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收兵權
若是組起這支民兵,誰為統帥。
這個問題是個好問題,但在州中官員的耳中卻聽的不是很舒服。
因為這應該是州中決定的,你就算是延壽教的教主,也不應該問,因為你畢竟不是官員。
令泰清能聽明白的意思,部分人也是能理解到周教主想表達的,沒有給他權,就别想延壽教支持這件事。
有些人覺得無所謂,這種什麼自籌錢糧建立民兵的事,繞不過一個拖字。
搭個架子指派個長官,不往裡面填人,就不用準備錢糧了嘛。
估計上官們也就是做個姿态,到時候真的翻天鹞又回來,他們就有理由說“已經讓你們組建民兵了,你們自己沒做好”。
若是翻天鹞沒回來,他們就根本記不得這件事。
至于翻天鹞回不回來,延壽教不是在嘛,他們總不至于眼睜睜看着流寇肆虐冕州。
這些官員的想法毫無積極性,都是惰政懶政,總覺得要多做一件事就是給他們增添負擔。
大家一起清風霁月,喝茶飲酒,作詩賞舞多好。
至于翻天鹞會不會殺回來,反正就告訴自己大概可能應該不會,就算真的回來了,也總有人會去處理,是武官該操心的事。
令泰清不可能和他們一樣,他是知州,州中局勢他思考得更多,也看得更清楚。
現在的冕州,延壽教的武力是第一等的。
當初8千官軍過來反過來被延壽教包圍,到現在又過了這麼些日子,實力隻會比當初更盛。
延壽教的路邊井營地經常有人窺探,再怎麼保密,延壽教的實力多多少少也會落到外人眼中,令泰清自然知道。
這種情況下,撇開延壽教建立一支民兵,且不說2千人在延壽教面前算什麼,就算建起來了,也會被延壽教所防備,最終暗暗内耗。
令泰清的想法更多的是維持與延壽教的關系,保證自己任期内延壽教不出事,那就萬事大吉。
屆時不論是平調還是升遷,冕州就和自己再沒有關系了。
至于下一任怎麼面對延壽教,令泰清選擇相信後人的智慧。
想到這裡,令泰清也不猶豫了:“教主,我想既然是州内民兵,統帥權肯定是在州内的。
”
令泰清一番話讓在座官員們紛紛點頭,覺得知州大人還是夠硬的。
然後令泰清繼續說:“但隻是民兵而已,将官未嘗不能從民間發掘人才。
周教主可有人才推薦?
”
在座官員們目瞪口呆,心想原來你是這樣的知州大人,這不是把統兵權柄交給延壽教了?
周宇也不客氣:“連陽縣人屈可伸可擔此重任。
”
令泰清說:“哦?
是冕州人,那還不錯。
他有何優勢啊?
”
周宇直接說:“若是他成為民兵軍之長官,民兵可享一日兩餐,亦可以和延壽教的教兵合練。
”
令泰清琢磨了一下,也就是說這支民兵的日常糧草開支和訓練是延壽教接下了。
因此可以說日常維護費用趨近于零。
隻是令泰清還有疑惑:“此民兵軍的衣着、旗幟、防具、刀槍……教主可有想法?
”
周宇張口說道:“一步步來嘛。
延壽教正好要辦紡織廠、冶煉爐、鐵匠鋪。
州裡先支援一些,延壽教舊的兵器先拿着用用。
反正剛建起民兵軍還要慢慢訓練,裝備不齊整無事,之後再慢慢湊齊即可。
”
大家聽着周宇這麼說,也是在心中暗暗咋舌。
哪家訓練民兵還要湊齊裝備的,不都是拉上壯丁給把長矛就當炮灰麼。
要是真的這支民兵軍被延壽教控制,隻怕不妙吧。
令泰清也有些怕,隻敢說:“再議,再議。
”
可是開了頭,哪裡就能随便縮回去。
飲宴結束之後周宇直接找到了令泰清,想與他私下再說說話。
令泰清邊踱步邊與周宇說話:“教主還有何事?
”
周宇與令泰清并肩而行:“知州大人隻是把這民兵當成防備翻天鹞的工具?
”
令泰清笑笑:“翻天鹞已被你等打散,沒有那麼快恢複元氣。
所以這民兵軍建與不建,應是都無妨吧。
”
周宇說:“知州大人肯定知道,九陽縣、曲陽縣都好久沒下雨了。
”
令泰清擡頭:“教主想說什麼?
”
“萬一冕州幹旱,2千民兵至少可以維持地面治安。
”
令泰清有些吃驚地問:“治安?
那延壽教呢?
”
周宇微微一笑:“萬一,我是說萬一冕州幹旱,延壽教為了活下來,也隻能南下找糧。
我能力有限,屆時把全部延壽教衆帶走已是極限。
”
令泰清沒想到在這裡聽到周教主撂挑子跑路的話。
可轉念一想,自己還真一直沒想過這種可能性。
延壽教又不是非要在冕州一棵樹上吊死,如果真的大旱導緻地裡顆粒無收,南下逃亡總比留在冕州等着餓死強。
就算有錢從南方運糧上來,路上損耗都要浪費多少,肯定是人找糧,而不是糧找人。
“兩千民兵軍,兩千民兵軍……”令泰清問周宇:“若是這兩千民兵軍你建立維持,屆時若有變故,你願意将其交予州裡操控?
”
周宇點頭:“這兩千民兵軍将以冕州本地良民為骨架搭建,若是到時幹旱生亂,他們家在冕州,有州中發給錢糧,定不會願意南下流亡的。
”
令泰清知道周宇所說的話肯定誇大了危機,但令知州不在乎,他隻要給自己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就夠了。
真的因幹旱生亂,手裡有2千兵至少是個心理安慰。
何況是否真的會幹旱到顆粒無收,令泰清覺得老天也不至于對百姓如此殘酷。
“好,我會發下命令,發2千州中壯丁入伍成兵。
屆時糧草軍械,就看教主的了。
今後每月都要當衆操練一次看看。
”
周宇點點頭:“知州大人不如征發2千5百人,今後要汰弱留強,若是僅發2千人,缺額要補上還麻煩。
”
令泰清點頭答應:“還有什麼?
”
“征發壯丁時可與他們說清楚,他們的家中田地延壽教駐村教衆可幫忙照顧。
屆時最少一日兩餐,不會餓着他們。
”
令泰清說:“可。
周教主思慮缜密,這些條件确實可以打消新兵顧慮。
你提議帶兵的那個本地人士,讓他過來見我一面。
”
周宇點頭稱是。
屈可伸這個前私鹽販子這段時間兢兢業業,他想試試看這家夥是不是那塊料。
他最大的優勢估計是本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