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

第698章 勸耕

  兀裡烈的家人從北原運送回來了,他們将在京城裡和兀裡烈兀燼術一起度過後半生。

  他們作為重要的人質,周宇會把他們當豬圈養起來,學一學語言,學一學藝術,在學會了語言之後可以在京城裡逛一逛。

  周宇會給他們保留身為北原皇室時的一部分财産,他們可以用這些财産當本錢學着投資賺錢。

  周宇隻會給他們高于一般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衣食住行不缺,但要高消費就得你自己想辦法賺錢了。
這算是給他們找點事情做,有事情忙就不會考慮其他太多東西。

  反正不能出這座京城。

  劉承曜比兀裡烈一家的限制要更大,他還能在皇宮裡住着,卻是被軟禁在一定的活動範圍内。

  也是有幾個嫔妃願意繼續跟他的,她們願意做這種選擇也很簡單。
她們是從民間選上來的,過去和劉承曜都沒接觸過多少次,對劉承曜這個皇帝的濾鏡厚着呢,覺得現在他落魄了,如果自己貼上去,說不定能和他恩愛一輩子。

  當然,主要也是她們的娘家太弱太窮,真的回去最多也隻能改嫁給土财主,生活還不如皇宮裡呢。
所以她們選擇了留下來。

  反而是劉承曜過去的皇後張蘊繡在知道可以選擇離開之後,也不回娘家,本來是想要出家削發為尼的。
後面是方佳麗見了她一面,勸她可以到延壽教的女營裡看看,說不定會喜歡那個地方。

  張蘊繡同意了,在體驗了延壽教女營之後,發現這是個十分對她胃口的地方,因為這裡大多數都是自力更生的女人,女人能管事,女人能當官。
她就喜歡這個,覺得找到了一片新天地,立刻隐姓埋名直接加入了延壽教,在女營裡生活做事。

  其他的宮女嫔妃大多數都回家去了,她們自己的命運自己把握,周宇沒有義務為她們考慮太多。
她們很難被界定為幸運的人還是可憐的人,在皇宮裡的生活再怎麼樣也比平民好。

  可那隻是物質上的相對富足,精神上嘛就見仁見智了。

  沒有了太監伺候,周宇也沒有覺得什麼不适。
反正他在過去和那些公公們的沖突不老少,現在要全面廢除太監制度,今後都得是正常人在他身邊上班。

  皇帝一家的安全當然重要,但周宇認為這種事是應該用制度來進行保障的,隻要制度完備嚴格執行,那就足夠安全。

  如果真的去擔憂周宇的敵人有完備且有成功概率的刺殺陰謀,還不如讓周宇把自己的敵人變得越少越好。

  隻要沒有勢均力敵的對手,周宇無法被取代,那麼很難有人會有足夠大的利益來發動刺殺。

  謀殺一個皇帝,可不是随便賄賂個小人物下個毒藥什麼的就能辦到的。

  同時,周宇解散了廠衛。

  就算不用他解散,前興漢廠公黃中磊就已經不知道躲藏到哪兒去了。
他比劉承曜要果斷的多。

  之前他是在延壽教的手上拿了大量銀子的。
寶物拍賣給他交的“保護費”可不少,而寶物拍賣也确實沒有他的介入和擔保的話根本不能實行。

  因此他生怕自己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幾百萬貫财物會被周宇派人追回,直接就跑了,不敢像北鎮撫使範興一樣投到延壽教中做事。

  他倒是知道“懷璧其罪”的厲害,誰也沒告訴,直接悄悄摸摸地跑了。
在家中留下了帶不走的銅錢,甚至沒有下人敢偷這筆錢。
誰也不知道他轉移了多少财産離開,隻論金銀的話價值百萬貫肯定是有的。

  周宇懶得去追查。
這家夥當了這麼多年劉承曜的鷹犬爪牙,得罪的人實在不少。
要是不小心行事,露出一點蛛絲馬迹就會引來仇家報複,根本不用周宇去費力氣找他。

  隻要暗中把黃中磊帶着幾百萬貫金銀逃走的事情偷偷散播,自然會有人去追蹤他的動向,說不定哪一年他就馬失前蹄了呢。

  大明的财政狀況目前還好,因為戰事一停,大量士兵不用戰鬥補貼了,軍械制作也停了下來,訓練量降低後飲食開支也随之降低,整體的開支減少了許多。

  而之前說的是明年隻交一半糧稅,免錢稅。
所以今年秋收的錢糧還是得繼續上交中央。

  這不僅僅是一筆收入,而且是各地服從大明朝廷管理的最直接象征。

  但周宇雖然讓下面的官府上繳糧稅,卻也知道他們來來回回折騰了一番,錢糧在路上耗了一波,又在組織軍隊準備對抗明朝軍事攻勢的時候又耗了一波,真讓他們全額交齊糧稅,他們除了盤剝民衆沒有别的辦法。

  因此周宇下達了今年糧稅隻要3成,剩餘的糧稅補貼到地方政府作為預備開支。
而且這3成糧稅也不需要千裡迢迢上繳中央,直接拿來進行掃盲教育。

  掃盲教育沒教師怎麼辦?

  簡單,願意當教師的今後在科舉考試上有加分。
你如果是天才可以不在乎這幾分,如果你隻是個願意努力的人,那未來中與不中說不定就剛好卡在這幾分上。

  什麼時候科舉不知道,到時候怎麼考不知道,但是讀書人萬萬千,他們都知道這掃盲教師的職位肯定比讀書人的數量少得多,如果那不搶,那肯定有的是人搶。

  于是根本就不缺掃盲老師了。

  犯官島上的犯官如今也都得到了釋放。
他們之中肯定有在任上犯罪的,也肯定有品行不端的,隻有部分人是的确被冤枉的,大多數還是因為不稱職才被奪官流放。

  可就像所有皇帝登基的時候都要大赦一樣,周宇也不會去刻意剛上台就改這個規矩。

  他有意讓今後把這條大赦的“優待”變成減刑,定下一個比例和數字,按剩餘服刑日期的百分比和未服刑天數的方法并行計算,哪個減少的天數更少,就用哪種方法減刑。

  但是第一次嘛,民心還有提升的空間。
周宇也就不改了,除了罪大惡極的,能赦的都赦了,給社會上丢一批勞動力。

  反正周宇肯定是要創造就業崗位給他們做的,他們如果牢裡剛出來還繼續做偷雞摸狗、偷盜搶劫的事,自然又有機會回到監獄裡。

  這些因為大赦而恢複自由的犯官,除了一些心灰意冷和年齡太老的,超過一半的犯官都想在大明謀一個新官。

  周宇讓人甄别了一下,有哪些是劣迹斑斑的,有哪些是官場上風評不好的,有哪些是公認有施政能力的,都鑒别出來,該拒絕的拒絕。
堪堪可用的給個小崗位磨煉,看看他們願不願意埋頭做事。

  那些真有些才能的,直接去新成立的部門磨砺,找個喜歡的做起來,在實事中打磨自身。
要是真的願意紮根基層,做得出色,反而今後能竄的更快。

  不深入到百姓中去看看實際環境實際情況,哪裡知道百姓要的到底是什麼,哪裡知道百姓有什麼優秀的品質,又有什麼需要改正的不良惡習。
隻有肯下功夫“接地氣”,這些官員才能被周宇承認,被大明朝廷真正地接納。

  有一些人覺得不讓他們做主官而去當“吏”是一種侮辱,憤而離開。
也有一些人不論是為了官位還是真的想嘗試一下,開始了他們認為是“吏”的生涯。

  今年年底,大明朝最重要的事情還有一件就是冬播。

  各地因為各自的氣候自然條件不同,有些地方是不做冬播的,春種秋收之後其實就挺閑的。

  但今年不同,玉米、土豆、紅薯三種高産種子跟随着延壽教的人在全國進行傳播。

  玉米、土豆、紅薯的種子都是冕州那邊由一代種子種植出來的二代種子,還能用它們種兩次。
如果要再種就得取得前兩代的種子來混種,否則就要接受種子公司的“詛咒”:根系腐爛。

  周宇已經在考慮在小種子公司訂購其他品種的玉米、土豆、紅薯種子了。

  其他品種的玉米、土豆、紅薯也是需要前代混種的,但是如果不混種,後代種子種出的果實也不會根系腐爛死亡,隻會減産,一直減産,幾代之後果實會變得很稀少很小。

  玉米會變成五根筷子合起來那麼小,土豆和紅薯會變得像鴨蛋那麼大,然後再退化成雞蛋那麼小,再小下去說不定變成乒乓球。

  可再怎麼都比根系腐爛顆粒無收強。

  過去是延壽教在種,周宇不想資敵所以才選擇了“不買新種子”後遺症更強烈的新種子。
現在延壽教已經進階成“大明”政權,當然可以放寬一些。

  但也不能把沒有後代退化的種子帶過來。
否則不退化的高産種子四處傳播,其他地方也人口爆炸,到時候明人在全世界殖民的競争中,就要受到更大挑戰了。

  玉米、土豆、紅薯在大多數地方推廣的時候,沒有見過它們的民衆都會猶豫。
但既然朝廷頒布法令要官員們“勸耕”,那他們這些剛剛加入大明的官員,大部分都要咬牙硬着頭皮也要幹。

  少部分的會寫奏折,希望勸說新皇上緩一緩。

  但周宇認為這三種作物不占主糧的肥沃田地,在下等田裡就能種,根本不會影響到小麥和大米的種植。
所以要求必須有多少種子全都種上,讓所有的農民看到玉米、土豆、紅薯的魅力。

  隻有讓大家感受到高産作物的魅力之後,他們才會放心大膽地填飽肚子并且生孩子養孩子。

  慢慢來?
慢慢來要少出生多少孩子啊。

  周宇現在隻嫌人口太少,離對外大肆擴張所需要的時間太長呢。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