敢說自己當差這麼多年,沒收過半點好處。

   但錯就錯在,不該什麼人的好處都收,惹出爛攤子,連霍知州都驚動了。

   當天晚上,那些收了李貴好處、早就對他心生不滿的官差,就立刻把他前頭送的東西都給打包了,找到李貴的住處,不由分說地一股腦兒都塞還給他,還嚴令他一年半載内,不許在碼頭和城裡出入!

   不然他們見他一次,就收拾他一次!

   可憐那李貴,白日裡才被當成過街老鼠一般,攆了好幾條街,僥幸逃脫。

   還損失了二百來個蓋碗,和他身上最後一點活錢購置來的飯食。

   驚魂未定之際,晚間又被一群官差沖到家裡,吓得以為是官府來拿自己問罪,差點當場就尿了褲子!

   官差也把禮都給他退了回去,但和李貴給宋玉枝準備的那幾份厚禮一樣,那些個東西不好直接退給商戶,隻能重新變賣,平白又損失了一大筆。

   而變賣之後剩下的銀錢,他則還得另外賠付車行好一筆。

   雖然經過他打聽,宋玉枝并沒有眛下他的東西,全都挂到衙門的失物處了。

   但去認領就等于認罪,李貴便隻能吃下啞巴虧,按着市價把銀錢賠給車行。

   還有一遭,經過那晚的事兒後,李貴的老娘受到了驚吓,大病了一場,看大夫吃藥又花去一筆。

   一來二去,李貴不止賠掉了祖宅,還又回到了從前一窮二白的狀況,徹底從碼頭銷聲匿迹。

   至于他手下的心腹小弟,膽子比他還小,一聽說李貴家大晚上被官差“抄家”了,就早早地躲起來了。

   這事兒被碼頭上消息靈通的包打聽知道了,編成了一個令人發笑的小故事。

   宋玉枝也是聽到了那故事,才發現已經有好幾日沒在碼頭上見到李貴等人。

   包打聽的小故事裡沒提嚴廚子,隻說李貴仿冒宋記的飯食,讓衙門的人問罪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但時間點太湊巧,五月下旬,宋玉枝繳納戶籍銀錢的時候,跟劉文書打聽了一嘴,才算問清了事情經過。

   要不說好些人都愛打點關系、走後門呢?

   還真是應了那句“朝中有人好做官”!

   嚴廚子這事兒辦的,真的是教宋玉枝都直呼高招。

   當然了,宋玉枝這次純粹是因禍得福,隻是怕李貴賴上自己,才把飯食送給衙門的。

   這次意外嘗到了甜頭,往後她也沒準備接着往這方面鑽營,還是按部就班地做自己的營生。

   轉眼到了五月底,宋玉枝就更沒心思想别的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尋摸,皇天不負苦心人,宋玉枝總算是相中了一間夢中情鋪!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