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他們怎麼有甲
單于義率領的一萬胡騎在宣慶道的欣州一開始并沒有受到抵抗,祝慶縣的官員、權貴、富戶都隻能躲在祝慶城裡避難,根本沒有兵力反擊。
因此很快就分散到幾個縣之中燒殺劫掠,許多人朝着賜慶縣和綿慶縣的方向狂奔。
他們知道那裡有延壽教,在那裡至少有延壽教能庇護他們。
雖然他們的心裡還不是十分有信心延壽教是否真的能提供保護。
畢竟過去延壽教把翻天鹞暴打一頓,這才給許多人留下了延壽教“武德充沛”的印象。
可這一次可不是流寇,而是正經的胡騎啊!
胡騎的戰鬥力已經在不知道多少手的消息傳遞後,越往南胡騎的實力被誇大的越厲害。
在興漢國南方胡騎已經是高頭大馬一天能吃一隻小羊羔的膘肥體壯大漢形象了。
欣州這裡的民衆雖然沒有那麼離譜的想象,但是胡人天天吃肉,人人會騎馬射箭,能在馬上跑幾天,吃飯睡覺都在馬上進行的印象還是有的。
不吃肉的怎麼跟天天吃肉的打呢?
延壽教也沒辦法天天吃肉啊,能打得過吃肉吃到飽的胡人嗎?
在3月6日,單于義得到了偵騎的報告:賜慶縣有軍隊聚集後向這裡而來。
單于義感到很意外:“你說的是軍隊聚集?
這裡有軍隊嗎?
”
偵騎很肯定地說:“那些興漢人旗幟鮮明,行軍齊整,行軍中還派出不少偵騎追逐我們。
比之前我們在興漢國京師遇到的軍隊做的更好。
”
“旗幟上可有字号?
”
“有一個興漢的字,但不識得。
”
單于義問道:“他們偵騎的馬如何?
”
“頗為矯健,看起來有點像咱們北原的戰馬。
”
“嗯,那些士兵大概數量多少,是否披甲?
”
“因為對方偵騎兇猛,所以看不太清楚,估計在6千左右,但并未披甲。
”
單于義心裡一松,沒披甲就不怕了:“确定他們是往祝慶縣這裡來?
好,那收攏人馬,我們去會會他們。
”
單于義的偵騎灑出,開始通知胡騎往祝慶縣趕。
畢竟是6千訓練有素的士兵,随便帶2千人就想把人家擊潰未免太自大了,還是湊一湊兵力比較好。
但是這一支胡騎并不是真正的軍隊,裡面摻雜了四分之三的牧民,這些牧民一開始對軍中軍官的指揮是非常遵守的,畢竟他們真的按照承諾把他們帶到了興漢國内劫掠,而且還打赢了仗。
于是他們毫不意外地膨脹了、自大了。
他們倒不是真的覺得興漢國不堪一擊,而是在見識了興漢國的步兵之後,覺得自己有馬,随時能跑能打,所以不用太着急去集合。
有些人搶得興起,哪裡願意放棄自己的戰利品,隻想着拖一拖再說。
在心裡想着,說不定拖一拖,其他人已經把興漢拼湊出來的軍隊打跑了呢。
到時候白去一趟,等自己再回來搶的話,人和财物都跑了怎麼辦。
因此等到延壽教的4個營都進入單于義視線中的時候,他也沒有集齊原本的1萬人馬,此時他手邊隻有6千人。
單于義本來可以繼續避鋒芒,等到自己手裡的兵最多的時候再打這一仗。
但是他年輕,在見識過虛弱不堪的興漢禁軍之後,其實内心裡已經将興漢的軍隊看輕了,覺得他們不在城上防守根本不會打仗。
單于義基于某種青年人的――6千對6千,也不算我以多打少欺負你們――的思考方式,決定開打。
就算之前在作戰中受輕傷的胡騎都不帶,單于義覺得自己可以像拿下之前1萬禁軍那樣拿下這支“軍隊”。
3月6日下午,單于義親眼見到了敵軍。
他的敵人果然旗幟鮮明,行軍時仍然陣型齊整,不像之前的禁軍步兵,一支隊伍行軍起來能前後脫節5裡10裡,不得不停下來整理才能繼續前進,否則一大堆士兵因為迷路而導緻減員都不是沒有可能。
雙方偵騎展開了對拼。
此時延壽教的偵騎就拼不過胡騎了,畢竟雙方數量上差距太大了,胡騎随時都能把更多的騎兵投入進去變成己方偵騎的支援。
随着延壽教偵騎的後撤,他們4個營軍隊周圍的行軍細節就逐漸暴露。
單于義親自上去偵查,很快就發現了不對:“額秀特!
這支興漢軍隊是披甲的!
旗幟也不對。
”
臨陣之時才發現對方的實力和自己想象的有巨大差距,比想象中厲害,對指揮官來說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看單于義就知道了,咬牙切齒罵粗話。
他之前真心以為這支軍隊隻是較為訓練有素,步兵行軍時候齊整一點。
但是裝備差的話卻代表着他們對騎兵的威脅很低。
就算再訓練有素,騎兵不斷機動,用弓箭把對方射成刺猬,總有士氣崩潰的時候。
可是現在一看,這支軍隊在護甲外面披了一層披風,遠遠看上去像是沒穿甲似的,但實際上是有甲的。
“昨天向我報告的偵騎在哪裡?
我要把他處死!
”
單于義的暴怒下,很快那個偵騎被找了過來,押到單于義的面前跪下。
“你有什麼話說?
你說對面是一支無甲的軍隊!
”
“将軍,他們剛換上的鐵甲,我們之前看到他們行軍時确實沒有穿上護甲!
”
單于義聽完之後感到十分奇怪,他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步兵。
但這就是延壽教偵騎的作用了,遇到胡人偵騎的時候敢上去纏鬥驅趕對方,讓對方更難發現延壽教兵力和裝備的秘密。
等到延壽教的偵騎發現大股胡騎之後,就立刻讓步兵從随軍馬車上取甲開始着甲,做好戰鬥準備了。
等單于義親自騎馬來觀看敵情的時候,延壽教士兵們已經着甲完畢,連頭盔都戴了起來,從無甲兵忽然變成了一副不好惹的模樣。
“戰前才穿上铠甲?
行軍的時候不穿铠甲?
真是奇怪。
”
單于義不了解延壽教教兵居然敢這麼做,是因為過去軍隊的铠甲沒那麼好穿。
有的铠甲設計差的話,還得别人幫忙才能穿好,想要自己穿都得很熟練,穿完都累出一身汗了。
而延壽教教兵的铠甲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穿脫方便,而且铠甲的重量還不會全壓在雙肩上。
铠甲的重量會盡量均勻地分布到更多的身體肌肉來承擔,讓士兵穿上铠甲行動時不會集中勞損部分肌肉,容易累。
況且為了給自己的士兵最好的铠甲,他們穿的都是來自24世紀的上等貨。
單于義捏緊了缰繩,不斷思考眼下要打還是要穩一手。
最終他還是覺得未打先撤太窩囊了。
之前2萬胡騎在一起的時候他是不會有這種想法的,但是分成兩股之後,兩個領頭年輕将領的無形競争立刻就在兩人心中燃起。
單于義不想到時候圖谷昊聽說自己不敢打而是撤退之後取笑自己。
他說服自己,騎兵打步兵而已,就算打不過還不能撤退逃跑嗎?
如果打赢了,這些人身上的铠甲得是多麼珍貴的戰利品啊,比在鄉間搶到的金銀要珍貴的多。
單于義忍不住大聲喊了出來:“額秀特!
打,打,打,準備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