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下一個。
”
宋玉枝這般開誠布公地一說,不光是霍知州,連賀同知都忍不住稱贊道:“小娘子不光手藝高超,更是難得的宅心仁厚,光明磊落。
”
宋玉枝連忙起身回禮,“您謬贊了。
我隻是少賺一些,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罷了。
”
稍後霍知州和賀同知還有的忙,宋玉枝更是得在午前趕回城。
雙方便沒再接着客套下去,當即就進入正題——
這些兵丁幾乎都出自尋常百姓家,往常别說頓頓吃肉,就是白面都不能頓頓吃。
但他們要大量操練,就必須攝入一定的優質碳水和蛋白質。
宋玉枝和兩位大人商量着,把民兵餐定為一個半葷,一個純素菜和一大碗米飯,按着一個人六文錢的餐食标準來。
一日隻定一餐,五百人的話,一天就是三兩銀子,一個月合九十兩。
聽着是筆大買賣,但宋玉枝言行如一,就沒指望發這種财,定價的同時,她已經在心裡粗粗算了算,一個月的毛利潤有個十幾兩就頂天了。
這還是因為她開店之初,就談到了價格公道的供貨渠道。
否則換成一般的食肆,臨時另外去找渠道,甚至根本不可能盈利。
另外朝食和夕食需要名兵營自己準備,食材方面也由宋玉枝提供,就按着她拿貨的比市價低一成的價格。
每日午間随飯食一道送往軍營。
這一部分幹脆就是不賺錢了,甚至還需要宋玉枝再去聯系供貨渠道,另外仔細商談。
宋玉枝便提了兩個附加項,一是這些飯食,她不會保證全部親自烹饪,隻能說她會監督人做完。
還有就是宋記隻會負責裝車,并不會負責配送,需要名兵營這邊派遣人手取餐。
霍知州說不礙事。
這種出力多、賺頭少的生意,宋記肯接,跟做慈善沒兩樣了,哪兒能指望宋玉枝這樣一個手藝高超的大廚親力親為呢?
能得她一句會親自監工的保證,都算得上是意外之喜了。
運輸更也不是問題,偌大一個名兵營,抽調十來人,午間出去跑一趟,實在不是問題。
一個時辰内,宋玉枝就同霍知州商談好了初步的承包計劃。
末了,宋玉枝起身告辭。
霍知州也跟着站了起來。
宋玉枝受寵若驚地讓他不必相送,說自己出去就行。
霍知州笑道:“時辰尚早,我不是要送小娘子離開。
而是想請小娘子,随我們去看一出好戲。
”
說着話,霍知州就對宋玉枝做了個“請”的手勢。
宋玉枝跟在霍知州和賀同知的身後出了主帳。
外頭天色已經大亮,兵營裡的兵丁幾乎全部到齊。
本來還略顯空曠的地方,已然變得擁擠和嘈雜。
而兵營裡靠近大門的空地上,此時正裡三層外三層地圍滿了人,不時傳來呼喝和叫好聲。
有兩位大人在前,自也沒人敢阻攔,甚至都沒人敢多看宋玉枝,一衆兵丁自發性地讓開一條路。
輕而易舉地,宋玉枝就上了前去,占到了一個“最佳觀影位”。
站定之後,宋玉枝才發現正在場中的不是旁人,正是沈遇!
沈遇脫去了外衫,隻着單薄的中衣,袖子撸到肩膀,露出肌肉鼓脹的兩條胳膊,手裡拿着一杆木質長槍。
而在他對面的,正是先前在大門口對沈遇意見頗多的一衆民兵中的一員,年紀跟沈遇差不多,身形也算壯碩,手裡拿着一把真刀。
宋玉枝見了,少不得問起:“這是……”
霍知州捋着胡須笑而不語。
賀同知幫忙補充道:“民兵營初初建立,規章制度和人事調遣尚沒有具體章程。
今日入營開展一場比武。
本事最強之人,當為教頭。
”
話說到這,宋玉枝也就明白了,這是通過比武決定誰來當領導人呢!
也難怪沈遇先前壓根沒把牛二一行人放在的心上。
軍營中,誰拳頭硬誰就有道理。
說到底,牛二等人非議的,不過就是沈遇名不見經傳,卻讓霍知州另眼相看,俨然一副靠着裙帶關系上位的模樣。
此番比試,隻要沈遇足夠出色,自然能打破非議,證明他是憑實力走到霍知州身邊的。
牛二等人沒了說嘴的地方,自然就翻不出什麼風浪了。
至于為何沈遇斷定他們會自己走……
宋玉枝剛想到這裡,沈遇已經槍出如龍,挑、刺、撥、掃,招招淩厲,直接将對陣的男人逼得連連敗退,眼看着就要敗下陣來。
圍觀的兵丁又是一陣拍手叫好。
一旁的牛二急了,大叫道:“黃六,你怎麼回事?
從前在村子裡不是挺能耐的嗎?
老是吹噓你在武館裡學過好幾年武!
怎麼現下光知道躲,你倒是打他啊!
這沈遇原也不過是個獵戶而已啊!
”
那黃六萬萬沒想到沈遇貌似平平無奇的招數下,暗藏着無數殺招,他本就左支右绌,十分吃力,聽到這話他恨不能直接把手裡的武器摔到牛二臉上!
他心下不忿,破綻更多。
下一瞬,沈遇就循着黃六的破綻挑飛他手中武器,将他掃翻在地!
周圍叫好、起哄的聲音更大了,黃六面色漲紅,恨恨地瞪了那牛二一眼。
那牛二見他這麼簡單就敗了,心裡也存着氣,現下被他當着衆人的面這麼一瞪,越發覺得下不來台,梗着脖子道:“是你自己技不如人,你瞧我作甚?
!
又不是我讓你輸的!
”
與此同時,沈遇收了木槍,道了聲“承讓”,伸手将黃六扶了起來。
那黃六的面皮越發紅了,也不知道是臊的還是愧的,對着沈遇拱了拱手,不再看那牛二一眼,徑自轉身退場。
沈遇随手将手中的木槍插進土裡,一邊慢條斯理地卷袖子,一邊巡視全場。
看到宋玉枝的時候,二人目光一碰,他神色柔軟了幾分。
沈遇很快挪開眼,神色又變得如常,嗓音懶散卻有力,“下一個。
”
說是這麼說,沈遇的目光最終鎖定在了那牛二身上。
場邊衆人循着他的目光,同樣看向牛二。
牛二自诩倚仗的一直是聰明的腦袋,哪裡敢直面鋒芒?
可若是連應戰都不敢,他往後在民兵營可就沒有沒有立足之地了。
電光火石之間,牛二眼珠子一陣亂轉,突然就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