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正版禅師登陸倭國
被東雲誠傾銷“進口鹽”的地方肯定有當地的鹽商。
但是他們也不是傻子,看得清楚就算在當地禁了“外地鹽”,也架不住肯定有人會去走私“雪鹽”。
所以他們反而投敵投的最快,從東雲家手裡拿到了“經銷權”之後就在本地銷售起了“興漢上國進口鹽”,直接抛棄了苦鹽。
東雲誠原本以為延壽教的鹽來得有點多,不容易賣光不說。
各地的大名都在設卡收過路費盤剝商人籌措軍費,鹽很難賣到遠處去,本地及附近的吃鹽市場不會很大。
結果事實證明隻要價格夠低,東西夠好,自然會有強力的經銷商過來采購,然後用他們的手段進行運輸和銷售。
到底賺沒賺錢,這些大經銷商的态度不會騙人。
東雲誠很快就接到了有商人想要偷偷接觸連東雲連舉人的消息。
他立刻就反應過來,這是想挖自己的牆角?
連舉人現在在倭國幹嘛?
除了組織組織“販賣人口”之外,就是監察他一手組織做起來的“腌鹹魚”産業。
要求十分嚴格,特别是衛生方面。
連舉人逼所有制作腌鹹魚的人必須自己嘗,還要嘗别人做的,必須都吃得下去才行。
自己吃得下去是底線,而吃得下别人制作的,那就是鼓勵互相監督舉報了。
誰要是對于衛生不在乎,自己不怕髒,别人也會為了不吃髒的逼他做幹淨,否則就舉報開除。
連舉人在東雲家現在是錢多事情少,這裡的消費水平也低,日子過的還算悠哉,也不是待不下來。
東雲誠怎麼敢讓外面的商人來接觸連舉人?
連舉人要是被背後站着不知道哪位大名的商人給勾搭走了,萬一今後鹹魚賣不出去不說,連進口鹽都沒了呀。
更别說連舉人還是現在手下有快2百個武士的上木健一的恩主。
到時候别的地方過的太舒服,連舉人把上木健一都帶走去别的大名那兒打工,那東雲誠可是要吐血。
因此東雲誠自然進行了一系列的預防措施。
可是越防着,那些觸碰不到利益的人自然就越饞,對這份利益的想象就更誇大了。
覺得東雲家是不是和來自興漢上國的貴人有更多隐藏的合作。
否則東雲誠怎麼會如此膽大,拼命擴軍侵攻其他大名擴大領地。
軍費的來源先不說,那些竹甲是怎麼回事?
一看就知道不是東雲家的樣式。
于是雙方展開了一系列的“諜戰”,一邊是想盡辦法給連舉人遞紙條想見見面,一邊的東雲家自然是極力想斬斷伸向連舉人的“黑手”。
就在這種圍繞着東雲家與興漢大商人海貿利益的“争鬥”中,守望禅師和無酉和尚到了。
他們沒有預告就到達了東雲家的港口,他們的忽然出現驚動了本地佛教勢力。
倭國是一個被佛教入侵很深的國家。
倭國本土的主流宗教叫做神道教,是主體民族的宗教。
神道教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精靈崇拜為主,後來有了天皇之後當然還有天皇崇拜。
他們屬于泛靈多神信仰,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隻,也賦予最高統治者神性,号稱有80萬神、800萬神等等。
這樣的宗教太本土化了,走不出去也沒有什麼競争力,因為他們的神太多太雜太弱。
佛教先是在興漢進行過版本優化和改良,然後才作為入侵宗教在倭國傳播,自然依靠着更先進的理念和版本,吊打倭國的本土宗教。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嘛,既然有更強的,自然倭國就有很多人投入了佛教的麾下開始念經。
當然,經曆過在興漢的改良後,這個版本的佛教身段軟得多,在倭國很快就本土化了,直接多出了一堆倭國本土的佛教流派,然後開始競争。
競争的結果就是不斷疊代,更新的更适應倭國本土環境特性的佛教版本就會脫穎而出,老舊版本的很快就會消亡和被吞噬。
可是這樣一來,倭國的和尚們就像一張盜版唱片一樣,唱片上雖然還寫着“歌手釋迦摩尼”,結果裡面的歌都是亂七八糟的翻唱。
沒人知道是翻唱的時候,大家可以聽得津津有味,覺得很好聽。
可是盜版光盤看似風光,當它真的遇到正版光盤,一樣會擡不起頭。
興漢上國來的守望禅師這種帶着“正版唱片”光環的上國禅師降臨東瀛,倭國本土佛教團體自然轟動了。
不知道守望禅師“正不正版”的人,隻要看他的派頭就知道是高僧無疑。
人家有專門的大船座駕,有三尊純金的無比精美的佛像,有上百徒弟伺候,身上穿的、帶的、用的東西都是倭國和尚從未見過的奢華藝術品。
這樣的包裝看一眼就暈了,哪裡會懷疑這是假的,隻會覺得能擺的起這麼大排場的禅師,他的寺廟一定大得像一座城。
而還是有零星的人聽說過守望禅師,這自然是守望僧在興漢國南方權貴之中打轉兩年所傳出去的名氣。
相互印證之下,守望禅師自然是毫無疑問的興漢國高僧中的高僧了。
畢竟連興漢上國的貴人們也追捧這位禅師嘛。
正版唱片的光輝讓盜版光盤們既羨慕又害怕。
他們羨慕守望禅師的豪奢,在和尚們的眼中他簡直就是海外天皇巨星。
又害怕這位禅師要是對“盜版唱片”裡翻唱的曲子進行批判,那事情可就嚴重了。
聽衆們可不會因為翻唱也挺好聽就會堅持聽翻唱的,而是直接相信原版,摒棄盜版。
那事情可就大條了。
因此他們聽聞興漢上國有一位高僧叫做守望禅師的來到東雲家領地的消息,當然紛紛拜訪,獻上禮物,并且請求禅師去他們的寺廟裡做客。
俗話說禮多人不怪,這個道理放諸四海皆為準。
倭國各個流派的佛教團體都害怕被這位突然到來的高僧給批判一下,做“盜版認證”,那等于是給競争對手遞刀子。
不開玩笑的說。
在倭國諸多佛教團體的競争環境下,守望禅師對任何一個派别說一句重話,就能讓他們這一派直接重傷。
因為其他派别絕不會放過這種捅刀子的機會,絕對會沖過來拼命捅,恨不得直接捅死一個算一個。
同時,他們則更希望守望禅師能給他們說點好話,就算片面的一兩句好話也是好話嘛。
一句“唱得不錯”的客氣話,絕對能被他們宣傳成“海外天皇巨星被他的歌聲震驚,沒想到小島上也會有這樣唱功的歌手。
”
誰都想要一塊“巨星認證”的招牌,守望禅師到訪自家的寺廟,就等于雙方合影留念了,到時候咔嚓留下證據,等高僧走了,接下來想怎麼編故事,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于是,東雲家領地内的佛教團體第一時間就滑跪上去,請海外高僧下榻在他們的山門裡。
附近的各個教派也以最快的速度沖了上來求見面。
遠處收到消息慢一點的倭國和尚,也是騎馬的騎馬,坐船的坐船,恨不得插上翅膀飛過來。
就連一些崇佛的大名,也是派使者送禮以及邀請高僧來自己的領地坐一坐。
一時間,守望禅師在倭國如同要開演唱會的海外巨星,惹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