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剛休妻又娶妻
聽毛大盛說到這,安小暖突然想起方才回來時,在董翠芬家看到的那個年輕婦人。
于是,猜測道:“殺死一個官差,要賠不少銀子吧?
更别提這銀子給出去了,還得繼續坐十幾二十年的牢。
自從上次她來招惹我們,被我們找上門打死了幾頭豬以後,她就被她婆婆壓得死死的,婆媳倆的關系勢同水火。
如今發生這樣的事情,她婆家不休了她就不錯了,哪還願意出這筆銀子?
”?
“小暖嬸子果真英明,這都被您猜到了!
”
毛大盛一聽這話,立馬道:“張坤一家别說掏銀子去取得死者家屬的原諒了,他們還想從董家那邊扯下來一塊肉呢!
據說啊,當初張坤娶董翠芬時,可是花了十兩的聘金!
現在董翠芬被抓走了,張坤他爹和他娘就喊上了張姓的一些族人,直接打到董家村去了。
他們說董家不會教女兒,把一個禍害嫁到了他們家,平時禍害鄰裡鄉親就算了,這次竟膽大到殺死了一個官差!
還說張家現在被人嘲笑,都是董家害的,現在張坤有一個殺人犯媳婦兒,張坤的兒子們有一個殺人犯當娘,父子幾人一輩子都擡不起頭來。
光沖着這個,董家就應該給他們賠一百兩銀子,否則面子裡子全沒了,以後張坤的兒子們該怎麼娶媳婦兒啊?
哦對了,張家還說,他們家當初娶董翠芬當媳婦兒的時候,是想着董翠芬能跟張坤過一輩子的。
可現在董翠芬被抓進去了,要面臨的不是砍頭就是坐十幾二十年的牢,這樣一來,張坤不就沒媳婦兒了嗎?
所以啊,張家還開口問董家多要了五十兩,說是要給張坤重新娶媳婦兒。
”
“然後呢?
”
一直老實聽八卦的趙大妮急切詢問,這瓜實在太帶勁兒了,她吃得嘎嘎香。
“然後?
然後董家也不是吃素的,怎麼可能答應張家的要求?
”
毛大盛見詢問自己的人是趙大妮,整個人更精神了:“董家說,董翠芬再不對,嫁給張坤時也是黃花大閨女。
一個黃花大閨女嫁到張家這麼多年,連兒子都給生了,以往好日子沒過上幾天,現在出了事,張家不僅不掏錢去擺平,還想問董家要錢,簡直是狼心狗肺,喪心病狂。
又說董翠芬嫁到張家後,沒少回董家打秋風,逢年過節沒拿什麼東西回娘家就算了,還總從娘家搬東西去婆家。
還說什麼,他們好好的一個閨女,怎麼到了張家後就成這樣了?
人是在張家出的事,張家得賠他們一個女兒!
總之啊,兩邊就一直扯呗,相互算賬,誰都覺得自己虧了。
”
趙大妮又問:“那最後呢?
怎麼解決的?
”
毛大盛道:“最後兩家打了一架,張家一個銅闆也沒從董家拿回來,倒是借着這件事情,直接将董翠芬給休了。
”
“休了?
!
”
趙大妮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而安小暖,則再度想起董翠芬家……哦不,應該說是張坤家。
她再度想起張坤家門口的那個年輕婦人。
于是,開口問道:“他們家該不會是剛把董翠芬休掉,又立馬娶了一個新媳婦兒回來吧?
”
這一下,輪到毛大盛瞪大眼睛了,那眼珠子差點沒掉到地上!
他朝安小暖豎起大拇指:“小暖嬸子,您可以啊,真夠神的,這都能被您猜中?
”
“不是吧?
又娶新媳婦兒了?
”
趙大妮忍不住揪了下頭發,這故事可真精彩啊。
“可不是嗎?
前腳才休了董翠芬,後腳就花二十兩銀子,娶了隔壁村的一個孤女。
”
毛大盛伸出五根手指,一臉浮誇:“五天!
休妻和迎娶新媳婦兒,前後就相差五天!
”
“天啊,那張坤他能願意?
”
趙大妮還是覺得不可思議:“我記得張坤挺疼董翠芬的啊,總是護着她,還聽她的話。
”
“願意又怎麼樣,不願意又怎麼樣?
”
毛大盛聳聳肩:“這人都已經進去了,張家又不會掏銀子去補償死者的家屬。
說句難聽的,那黃泥土都要蓋到董翠芬的脖子咯,他張坤有什麼辦法?
更何況,張坤他爹娘給他找的新媳婦兒人還不錯的,雖說長得普普通通,又是個孤女,但人家年輕啊,才十七八歲的年紀,還是黃花大閨女咧。
”
說完,毛大盛又道:“張坤爹娘都喊上全村人來勸張坤了,說董翠芬害死的可是一條人命,不賠個一百兩二百兩的,人家能算了?
賠個一二百兩能把人接回來也沒什麼,誰讓她是孩子的娘,是張坤的媳婦兒?
可偏偏這銀子給出去以後,人也接不回來啊,還得再坐上十幾二十年的牢呢。
等董翠芬坐牢出來,那是什麼歲數了?
都人老珠黃咯!
别說再給張坤生孩子了,就是張坤的兒子,都能成親生娃娃咯。
再說了,張坤的兒子還小呢,哪能沒有娘照顧啊?
與其東拼西湊的,耗盡家财去掏那一二百兩等上十幾二十年,還不如将人休了,再娶個新媳婦兒回來好好過日子呢。
反正啊,大家夥兒一頓猛勸,張坤可能也覺得大家夥兒的話有道理,想了想就同意了。
這不?
他頭一天才點頭,第二天就寫了休書送去官府,第三天他爹他娘就開始給他物色新媳婦兒。
沒幾天啊,還真就找到合适的,給了十兩的聘禮,連日子都沒選,酒席也沒擺,就用牛車把人接回來了。
”
劉氏聽言,皺眉問:“那新媳婦兒就沒打聽過張坤家的破爛事?
就算是孤女,也不能跳這個火坑啊。
”
“唉,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
毛大盛歎了口氣,說:“聽張坤他娘說,那新媳婦兒沒了雙親後,就一直借住在大伯家。
要不是因為她勤勞能幹啊,她大伯和大伯娘早就不願意養她了。
我還聽村裡的人說,她大伯大伯娘能留她到十七八歲,都是因為她能幫家裡幹活兒。
再加上聘禮得要二十兩,别人家都不願意出這個錢,一來是聘禮高,二來是這姑娘沒娘家幫襯。
也就張坤家願意掏這個銀子,她大伯大伯娘這才把她嫁過來。
嫁過來的時候啊,連床喜被都沒給,衣裳還都是補丁,怪可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