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騙子就在那兒!
小酒館在城西,這一帶住着的人距離碼頭最近,三不五時也會去碼頭上逛逛,想騙過他們是不太可能的。
且這一帶的人手裡都無甚餘錢,心比天高的李貴哪裡能看的上呢?
打從想着給宋玉枝當經銷商,李貴就規劃好了客戶群體,就是城東和城中一帶的百姓!
無奈城東住的都是富戶中的富戶,連霍知州都把家安在那塊……
他實在是不方便、也沒那個膽子去糊弄那些人家。
故而李貴就隻讓人把幾輛滿滿當當的獨輪車,推往城中那塊。
如此一番折騰,緊趕慢趕,總算趕在正午前,李貴一行人到了城中一帶的集市上。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規矩。
集市上的好位置也是有數兒的,幾乎都已經讓人給擠占滿了。
就有一個賣豬肉的小鋪子,在門口另外支了攤子,放着砧闆、鐵鈎之類血淋淋的東西……
豐州城的百姓都忌諱血腥,加上正午時也沒人過來買肉,攤主人都不知去哪裡了,隻留了個半大小子在門口看鋪子。
這豬肉鋪子附近倒還算清靜。
李貴這會兒也顧不上忌諱不忌諱了,直接讓人把獨輪車停靠在旁邊,讓耳報神去給那小子幾文錢買糖吃,然後就讓衆人開始吆喝起來——
“蓋澆飯,‘宋記食府’蓋澆飯。
口味佳,分量大,三個菜一碗飯,一份隻要九文錢,快來嘗嘗!
”
這廣告詞不用說,就也是按着宋玉枝家抄的。
先前小夥計們沒少從這些閑漢手裡搶生意,聽得多了,都刻在了一衆閑漢的腦子裡。
不出李貴意外,一聽說“宋記食府”的名頭,好些個本來就準備在附近解決午飯的行人,便循聲而來。
不過跟李貴想的不同,這些人卻是沒有立刻上趕着掏銀錢,而是都持觀望态度。
有人先是奇怪地嘟囔了一句,說:“今日怎麼這樣早?
”
又奇怪道:“你們真是……宋記?
”
李貴沒把他那句嘟囔放心上,拍着胸脯應道:“如假包換,我們東家就是在碼頭擺攤的宋小娘子!
這不是她還得有程子進城開店嗎?
便托了我們兄弟先運送一些進城賣,也讓大夥兒先嘗嘗我們東家的手藝,來日好去店裡幫襯!
”
他那理直氣壯的态度沒讓人生疑,那客人沒再接着問詢,而是抄着手看着李貴等人。
其他人也是一樣,都在看着李貴,仿佛在等什麼一樣。
李貴一頭霧水,不解地問:“諸位客官……這是在等啥?
”
先前問話的那客人利索當然道:“當然是等你拿東西啊!
”
“對啊,不是你們的規矩嗎?
不把那東西弄好,就不對外開售飯食。
”
“快點兒弄吧。
大熱天的,我買完蓋澆飯還得回家去呢……”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把李貴說的越發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他哪裡知道他們說的是啥東西?
!
大夥兒說的自然就是宋玉枝費心弄出來、帶着玉蘭花補子的條幅。
前頭一衆小子都盡心盡力地按着宋玉枝的吩咐,一邊售賣飯食,一邊跟每個客人都說清,得認準徽記購買。
如此宣傳了三日,不說是街知巷聞,起碼是城中一帶活動的百姓都知道了。
加上前兩天還出了一樁事。
有個心大的小子,和他家裡人一道領着飯食來售賣。
結果他高興過了頭,一路上蹦蹦跳跳的,連挎着的條幅掉在半道上都不知道。
直到開始售賣,客人問起,他才發現條幅不在自個兒身上!
條幅就是紅色的細布做的,不值多少錢,就算賠付,一二十文錢也頂天了。
但這條幅連帶上頭玉蘭花枝的補子,那就代表着宋記的招牌。
這當夥計的,上着工把東家的招牌給掉了,想也知道是闖下大禍了!
那小子哪裡經曆過這種事兒,當場就給吓懵了!
别說再照常對外售賣了,隻顧着一臉驚恐地流眼淚了。
還好他家裡跟過來大人有主意,他讓自家小子先看顧着飯食,然後沿着原路去尋,順帶還要把這樁事報告到宋玉枝那邊。
那會兒天剛要變暗,宋玉枝、趙大娘和周氏齊齊出動,連同領着小猞猁的宋知遠,還有小子家的大人,打着燈籠好一通找。
也算運道好,那條幅沒被人撿了去,隻是被附近的野貓野狗拖拽到了某個角落。
被小猞猁循着氣味給尋了回來。
後頭宋玉枝就跟到了這附近,安撫那小子别哭,下回注意些就成,順帶也同等得不耐煩的客人緻歉。
“不怪這小子慌張,實在是這東西就代表了我家。
是我立下的規矩,不佩戴這東西,就不允許售賣我家的飯食……這才讓諸位久侯了。
這樣吧,今日諸位買飯,一份給大夥便宜一文錢。
”
她把過錯攬到了自己,又适當地給出了優惠,衆人便沒鬧将開來,隻越發把那“規矩”記到了心上。
說回眼,時間一點點過去,李貴心裡焦急不已,但隐隐察覺到了不對,沒直接大辣辣地問他們說的到底是啥,生怕問出來就徹底露餡!
他眼睛滴溜溜一陣亂轉,餘光看到那看肉鋪的半大小子突然跑開了,他也并未放在心上,賠笑道:“諸位見諒,今日出來的匆忙,東西忘記帶了。
我這就讓人回碼頭上去取……剛那位客官說得對,天氣熱,大夥兒又有事要忙,先把飯食買了再……”
聽他承認說忘了,隻看衆人面上一喜,接着問說:“那今日還像前一日似的,便宜一文錢對不?
”
“前天降價我沒趕上,今天總算讓我趕上了。
我要個兩份!
”
雞同鴨講了好一陣,李貴當真是一個頭兩個大——他冒充宋記的名頭,來賣個蓋澆飯而已,怎麼裡外這麼多問題,掰扯個沒完沒了!
他從小酒館買的飯食,平均下來一份五文錢成本都不到。
八文錢一樣能賺三文錢,李貴正準備先應下,卻聽到一道響亮的、略顯稚嫩的嗓音在喊:“在那兒!
冒充宋姐姐的騙子就在那兒!
别讓他跑了!
”
話音落下,一群婦人連帶着好些個半大小子一道沖了過來。
為首的是個一個四十來歲、面向兇惡的中年漢子。
而領着他們過來的也不是旁人,正是方才那看肉鋪的半大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