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朝令夕改
宋玉枝來不及想更多,便已經到了霍繁星跟前。
她周圍簇擁着的便是一衆年輕小姐了。
其中好幾位小姐的丫鬟,宋玉枝都認得。
同樣那些管家小姐也對宋玉枝發簪上的花枝圖案十分熟悉,憑着那圖案猜到了宋玉枝的身份。
互相見過平輩禮之後,霍繁星便朝着宋玉枝伸出手,埋怨道:“來的這樣晚,我還當你不來送我了呢!
”
宋玉枝将手搭上霍繁星的手,二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知道你這不缺人送,我本沒準備上前。
”
霍繁星不高興地嘟了嘟嘴,“旁人送行,是旁人的心意。
你要是不來,我可是要記仇的。
回頭可就不按說好的那樣,時常給你寫信了……”
宋玉枝連忙告饒,說自己知錯了!
霍繁星這才笑起來,詢問宋玉枝籃子裡帶了什麼來?
宋玉枝面上不顯,笑着應道:“不是什麼貴重東西,就是我自己新腌的臘肉、臘腸……”
心裡卻已經明白方才那種怪異感何來——
她和霍繁星、霍老夫人,哪裡就有這些親熱呢?
尤其是霍繁星,對着她不說沒有好臉色,總之是有些别别扭扭的。
什麼時候就好得這般親如姊妹了呢?
至于什麼原先說好的時常通信,那更是子虛烏有!
隻是覺得奇怪、想不明白是一碼事,霍家人到底對宋玉枝有知遇之恩,宋玉枝便也願意順水推舟。
“還是你想的周到。
”霍繁星伸出另一隻手,親自接過宋玉枝手上的竹籃,交到了福福手上,“都說水路快,但走水路也要坐上近半個月的船……一路上怕是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
能吃到你親手做的吃食,必然能好受些。
”
二人親親熱熱地說了好幾句話。
旁邊一衆官家小姐的反應,和方才霍老夫人身邊的各家夫人一樣,也主動和宋玉枝打招呼、寒暄。
直到天光大亮,霍家的管事過來禀報一切準備就緒,船上的船工也把船帆升起了,各家小姐便很有眼力見兒地同霍繁星正式告别,退出一段距離。
宋玉枝現在作為旁人眼中、同霍繁星關系最好的手帕交,則是被滿臉不舍的霍繁星拉着不讓走。
二人一路拉着手走到了船梯附近,再沒有外人了,霍繁星便立刻把宋玉枝的手給松開了,嘟囔說:“宋玉枝,你過去不也是官家小姐嗎?
怎麼手這樣糙?
都把我的掌心給磨痛了!
”
宋玉枝好笑道,“我過去确實不曾做過什麼活。
但霍小姐也說是過去了,現下我日日菜刀不離手,生一些繭子又有什麼出奇的呢?
”
霍繁星不贊同地道:“都說是手是女子第二張臉。
你怎麼能說的這般雲淡風輕?
我知道一個調油方子,最是能呵護手的,保管你用了就……”
才說到這兒,旁邊忽然就傳來一聲清晰的抽泣聲。
二人循聲轉頭一瞧,卻看素來一張笑臉的福福,已經眼眶紅紅地抽噎起來。
發現宋玉枝也在瞧自己,福福也不藏着掖着了,一邊用帕子擦淚,一邊直接道:“姑娘還是别同宋姐姐說什麼油膏方子了,說正事兒要緊!
”
霍繁星再看向宋玉枝,神色便比之前凝重了好幾分。
“你家的戶籍銀錢可補齊了?
還有你的婚事可敲定了?
”
話題跳躍得頗快,宋玉枝被問得一頭霧水,但還是答道:“我的戶籍在開店之前便已經處理妥善,等這兩日鋪子裡盤完賬,便準備去把我娘和弟弟的銀補齊。
至于婚事……下個月我生辰前,我會去繳那五兩罰銀的。
”
平心而論,宋玉枝同沈遇現下确實算的上是兩情相悅,中間隻隔着一層窗戶紙還未捅破。
但到底前頭兩人都太忙,十天半個月碰不着面是常有的事兒。
那層窗戶紙便一直未曾捅破,也就日前開始,才算多了一些時間相處。
宋玉枝也不想在着急忙慌的時候,把終身大事給決定了。
而且還有個很現實的問題,成親之後,下一步便是懷孕生子。
古代的避孕措施,怎麼也不如現代。
十七八的女孩子,身體骨骼剛剛定型,生孩子本就有風險。
更别說古代的醫療條件下,生孩子猶如過鬼門關!
甚至連孩子的夭折率也很高!
現下的宋玉枝又仍然在忙于生計,哪裡有那份時間和心力,去面對那些未知風險呢?
一年五兩罰銀而已,她交得起。
完全可以二人再相處、磨合一陣子,來年再去考慮婚事。
霍繁星蹙眉道:“我不是年節上就提醒了你,讓你早做準備?
!
怎麼這會兒還……罷了,現在說這些也沒用。
我家日前收到消息,說朝廷很有可能将那罰銀改作十倍、甚至百倍!
”
饒是素來遇事不慌的宋玉枝,聽到這消息還是被驚得愣了一瞬,“怎麼會……”
朝廷怎麼會這般朝令夕改呢?
那催婚令可是頒布到大楚國境内所有地方的。
文書告示上清清楚楚寫了五兩罰銀!
猛得上漲到十倍、百倍,那不是逼着沒來得及準備的人家,或是傾家蕩産,或是倉促嫁女嗎?
!
朝廷上下,亦或者說皇位上坐着的小皇帝,還要名聲不要了?
“總之就是這麼個消息。
你不能離開豐州城,需要比常人做更周全的準備才成。
”
又說過這麼幾句,霍老夫人和霍夫人已經先一步登船,霍繁星也要走了。
末了,她認認真真地對着宋玉枝道了一句“萬事小心”。
福福則是伸手抱了抱宋玉枝,然後一步三回頭地上了船去。
目送霍家人乘坐的大船駛離碼頭之後,宋玉枝便随着人流一道離開碼頭。
碼頭上并不允許馬車同行,但官員家眷總是有一定特權的。
不少人家的馬車都停靠在不遠處。
一些先前同宋玉枝搭過話的夫人、小姐,見宋玉枝孤身離開,不約而同地對宋玉枝發出邀請,願意送她一程。
宋玉枝本就不愛麻煩人,加上心中想着事兒,并不想讓旁人看出,便一一婉拒,推說自己有人接。
轉頭,她就在關卡處見到了等候已久的沈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