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到荒年,這個後娘有點強

第305章 要留炭囤糧

穿到荒年,這個後娘有點強 2756 2025-01-16 17:21

   這個幹,還得到了二寶的認證。

   因為他就坐在旁邊陪着,聽到母女倆說頭發幹了的時候,還親自過來摸了摸。

   确認頭發徹底幹了,才說:“嗯,可以了,你倆去睡覺吧,我把炭火給滅了。

   那氣勢,好像他才是長輩喲?

   不過安小暖和三丫難得被二寶這家夥照顧,也沒說什麼,相互對望了一眼,便笑嘻嘻回屋了。

   隻是剛回屋沒多久,二寶的聲音又在門外響起:“阿娘,下次您進城的話,多買兩個壇子回來吧,咱們整點炭。

   這個位置濕冷濕冷的,天冷的時候沒炭用,人容易生病咧。

   安小暖一聽,微微有些驚訝。

   她方才看着火堆裡紅彤彤的炭火時,就想到這一點了,正尋思着要不要留炭呢。

   結果,二寶就先提起來了。

   “好,阿娘記着了,你早點休息吧。

   半撐着身子應了句,安小暖又躺了回去。

   在古代,木炭可精貴着呢,一般都是有錢人家才用的。

   因為掌握燒炭技術的人很少,大家夥兒隻能買炭來用。

   那價格不便宜,普通人沒幾家舍得的。

   哪怕之前在北邊,像季家還有原主家,冬天都是舍不得用炭的,隻用柴火來起火堆,燒得家裡到處都是烏煙。

   很不巧,這燒炭技術,安小暖也不會。

   聽說是要拿土來做什麼火窯,然後挑選什麼木頭,還要保證什麼空氣流通,才可以燒出木炭?

   總之啊,具體該怎麼操作,安小暖是真不懂。

   不

   過,像二寶說的那樣,用壇子來悶的話,她倒是會的。

   小時候跟着爺爺奶奶在村裡生活,家裡就是用壇子來積攢木炭。

   竈房裡放一個壇子,每次燒火做飯的時候,柴火燒完,竈膛裡就會有火紅火紅的炭。

   及時把炭夾出來,丢到壇子裡,再把蓋子蓋上,隔絕空氣。

   很快,壇子裡的炭就會熄滅,變成黑炭。

   等到冬天的時候,再将黑炭取出,又可以燒成火紅的炭,用來取暖。

   不過這樣的炭不經用。

   雖然很快就能燃燒起來,但也很快就會燒盡,成為炭灰,跟專門用火窯燒出來的那種木炭不能比。

   爺爺奶奶跟她說,這種用壇子悶出來的炭叫水炭,雖然不經用,可燒起來沒有煙,也挺好的。

   安小暖本來就怕冷,冬天少不得要用炭。

   從現在開始積攢,到天冷的時候,應該也夠用了。

   想着想着,安小暖又想起空間裡的銀子。

   這次去城裡不僅掙了錢,也花了錢。

   短短幾個月,糧食又貴了一些。

   之前在青山縣,白面是五百文一鬥,這次再買,就是五百五十文了。

   精米呢,之前是四百六十文一鬥,現在五百文一鬥。

   因為一進城,她就忙着賣東西,沒有去買糧食,後來又有林大娘在身邊,她也不好多買,怕拿不回來。

   所以白面和精米,她隻各自買了一鬥,花了一兩又五十文。

   雞崽鴨崽也不便宜,折合下來,一隻就得四十五文,十隻一共是四錢五

   十文。

   這還是買得多,林大娘講價了,要不然啊,得五十文一隻咧!

   回來的路上,林大娘沒少抱怨。

   “真是瘋了!

   “雞肉鴨肉才多少錢一斤喲?
一隻小雞小鴨,就敢賣幾十文錢!

   “以前一隻雞崽才八文錢十文錢,更便宜的時候,還有五文錢六文錢的咧。

   “唉,這世道啊,真是難喲,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太平。

   聽着林大娘的抱怨,安小暖心道:等着吧,估計還得有兩年喲。

   但她什麼也沒說,隻是安安靜靜牽着三丫,走着自己的路。

   先過着吧。

   能活着就好!

   除了雞崽鴨崽和糧食,安小暖還買了些糖呀,包子呀之類的。

   前前後後加起來,一共花了二兩銀子。

   所以除去大寶二寶三丫攢在她這裡的零用錢外,她身上現在一共有三百三十二兩七錢又四十七文。

   嗯,是一筆巨款了!

   更别提,她空間裡還有一些草藥沒賣呢。

   本來是說這次進城賣掉的,但進城後,光忙着賣野味和小吃食了,後來又去談了頭繩頭花的買賣,時間有點不夠用。

   好在空間能保鮮,下次再賣也是一樣的。

   不過,下次再進城,她可不能跟村裡的人一起了,得單獨行動。

   跟着村裡的人一起安全是安全,但終究不方便。

   她得趁着現在糧食便宜,多囤點糧食回來!

   迷迷糊糊間,安小暖就睡着了。

   等第二天醒來,一家人又進山去。

   到了山裡才發現,村裡有不少

   人都在山裡呢。

   砍竹子的砍竹子,割茅草的割茅草,都是為了回去圍雞圈鴨圈。

   忙活時,有幾個健談的嫂子還不忘聊天。

   “現在好咯,家家戶戶都養了雞養了鴨,日子越來越有盼頭咯。

   “有盼頭是有盼頭,但回去後還得想辦法給自家雞鴨做個記号啊,别到時候誰家認錯了,又得扯皮。

   “這倒是的,雖說大家夥兒都住山裡,條件都差不多,可保不齊誰家就養不好雞養不好鴨。

   到時候咱們養得肥肥胖胖的,再被誰給調換了。

   “不至于吧?
家家戶戶的條件都差不多了,那雞鴨養得再不好,又能瘦到哪裡去?

   再說了,都是一個村的,咱們知根知底,沒人做得出那種不要臉的事情吧?

   “喲,這可說不準喲,以前那誰誰誰家的……哎呀,就是李卉,她就做過這種事情咧!

   自己養的雞死了兩隻,非說是跑到牛嬸子家裡去了,讓牛嬸子還給她。

   為了那件事情,牛嬸子差點沒拿刀來砍她,你忘記了?

   “哎喲,你不說還好,這一說,我就記起來了!

   那我回去後就給自家的雞鴨做記号,可不能便宜了某些人。

   “說起養雞養鴨,翠花家是不是沒養?
昨天大家夥兒都在搶着買雞崽鴨崽,她就沒來。

   “翠花一個女人帶三個兒子,挺不容易的,許是家裡沒錢了。

   我聽說裡正媳婦兒都把雞崽鴨崽送上門了,讓她先養着,她硬是沒要。

   “

   唉,造孽咯!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