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

第306章 制造高速海船

  鳥渡島屬于鳥亂拉屎的一座島,條件比鳥不拉屎要好。

  如果一座島鳥都不拉屎,說明附近沒有可以供它們捕食的魚群,也沒有可以供它們飲水的淡水資源。

  連吃喝都沒有,一座島當然無法吸引鳥類停駐。
而鳥類在島上亂拉屎,反過來也說明了這座島有淡水資源。

  雨水加上鳥類糞便帶來的植物種子和肥料,島上的山上郁郁蔥蔥一片綠色。
隻要有泥土的地方就有植物存在。

  山頂一些低窪地區存下了雨水,淺淺的土壤層無法存放太多的水,雖然植物的根系緊緊地固定了土壤阻止它們被沖刷走,但水浸滲到石頭一層的時候,就無法繼續下滲了。

  然後逐漸彙聚,形成了溪流。

  海洋上長期的濕潤氣候加雨水,慢慢制造了穩定的溪流。
所以困擾海上島嶼求生的淡水問題,鳥渡島自身就解決了一大部分。

  到時候挖金的人數上升之後,會增加海水淡化設施,和在每個建築的屋頂設置雨水收集裝置,讓鳥渡島的淡水不成問題。

  而生火裝置和燃料則是随船起運的蜂窩煤爐和蜂窩煤。

  周宇有後世還原的早期鳥渡島地圖。
在電腦上設計好了鳥渡島挖金駐點最終建成的樣子,所以在前期進行的技能訓練很有針對性。

  先挑選出了人手,建立領導組織,培訓每個人都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然後有針對性地培訓掌握特殊技能的人選。

  建築師、醫生、磚瓦匠、木匠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掌握特殊技能的人群。

  天水縣的人裡有這樣的人才,他們今後将會受到些許優待。

  今後金礦銀礦挖出來之後,還會有冶金匠上去煉金。
到時候煤炭燃料将在東瀛倭國購買後船運到鳥渡島上。

  為了安全考慮,到時候将是延壽教最新式的高速海洋帆船進行海運。

  萬舟縣的造船業随着這幾個月的整合,已經步入了正軌,除了制造外地的造船訂單之外,還在攻克周宇給的新式帆船設計圖,進行建造。

  新式高速海洋帆船犧牲了一些載重能力,船上承載的船員也減少了,但是周宇會從24世紀給它帶來高密度高耐力的合金質高桅杆,更輕的同時承載力更大,保證它們在經受大風的時候桅杆不會斷裂。

  帆船的船帆越大,船隻的動力越強。
而越高的桅杆就可以懸挂越大的船帆,大船帆吸飽了風力時對桅杆的拉扯力極大。

  并且依據杠杆原理,越高的桅杆上方所受的風力越大,整個桅杆所受的拉扯也會成倍成倍提升。

  桅杆越高船帆越大,桅杆斷裂的風險也越大。

  為了高桅杆大船帆所帶來的高速,更輕且承載力更大的合金桅杆被用在了50米長的新式高速海洋帆船上,船身50米,它的桅杆也達到了50米。

  這種設計在傳統的帆船設計中是不合理的,因為桅杆自身的重量問題,桅杆太高的話會導緻船身晃動不穩。

  但更輕的合金桅杆解決了這一難題,它可以讓50米高的大船帆給海船提供強勁動力的同時,還保證船身不會過于晃動。

  50米長的海船已經很夠了,更大更重的海船很難找到合适的港口停泊,反而不利于它的航行。

  它被命名為“尋寶船”,在周宇對造船工業大成本投入的全力加持下,第一艘“尋寶船”預計6個月左右就可以出船塢下海試航。

  将來如果造船材料備得更快,造船工建造經驗更豐富,這個時間還可以被壓縮得更短,甚至低到4個月都有可能。

  它的設計速度是滿帆狀态下15節左右,也就是每小時15海裡,每小時27.75公裡左右。

  從萬舟縣的港口或者連陽縣的港口出發,往渡鳥島需要航行1千公裡左右,滿帆狀态下一天半就能到。

  但是當然不可能那麼完美理想化,到時候4天内能到達就已經算是順利的航行,3天能到達已經是順風順水。

  現在第一艘尋寶船已經造了3個月,到6月份應該就能下水試航。

  此時時間到了3月底,延壽教又接收了一批被南方往安江道驅逐的難民。

  之前南方就往安江道運送過遭受水災的難民,但那是官府強令商人們承擔運輸費用才能做到的事。

  商人們也不樂意一直輪到這種事,所以早就和官府衙門做好了約定隻運一次。
等南方各地的衙門發現把縣裡商人已經都輪了一遍還是運不完難民的時候,衙門也傻眼了,隻能讓他們在本地滞留,打打短工,赈濟赈濟。

  但因為難民引發的各種社會事件還是讓各路官吏十分頭痛煩惱。

  正當各地官員籌劃着把剩下的難民都北運,卻苦于沒有“路費”的時候,延壽教和各路到冕州做生意的商人們約定,難民也可以做生意時順路送過來,路上的吃喝由延壽教出。

  而且隻要他們把難民送到冕州就行,延壽教會自己出力把他們送到安江道去。

  盡管如此這對于商人們來說也沒有利益,賺不到錢的事他們也不是很想做。
但有更明事理,更看得懂大局的商人說服了其他人。

  他告訴其他人,如果這些難民不送,到時候官府受不了之後總會打破之前雙方的約定,強行讓大家再補貼錢糧送一回難民。

  而且把這些難民都送走後本地治安也能好許多。
總比他們走投無路去當了山賊,以後天天搶大家商隊的好。

  未雨綢缪加上更好的治安,讓商人們覺得确實把這些難民都交給延壽教,讓他們去安江道種地是個有益的事。
反正是延壽教出本錢,自己還能賣官府一個面子。

  所以南方各地衙門把滞留了的難民歡歡喜喜地把難民全打包了丢給商人,讓他們“順路”帶去安江道。
反正隻要出了本地,這些人的死活就跟他們沒關系了,就算半路死了、逃散了,他們隻會也當不知道。

  送難民去安江道種地是皇上的旨意,他們恨不得把這些難民甩得遠遠的,眼不見心不煩。

  于是延壽教趕在春播之前又接收了這樣一批人手,快速将他們組織起來,入教後編成隊伍,分配到地方做工加上養身體,十幾天隻會這些勞力正好能趕上春播。

  而各縣駐村點的延壽教教徒們,此時都已經開始在準備春播的田上,能收獲的大豆、苜蓿趕緊收獲,那些休耕的也立刻開始翻耕等待春播到來了。

  各地一片辛勤勞作的景象。

  而此時,回到京中的北鎮撫使範興也終于得到了廠公黃中磊的接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