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老醫仙沒想到,方家大夫人這樣的後宅女子,會在清醒不到一刻鐘的時間裡,就做下這樣重大的決斷。
他老人家訝異地挑了挑眉,“你可同你家夫人說清開顱的風險了?
”
朱媽媽紅着眼眶颔首,“老奴都和夫人說清了的。
”
老醫仙和宋玉枝對視一眼。
最終,師徒倆還是又進了一趟内室,親自跟方大夫人确認。
方大夫人還維持原來的姿勢,頂着一頭金針躺在病榻上。
那病榻所在的位置,恰好對着窗戶,依稀能看到院内開得正盛的薔薇花。
方大夫人似乎記不清,上一次見到這樣旖旎的春光是什麼時候了,她貪戀地看了半晌,繼而轉過頭來,輕笑道:“老醫仙,您放心,朱媽媽都和我說了。
這開顱之術您是第一次實踐,能治好我的把握,不到一成。
但我已經想好了,我想試一試。
”
因為常年病着,方大夫人說話時并無多少中氣。
可就是這樣輕輕柔柔的語調,卻暗藏着一股令人驚心動魄的堅定力量。
老醫仙也不是拖泥帶水的性子,見方大夫人如此表态後,他便立刻出了去,知會方家下人把東西都準備妥當,又仔細問起方大夫人今日的食水情況,來推算手術的适宜時間。
宋玉枝在旁邊看着,幾次張嘴想說點什麼,卻又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方大夫人也不見怪她戴着面具,形容古怪,笑着招手讓她到跟前,“好孩子,朱媽媽都告訴我了,你師父昨日本來是說讓方家和我娘家來替我做決定的。
是你幫了我對不對?
”
宋玉枝默然。
朱媽媽道:“辛夷小哥别推辭,昨兒個半夜你去尋了老醫仙,一大早,老醫仙就突然改了口風。
他老人家對着老夫人,說一切都是因為他是想法一時三變,我卻知道,定然是你昨晚聽了我說的那些話,暗中相幫了。
”
方大夫人唇邊的笑意越發慈藹,看着宋玉枝道:“現在都是我清醒狀态下做的決定。
是我自已受夠了行屍走肉一般的渾噩度日。
不管結果如何,都是我自已選的。
所以,小哥你不必自責。
我反而還需要感謝你。
隻可惜,今日就要進行醫治,我又不方便挪動,便也不能如何。
隻盼來日……”
“來日等我好了,我一定好好準備謝禮。
若好不了,我也隻能下輩子結草銜環相報了。
”
宋玉枝先前已經對發病時的方大人,感到莫名的可親,如今見她清醒狀态下,這般樂觀豁達,心中對她的好感便不由又多了幾分。
“夫人客氣了。
您會好好的,我也不需要您的謝禮。
我做事,隻講究個從心所欲而已。
”
“好個從心所欲!
”方家大夫人輕輕撫掌,忽然話鋒一轉,“我聽小哥的口音,似乎不是京城人士?
”
原身癡傻,說話都成問題。
而宋玉枝穿過來之後沒多久,就到了豐州城,又在豐州城做了那樣久的營生,口音多少有些被影響了。
這上頭瞞不住人,宋玉枝幹脆應道:“是,我是豐州城人士,因緣際會之下才跟着師父到了京城。
”
也就是這樣的回答之後,方大夫人的呼吸陡然粗重了幾分,“你竟然是豐州城人士?
那你可知道……”
說到這,就聽門外傳來方老太太焦急無比的聲音——
“老醫仙,我是敬重您,才一切都聽您的。
可您也不能讓我那大兒媳胡作非為啊?
!
您讓我進去,我非得好好問問她!
”
老醫仙則比她冷靜多了,“她是病患,決定自已如何治病。
怎麼就成‘胡作非為’了?
我馬上就要開始為病患診治,你不方便進去。
”
宋玉枝循聲出了去,幫着道:“老夫人,咱們晨間才說好的,等大夫人清醒了,就由她自已決斷。
您如今這般,莫不是要出爾反爾?
”
方老太太可沒那個底氣,和老醫仙一般承認自已性格古怪,想法一時三變。
她隻道:“不是老身要出爾反爾,實在是茲事體大,馬虎不得!
”
又看向老醫仙,“您在二殿下身邊待過,應也知道她同二殿下成婚在即。
這檔口,我那大兒媳可千萬不能出岔子!
”
時下重視孝道。
父母去世後,做子女的通常都要守孝三年。
也就宋玉枝那樣的算是特例——那會兒宋彥生死不明,照理說她是不能私自完婚的。
但無奈前朝頒發了催婚的诏令,律法高于人倫,她年紀又到了“紅線”,便可事急從權。
現在别說那催婚令已經被新朝廢除了,便是還在,方如珠的年紀可還遠不到十七呢。
這中間不知道要橫生多少枝節,保不齊在方如珠嫁過去之前,二皇子身邊已經多了好幾個侍妾。
方老太太怎麼可能坐視不管?
正當雙方都不肯退讓的時候,方大夫人在屋内開口道:“老醫仙,辛夷小哥,不礙事,讓我婆母進來吧。
”
當事人發了話,老醫仙和宋玉枝自然不好阻攔。
方老太太拄着拐杖進了屋,初時怒不可遏,指責方大夫人不為親生女、不為整個方家考慮。
方大夫人說話還是輕聲細氣的,宋玉枝在門口聽得并不真切,隻聽到方大夫人沒說幾句,方老太太的聲音就猛得低了下去。
又等過一刻多鐘,方老太太黑着臉從屋裡出了來,聲音滞澀地讓小院的下人都聽老醫仙調度。
她這便是不阻攔老醫仙為方大夫人開顱了。
這天晚些時候,老醫仙安排好了一切,讓宋玉枝和朱媽媽一并在外守着。
這一守,就過去了一整個白日。
時間越久,宋玉枝的心懸得更高。
朱媽媽就更别說了,臉上的焦急之色越來越濃重,偏偏還不敢發出任何動靜,隻能一個勁兒地絞弄手帕。
後頭眼見朱媽媽快要站不住了,宋玉枝讓方家下人搬了兩張椅子過來。
二人在廊下坐定,宋玉枝正要寬慰朱媽媽兩句,卻看朱媽媽一時不察,衣袖裡頭掉出一份書信——
信封上赫然寫着“辛夷小哥親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