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打聽消息
“對!
”
劉懷安聽言,也将臉從碗邊擡了起來:“你要打聽什麼消息?
但凡我知道的,我都告訴你。
比如說你義兄小時候上完茅廁不洗手,抓起白面饅頭就吃……”
東方靖風敲了敲桌子:“姓劉的,你能不能正經一點?
這都是三歲那年的事情了,怎麼還拿出來說?
”
“哦,對對對,怪我,怪我!
”
劉懷安縮了縮脖子:“美食當前,我不該提那些惡心人的事,所以安妹子,你想跟我打聽什麼消息?
”
東方靖風:“……”
他真想掐死自己這位損友!
安小暖則笑了笑,開門見山問:“
文來兄是從邊境那邊回來的,我想問的自然也是邊境的事情。
就是不知道,文來兄是從哪邊邊境回來的……”
“我是從西邊邊境回來的。
”
劉懷安認真回答:“我祖輩就是西部那邊的人,隻是我父母年輕時,喜歡四處遊曆。
他們遊曆到寶山府,覺得這地方不錯,便暫時定居于此,在這邊做了點小買賣,宅子就買在東方府隔壁。
也正因為如此,我和你義兄才能從小一起長大。
隻可惜啊,在我十二歲那年,祖父病逝,我父母和我因為離得遠,沒能見他最後一面,甚是遺憾。
為了能多陪伴家中的祖母,我父母便決定賣掉寶山府的宅子,回西部老家去。
可以說,我在西部邊境生活了二十來年,但凡是跟西部邊境有關的消息,我都能告訴你。
”
聽說劉懷安是從西邊邊境回來的,安小暖有點失落:“可惜了,我要打聽的是北邊邊境的事情。
”
“呃……”
劉懷安一時語塞。
他前前後後給安小暖介紹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安小暖,他在西部老家做買賣,對西邊邊境的事情,了如指掌。
結果……
安小暖要打聽的是北邊邊境的事。
“北邊邊境的什麼事?
”
這時,一旁喝粥的東方靖風開口:“你文來兄雖然生活在西邊邊境,但他家是做買賣的,時常需要四處跑。
你先把你要打聽的事情說出來,興許他知道呢?
”
東方靖風還記得二寶跟他說過,安小暖的丈夫曾被抓去充軍。
所以他猜測,安小暖想打聽的是她丈夫的事情。
于是,便開口提醒了安小暖兩句。
“對,你先說。
”
劉懷安也在一旁道:“我雖不常去北邊邊境,但那邊也有朋友。
若是我知道的消息,我當場就能告訴你,若我不知曉,就幫你寫信去問問。
”
安小暖一聽,滿臉驚喜:“那就有勞文來兄了!
”
說罷,她将自家的情況和想要打聽的事情,娓娓道來:“……事情就是這樣。
如今錦國已經建國幾年了,當初一起從村裡逃出來的鄉親們,都在盼着孩子們回家呢。
隻是我們已經定居青山縣,沒有再回北邊邊境,當初被抓去充軍的人如今是死是活,我們也不得而知。
”
言畢,安小暖又歎了口氣:“唉,其實錦國剛開始安置難民的那段時間,倒是有一部分村民選擇回北邊邊境去了。
我尋思着,若那一部分人能平安回到家鄉,被抓去充軍的人也能平安從戰場上下來,兩邊人一團聚,就什麼都明朗了。
即便寫不了書信,至少也應該知道我們大部分人都落戶在青山縣,從而尋到這邊來。
可一眨眼,幾年過去了,竟沒有一個人找到青山縣……”
劉懷安聽言,皺緊眉頭:“從青山縣回北邊邊境,路途遙遠。
再加上那時候錦國剛剛建立,很多地方都很混亂,想要順利回到北邊邊境,談何容易?
隻怕那些要回家鄉的人,早就已經……”
說到這,劉懷安沒再繼續往下說,怕安小暖傷心。
倒是東方靖風,擡眼看向劉懷安:“你若方便,就寫信給你北邊的朋友,讓他們私底下幫忙打聽打聽。
切記,這件事情不可張揚,隻能悄悄進行。
”
随後,才看向安小暖:“你要知道,當年我們這位萬歲爺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時,也曾抓過壯丁去充軍。
尤其是跟萬豐城那一戰,犧牲甚多,若不抓點壯丁去充軍,哪來的今日?
所以啊,先前二寶跟我說他父親被抓去充軍時,我沒有多想,還以為抓他父親去充軍的人是當今皇上。
可沒曾想,他父親竟是被舊朝抓去的,如此,咱們就得小心一些了。
如今新朝建立,所有舊朝的官員和将士,幾乎都成了‘逆臣賊子’,沒幾人能落個好下場。
我是因為反應得快,見局勢不對,立馬投誠,轉而效忠當今的萬歲爺,又在新朝建立後,主動辭官,回到寶山府開武館,這才逃過一劫。
否則,我絕對活不到今日!
”
言畢,東方靖風嚴肅道:“我理解你們想找到親人的心情,但打聽‘逆臣賊子’的消息,必須得萬分小心,以免給自己惹上禍端!
”
“我曉得的。
”
安小暖歎了口氣:“我也是怕出事,所以這些年隻能偷偷打聽,這次也是看文來兄是義兄你的好友,我才敢如此大膽……”
這些年,安小暖并非隻做買賣和培養孩子,她确實打聽過季霄等人的消息。
隻是,就像東方靖風說的那般,現在已經改朝換代了,很多事情隻能偷偷打聽,不能放到明面上來。
因此,效果并不大。
安小暖也怕劉氏等人失望,所以每次打聽消息時,都瞞着家裡人。
“這件事情交給我。
”
劉懷安沉思了片刻,便道:“我在北邊有一個朋友,品行還不錯,也曾欠過我人情,信得過。
我這就修書一封,讓他幫着打聽打聽……”
“書信還是别寫了。
”
東方靖風提醒道:“白紙黑字的東西,就是送上門的把柄,能不寫就不寫。
再者,這裡離北邊邊境甚遠,要想将書信送過去,還不知得經過多少人的手,終究不安全。
最好是派一個信得過且辦事得力的人過去,拿着你的信物,面對面把話說清楚。
如此,打聽的消息既能準确一些,也能避免各種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