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

第477章 延命教的終結

  延命教。

  延壽教的仿冒品終于出現了。

  其實延壽教這種宗教模式是很難抄襲的,因為前期投入太大,要完成原始積累很難。
沒有本錢是玩不轉的。

  而且沒有天時地利人和,很難有初期的信徒,要撐到憑借田地的收獲來獲取剩餘價值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絕大多數宗教都是純粹地讓信徒奉獻,就算做“善事”也是為了宣傳宗教服務,更多時候都是無本買賣。

  延壽教這種奇葩想要被人模仿,幾乎不可能。

  南方商隊在安右道做生意,在南方灑播了許多延壽教相關的消息,讓延壽教在各地有了名氣,仿冒品做不起來。

  也就是荊襄道,之前和安右道的“互動”較少,是一片空白的藍海,這才出現了魔改延壽教的仿冒品——延命教。

  延命教在荊襄道将教義改成了“不勞動者不得食,勤勞動者多得食”,聽起來也有幾分正義公平。

  他們與延壽教比起來,是以宗教的形式成立了“工會”,為加入到宗教或者說“工會”裡的“教徒”發聲,讨公道。

  然後延命教的成立者有一些底子,手裡有一些生産資料。
前期确實把“延命教”的信徒組織起來進行生産,給了他們一日兩餐,勤勞的人更是能多得一些。

  這某種程度上已經趕得上延壽教的開局了。
而且他們比延壽教更“宗教”一些,宣傳吃了教主給的“靈果”可以延命,信則靈不信則不靈。

  他們還有傳教士進行宣傳傳教,因此這個延命教比起延壽教剛開始的發展都不差。

  隻是随着信衆的變多,這延命教的生産資料就不足了,他們既然宣傳“不勞動者不得食,勤勞動者多得食”,那連勞動都無法提供給信徒,信徒怎麼得食呢?
這種“得食”根本不穩定的話,這種制度和在工坊裡做工有什麼兩樣?
沒開工就不可能給工錢,你自己想辦法去。

  延命教的人也知道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因此他們憑借人數衆多有一定勢力,開始搶生産資料,搶崗位,逼迫别人必須用延命教的信徒當雇工。

  有人不願意不從的,他們就找對方麻煩。
有些人當然屈從了,因為用誰都是用,用這延命教的信徒當雇工也不是不行。
隻不過他們的工錢是直接被延命教收走而已。

  延命教這麼做确實解決了信徒打工的問題,也讓延命教有了收入,可以可持續發展。
但這顯然是一種看似可行,實際上後患無窮的方式。

  延壽教的生産資料幾乎都掌握在自己手裡,無論是花錢買還是租賃,延壽教可以随意進行制度的規範和監督考核,最終确定獎勵,使延壽教的教徒有足夠的動力。

  可延命教信徒打工的生産資料大部分都掌握在别人手裡,那些人當然是要壓榨你的。
而且延命教信徒剛進入行業,一開始也沒那麼容易就上手,自然會犯錯,犯錯就會挨罵甚至挨打。

  有的人忍了,有的人當然不會忍,因為他們有“靠山”啊。
于是讓延命教替自己出頭。
延命教為了壯大聲勢當然就幫忙了。

  這種情況一發生,當然是三輸局面。
打工的仗着有靠山當然會憊懶一些,掌握生産資料的老闆恨不得把他們都開了,卻不敢得罪延命教,越想越不舒服。

  而延命教也因為許多信徒有樣學樣,隻能不停四處“立威”,沖突不斷。

  也就是延命教的教中高層有一些雄心,想仿效延壽教做大,所以沒有怎麼壓榨信徒,吃喝方面都不含糊,也會發一些新衣服新鞋子,把大家收拾得精神幹淨,這才讓入延命教的人越來越多。

  你實力越強而且還是在上升期,那些被延命教教訓過的人當然敢怒不敢言。

  可是延命教越是在下層群體中獲得支持,就越是得罪那些地主、老闆,他們可不願意自己的田地、作坊充斥了延命教的教徒。

  延命教的教徒一旦在某個地方出現,很快就會開枝散葉把這個地方全占了,反而讓雇傭他們的人被架空成孤家寡人。

  矛盾尖銳起來之後,延命教的名聲在地主、富人、老闆中一天天變臭。
他們對延命教的信徒嚴防死守,并且也開始了分化對方。

  到了這個階段,随着延命教愈發壯大,延命教自己的上層也出現了腐敗和争權奪勢的苗頭,堕落的勢頭根本止不住。

  教裡的上層終于忍不住經受的越來越大的金銀,開始将它們拿來用于享受。
如果換做是延壽教,周宇會給教中高層福利,同時用個人的威望和能力限制他們從中漁利。

  而且周宇作為最大的核心精神領袖,隻要他不耽于享樂,許多人确實也不敢堕落。
上梁不正下梁歪是真的,而上梁隻要夠正确實對下梁能起到作用。

  延命教就不一樣了,教主帶頭享樂,下面的人隻會跟着伸手,一層層貪下來。
掙來的錢沒有去購買生産資料安排信徒生産,反而開始論資排輩,比拼起了教内地位,還有鬥富的情況發生。

  除此之外,延命教的傳教士也因為特殊的身份有了名氣和威望,他們成了另一股勢力。
逐漸也迷失了初衷,追求起了富貴,更是漸漸地不把延命教的高層放在眼裡,認為自己也應該擁有權力。

  雙方也開始了權力争奪。

  就這樣,荊襄道的延命教在快速發展了一段時間之後,終于陷入了瓶頸。
不僅内部腐化、鬥得厲害,還在外部樹敵一大堆。

  要不是他們的确給信徒安排了工作,許多信徒還是很單純地相信他們,緊緊團結在延命教這塊招牌下自保取暖,讓延命教的聲勢不落的話,延命教自己都能把自己玩死了。

  要是沒有外力的介入,延命教至少還能多蹦跶幾年,畢竟他們的“工會”形式宗教确實有核心競争力。
給信徒安排工作給了他們飯吃就天然團結了一大批人。
然後反過來利用這麼大批的群體威懾“資方”,逼他們不敢翻臉。

  然後延壽教因為與淮揚道湯國輔觀察使鬧翻,淮揚道設卡收稅的關系進入了隔壁的荊襄道,還派趙力等人進入荊襄道。

  延命教這個仿冒品立刻就受到了巨大的挑戰。

  假的就是假的,模仿的不倫不類不說而且還自己堕落了,怎麼是正版的對手。

  延壽教都沒有發力呢,隻是趙力等人宣傳了一下延壽教,立刻就有人幫他們宣傳了起來。

  誰啊,當然是和延命教有着矛盾的地主、老闆們了。
他們的“領地”已經被延命教的信徒“污染”了,雙方矛盾頗為尖銳,平衡搖搖欲墜。

  有對比才有好壞。
他們多少都了解一些延壽教,知道相比之下延壽教的行事比延命教要溫和得多。

  但最最最重要的是,延壽教能帶着大家發财,他們在安右道等各處幹的都是帶着所有人一起發财的事,而不是像延命教這種強行讓自己的信徒霸占工作崗位,不允許競争,搞得他們不願學、态度差。
因為幹好幹壞都是那些錢,還都被延命教收走了,他們隻落了一些吃喝住穿。

  延壽教要進荊襄道他們不抗拒,在他們眼裡兩害取其輕,延壽教此舉就是來救他們的啊!

  所以延壽教都沒發力呢,這些人倒是幫延壽教宣傳起來了,生怕這兩個教不打起來似的。

  有地頭蛇的幫忙,趙力等人沒怎麼使勁呢,就有很多原本延命教的信徒跑過來問他們是不是延壽教的傳教士,來問他們問題。

  對,延命教的信徒其實過的也一般。
他們雖然被安排了工作,但是努力工作得不到額外的好處,憊懶的人和努力做事的人一個待遇,那他們就算想努力都不敢努力了。

  别人都懶着,你一個人努力,是想背叛大家嗎?
等着被孤立吧。

  總有人是想要有追求的,而不是為了有飯吃就像隻鹹魚一樣活着,失去了追求。

  延壽教一來,地頭蛇們幫忙宣傳延壽教才是正統的教,早就在安右道那邊有了“百萬信徒”,這延命教隻不過是抄襲了延壽教的一個冒牌貨。

  這種言論是很有攻擊力的,而且傳播地也很快,許多人先入為主地認為延壽教先出現好幾年延命教才出現在荊襄道,兩者的名字都這麼像,确實有點模仿對方的意思。

  然後,延壽教的教義、規矩、故事等等就開始在荊襄道上傳播。

  延命教抵抗了,但抵抗的方式就是禁止下面信徒讨論延壽教。
他們的高層本來就是抄襲延壽教的組織方式,根據自身情況進行了些許改良才創立的延命教。

  傳聞裡的确是事實,因此他們沒辦法做出反駁,隻能一味禁止。

  有時候一本普通小說很難吸引人,可如果這本普通小說突然被禁了,那就會有一大堆人去找它想看到底是因為什麼被禁了。

  同理,你不讓讨論延壽教,延命教的教徒反而來了興趣,表面上不讨論,私底下打聽得熱烈着呢。

  延壽教的各種事迹逐漸充斥着他們的耳朵,讓他們對延壽教産生了向往。
他們特别喜歡打聽周宇教主的神奇事迹和高強法術。

  這是延命教傳教士的餘毒。
他們在宣傳延命教的時候就編了教中高層會法術的話來騙信徒,現在這些延命教的信徒自然對法術這種事十分熱衷。

  這導緻接受延壽教才是正版的延命教信徒開始脫教,成批成批向安右道進發,想去曲陽縣看看延壽教當初起家的地方,在路邊井“朝聖”的現象。

  因為延命教的信徒當初就是兩手空空就能加入延命教被他們安排了一日兩餐,還安排了工作,所以他們對于“正版”延壽教吸收他們後能安排一日兩餐根本不會質疑。

  他們比普通人更快地接受了延壽教,脫離延命教之後就往安右道走去加入延壽教。
既然有正版在,他們就不樂意待在盜版的教派中了。

  反正這破工作,除了每天的吃喝之外,就剩下住宿和衣服鞋子了。
手裡想有幾個活錢都得從日常的工作裡“想辦法”,還不如去延壽教呢,據說幹得好就有月錢領。

  平時有說書聽、有時候還有舞蹈看,如果年紀合适還會安排你相親呢!
如果女方挑中了你,連彩禮都不用大家就結成夫妻,延壽教還能分單獨的房子。

  人,一輩子最重要的就是希望。
雖然他們對于延壽教能為教徒做這麼多仍然持有懷疑态度,但他們願意為了這種希望賭一把。

  延命教就這樣開始快速被掏空。
畢竟就連地主、店主老闆這樣的地頭蛇都在幫着瓦解延命教,他們恨不得自己的手下裡再沒有延命教的信徒,這些人都滾去安右道加入延壽教吧,過去那些伶俐、聽話的普通員工都趕緊給我回來啊!

  延命教也不是傻子,他們當然發現了這種每天流失數以千計信徒的“失血”情況。

  可是不團結、不堅定的高層很快就分裂了,有的人舍不得這些“基業”想要想辦法和延壽教媾和,看看能不能作為延壽教的外圍勢力在荊襄道“偏安”。
反正是仿冒人家的嘛,現在入了正規軍也不丢人。

  有人想要堅決抵抗,他們覺得延命教也有堅定教徒的,失去了一些淺信徒而已,正好提純了。
而手握着這些狂熱信徒,他們可以和延壽教對抗。
畢竟荊襄道離冕州遠,他們覺得延壽教不會有多大的力量過來和他們鬥,流些血彼此之間就能“和談”了。
到時候井水不犯河水,也能保住一片“自留地”。

  沒用,延命教的教主直接終結了他們的想法,因為他直接開潤了。

  底下的人可以考慮得簡單些,可是他覺得自己身為這個仿冒了人家的教主,絕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他身為延命教的創始人,是研究過延壽教的,比其他人都知道延壽教的力量比浮在表面上被大家看到的要恐怖得多。

  當外圍勢力想都别想,延壽教連傳教士都不往外面派,哪裡能容許什麼外圍勢力存在呢?

  對抗更不用讨論了,那是妥妥的螳臂當車,人家都沒發力呢,信徒就紛紛往安右道跑,兩教之間的吸引力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

  跑吧,帶着撈來的錢跑得遠遠地把。

  延命教教主一消失,整個延命教自然大亂,各個山頭自立開始胡亂行事,想要媾和想要抵抗的都有,跟着跑得沒影的也有。

  周宇還沒發力呢,這荊襄道的延命教自己就分崩離析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