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錯把珍珠當魚目
經過這段日子的相處,宋記的衆人都有了一個共同的認知。
那就是甭管遇到什麼情況,隻要宋玉枝一笑,就代表她已經想到了旁人想不到的法子,那自然也就沒事了。
趙大娘心安了一些,臉上的神情也松快了幾分,“那依枝枝你說的,這食方被特特省去了一部分,是不是就不用管了?
反正也不會影響咱家的生意……”
宋玉枝說這倒不是,“這食方上雖然沒寫火候,但隻要經手的人擅廚,自個兒鑽營一番,做出八成像是絕對沒問題的。
”
能有個八分像,普通食客就吃不出多少區别了。
隻要拿到這食方的幾家食肆,再把價格放的低一些,那必然是要影響宋記的生意的!
趙大娘止住了笑,納悶地看着宋玉枝。
臉上的神情好像在說,眼瞅着生意要被人家搶走,怎麼還笑得出來,你這孩子傻了不成?
“我笑有人把珍珠當魚目啊!
這種光憑嘗味就能知道吃食做法的人才,說是千裡挑一、甚至萬裡挑一都不為過。
幕後主使居然讓他幹這種事!
我更高興,那樣的人才即便身不由己,也不願意完全舍棄底線。
”
有本事的人都是有脾氣的,一次半次還能還好,若是幾次三番被人逼迫做他不願意的事兒,那必然是那主使之人産生矛盾的!
想到這兒,宋玉枝就笑得更燦爛了,“你們說,要是咱家沒被這件事打擊到,還把生意越做越好,那幕後主使會不會跳腳?
會不會埋怨寫食方子的人?
這他們要是鬧掰了……”
休息室内的幾人都會意過來。
宋玉枝是把主意打到寫食方的人頭上了。
宋記開業至今,别的方面都算順風順水,就是招工方面,實在是不盡如人意。
一開始宋玉枝還想着在交好的街坊四鄰中,招聘女跑堂。
結果一衆婦人都各有顧慮,一個都沒來應聘。
後頭到了招雜役的時候,又遇到了好些個極品,累得趙大娘狠上了一通火。
還被附近的同行當成笑話編排。
普通的跑堂、雜役尚且如此,宋玉枝壓根沒指望一下子能招到身懷技藝的人才。
現下倒好,這樣萬中無一的人才主動送上門了!
哪怕她的猜想印證的可能微乎其微,都夠宋玉枝心潮澎湃了!
宋玉枝說着話便徑自站起身來,“先不說了,我得再抓緊鼓搗點新東西,讓那人瞧瞧我的本事才成。
”
不然怎麼指望對方另投他主呢?
說完宋玉枝便又往竈房去了。
宋知遠看着自家姐姐的背影,捂嘴直笑,“我怎麼覺得,姐姐方才笑得像偷油的老鼠似的?
”
周氏和趙大娘都被宋知遠這十分貼切的形容,逗得笑出聲來。
還别說,她們确實也沒見過宋玉枝觊觎過旁人家的東西或人。
都知道她認準目标之後,輕易不會更改。
那幕後使壞的人,若是此番之後收手便也罷了。
若是還要接着折騰,将那得了宋玉枝親眼的人才不當回事,宋玉枝必然是不會輕易放過這樣的良機的。
到時候損失的是誰,還真不一定呢!
*
又過了兩日,長纓街外的商戶都置辦到了一批小砂鍋。
這天午市,他們各家便迫不及待地照着食方,早早地做出了好些煲仔飯。
他們所用的砂鍋和宋記的無甚區别,都不帶任何徽記,加上這些個夥計也是都人手一副的大手套,乍眼看去還真是不好判斷出什麼不同。
食客聽到他們叫賣,也不會疑心買到假的。
就算是記性頗好、對宋記小夥計記憶深刻的食客,發覺出今日售賣的人不同了,仔細問詢起來。
那些個夥計也長了一張巧嘴,會一邊說:“我家同樣是城中的老字号了,可比那宋記有年頭多了!
客官嘗嘗,我家的煲仔飯絕對不比宋記的差。
而且一份隻要四十文錢。
”
一邊打開一份煲仔飯給對方瞧。
好吃的食客不說對豐州城裡大小食肆,全都了如指掌,如數家珍。
但對一些個老字号,起碼也是耳熟能詳的。
聽着夥計敢用招牌做保,價格确實還更低廉一些,而他們帶出來的煲仔飯,還真是跟宋記的一模一樣,真材實料,菜色缤紛,不少人都會願意嘗試一番。
而更不在乎臉面的食肆的夥計,甚至幹脆不接客人的話,将錯就錯地默認自己就是宋記的夥計。
還真如宋玉枝所說,絕大多數的食客都沒吃出什麼差别。
偶爾有極個别嘴刁的客人,嘗出不同了,有的嫌棄沒吃到傳聞中焦香酥脆的鍋巴,有的則是嫌棄鍋巴太多,嚼得他腮幫子疼不算,飯菜裡還有一股糊味……
那些個夥計也有應對的法子,或是說上幾句軟話,仔細同客人賠不是,或者真遇上難纏較真的,便也會退還一半,甚至全部的銀錢。
反正煲仔飯裡頭利潤大,食方更是白撿來的,偶爾賠上一兩單,也無傷大雅。
總體仍然不少賺頭。
宋記這邊呢,宋玉枝還是照着之前的時辰,讓小夥計們出發。
所以張栓子和鐵牛等人到達吉祥酒樓附近的時候,涼棚裡頭不少客人都已經吃上煲仔飯了。
而且氣氛還都挺好,一點沒生出亂子。
有個比較伶俐嘴巧的别家夥計,甚至已經賣出去了十好幾份,都回鋪子裡補過一次貨了。
見了幾個小子過來,他特地去他們面前耀武揚威地逛了一圈,笑道:“哎喲,這不是宋記的小兄弟嗎?
你們來的可太晚咯!
怎麼着,要不要我幫你們賣?
不過要等我把我家的飯食先賣完哈!
”
這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嘴臉,委實讓人生厭。
更别說他靠近之後,幾個小子都把他認出來。
前些天宋記招雜役出了點亂子,有幾家食肆的夥計過來瞧熱鬧,說風涼話。
其中說的最厲害的,就是眼前這人。
什麼“倒反天罡”、“牝雞司晨”……就是從他嘴裡說出來的。
幾個小子面無表情地看了他一眼,并不同他一般見識。
那夥計也有幾分氣性,見一群半大孩子敢不理自己,索性就吆喝道:“煲仔飯,香噴噴、熱乎乎的煲仔飯,四十文錢一鍋嘞!
”
能當酒樓招攬生意的夥計,通常都有一把好嗓子。
那人也是一樣,聲音大得連街尾都能聽到。
這一聲之後,他保管宋記再賣不出五十文錢一鍋的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