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楠姐冒充夜家小公主?
夜老從文件夾裡抽出一打文件,一樣一樣地介紹着。
“暫時先準備這些,今後我希望你能參與家族企業的管理,不過外公考慮到你還在讀書,所以這件事就等你畢業以後再說吧。
”
“外公,這些産業我可以不要嗎?
”
可能在别人眼裡,突然多了這麼多财産會很開心,可對她來說,地球上這個低等物質世界産生的金錢不過是身外物,她内心從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
所以要這麼多身外物對她而言反而會是負擔,她不想把心思花在如何管理不動産上。
當年在北州、西周甚至是當時的大宋,她都曾積累了無數的财富,時代更疊、風雲變幻,昔日好友和部下全都已經離世,而曾經創造的那些财富卻早已化為虛無。
佛家将萬法皆空,其中奧秘也隻有真正脫離物質世界的人才能體會。
夜老擺下臉,嚴肅道:“你是嫌棄外公給的少嗎?
”
顧楠一解釋:“您給我的這些太貴重了,我覺得自己年紀還小,還擔不起這麼多的财富。
”
夜老輕笑:“你放心,我會為你安排相應的商務管家幫你打理财産,你隻需要年底查看相應的收益報告就好,如果有哪裡不懂的,外公也可以幫你。
楠一,你是我唯一的外孫女,我們已經缺失了十八年的相處,你母親的事情一直是我心裡的結,你就當這些财産是外公彌補你和你母親的吧。
”
顧楠一蹙眉,夜老已經把話說到這份兒上了,很顯然,她如果不收這筆财産老爺子反倒不開心。
“外公,您别在為母親的事情自責難過,這些我收下了。
”
夜老滿意地笑了笑。
“這才是我的乖外孫女,對了,海棠館明天晚上舉辦一場慈善晚宴,你到時候也過去參加一下吧,趁此機會了解一下海棠館那邊的情況。
”
“好!
”
*
顧家
顧廷均、顧老太太、周遙、顧夕顔和莫小萱坐在家裡客廳。
此時一家人開了一場小型的家庭會議。
顧廷均朝莫小萱看去。
“小萱,最近楠一去學校了嗎?
”
莫小萱乖巧地點了點頭:“去了。
”
顧廷均陷入沉默,奇怪,昨天學校那邊發消息說要繳一筆材料費,這丫頭去外面待了這麼久,她離開時就算身上有點零花錢,也該花得差不多了才對。
可至今那丫頭都沒給他打電話要錢,這就讓他想不通了。
顧夕顔抿了抿唇,眼底閃過一抹精明。
“爸,墨宸說前兩天在鬼市見到楠一了。
”
“她去鬼市幹什麼?
”
“楠一參加了舜緣居舉辦的古董拍賣會,聽墨宸說楠一好像經常出入鬼市,我真擔心她在那種魚龍混雜的地方會遇到危險,要不還是讓她回來住吧。
”
顧廷均聽到顧楠一經常去鬼市,那一刻,腦袋瞬間炸裂一般疼,太陽穴突突地跳了起來。
他冷着臉,強忍着怒意。
“她的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鬼市那種地方都敢亂去。
”
周遙說起風涼話:“去那種地方的能有幾個正經人?
楠一不會認識一些壞人吧?
哎吆吆,剛從鄉下接回來那會兒,那丫頭多乖巧懂事兒,這才在大城市住了幾個月,怎麼就像是徹底變了一個人兒似的?
”
聽了周遙的話,顧廷均的臉色越發難看。
再不濟,她也是他們顧家的種。
如果在外面做了什麼敗壞門風的事情,他怎麼向列祖列宗交代?
一直沉默的顧老太太道:“廷鈞啊,怎麼說她也是你的親閨女,鬧兩天脾氣就算了,總不能讓她一直在外面瞎混,抽個空你去學校看看她,和她心平氣和地談一談,讓她回來吧。
”
老太太這番話引起衆人的驚愕。
顧夕顔、周遙眼底明顯露出一抹疑惑。
老太太平日裡是最讨厭顧楠一的,當時顧廷均決定把顧楠一接回來時,她還差點氣得離家出走。
後來還是顧夕顔好言勸說,才同意顧楠一回家的。
當時周遙和顧夕顔母女二人之所以肯讓顧楠一進門,還是因為顧夕顔得的病需要輸血,而顧楠一就是最好的活體血庫。
所以,此時顧老太太突然說出這種勸解的話,就很讓人想不明白了。
“奶奶,您也想讓楠一回家了?
”顧夕顔試探性地問。
顧老太太輕哼一聲,布滿皺褶的手緩緩轉動着手裡的佛珠。
“不然能怎麼樣呢?
讓她繼續在外面瞎混下去,還不知道惹出什麼亂子呢,名義上她也是顧家的養女,說句難聽的,她萬一把肚子搞大了,最終丢人的還不是咱們顧家?
所以我思來想去,還是盡快讓她回家住吧。
”
顧夕顔心裡一陣冷意,好不容易看到顧楠一被趕出家門,現在又要把她接回來,那之前自己費盡心機做的事情豈不是都白費了?
顧廷均沉默了一陣兒。
“好,等後天周一,我去學校一趟,當面好好和她談一談。
對了夕顔、小萱,明天海棠館有一場慈善晚宴,你們兩個人要不要去?
”
顧夕顔眼神一亮,她正想提這件事呢。
“爸,我聽說屆時很多名流會到場,好像北港夜家的千金也會去呢,提起這北港夜家的千金小姐,我突然想起一件事……”
顧夕顔故意停頓了下來,等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她時,她才緩緩說出口。
“墨宸說楠一在鬼市故意冒充北港夜家那位千金。
”
“哼,一隻野雞也想飛上枝頭變鳳凰?
”顧老太太滿臉嘲諷。
周遙也是冷笑一聲。
“人家北港夜家是什麼門第?
那可是咱們華國的第一首富啊,聽說去年福布斯榜上,夜家排名第三位,資産高達幾千億美金,那可是真正的豪門,人家的千金小姐經常會出入國宴,甚至我聽說北州貴族都是她的朋友呢。
楠一膽子可真大,假冒誰不好,偏偏去假冒夜家那位小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