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

第316章 多個計劃

  南方源源不斷的糧食不斷運入延壽教在冕州的糧店,最近終于停止了運輸。
青黃不接的時間要到了,有剩餘糧食可以賣的地主們已經把能賣的糧都換了錢,現在留下的要麼儲蓄起來等夏收和秋收,要麼等糧價再高一些再賣。

  因此,大家看着原本降到300文的糧價,現在又漲到了400文。
等到夏收之前,糧食最緊張的時候,農民們為了有力氣收糧食,就算明知道糧價貴,也咬着牙去跟地主借貸錢或者糧食。

  今年延壽教出了個糧食貸,專門放糧給青黃不接時期的農民們,讓他們有糧吃,好度過夏收甚至秋收。

  等到收獲了之後再把新糧還給延壽教,利息低廉。

  五月中旬,兩艘向鳥渡島運輸物資的海船出發了。
而這邊上木健一的一家人也和連東雲見過面,一同登上了一艘前往倭國進行貿易的海船。

  和他們一起前去的,還有5名延壽教的前任教兵。

  這5名教兵因為一些意外受了傷已經從教兵隊伍中退伍,他們不暈船所以周宇最終派他們去倭國作為護衛工作一段時間。

  上木一家三口加上連東雲和一個通譯,這5個人加上5個教兵護衛,一共10人。

  這一行人一共帶了400兩銀子、100枚價值1貫錢的壽字币和250貫錢。

  上木健一一開始隻能拿200兩銀子,等到他将他口中的武士雇傭來之後,才能支取剩下的200兩銀子。

  連東雲一開始不知道為什麼要帶250貫錢,那麼沉重,還進行了一番抱怨。

  通譯告訴他:“連先生,這倭國的銅錢貴,金銀反而要比咱們國内更賤些,沒辦法。
帶些銅錢過去,更值錢不說,人家也更願意收。

  連東雲奇怪地說:“怎會如此。
金銀賤,這倭國難道大家都用金銀不成?

  通譯:“怎麼會,他們底下的人窮的很,金銀都是上等人用的。
他們是國内沒多少銅,鑄不起銅錢。

  連東雲半真半假地笑道:“那豈不是直接拿錢換錢,來回一趟就能掙到不少?

  琢磨這種歪門邪道時,他的腦袋轉得倒是快,隻是通譯打消了他發财的念頭,因為早就有聰明人在走這條路了。

  “連先生,咱們南方的1兩銀換不到一貫錢,您可能不知道吧?
也就咱們這兒的金銀堅挺些,南方各地的銅錢不夠用,錢荒,銅錢變貴了。
就是有不少人用倭國的金銀做買賣,賺錢之餘又收集了許多銅錢,然後一股腦地運去倭國買東西。

  這麼一說連東雲就明白了,這是賺了一筆之後,用兩國的金銀、銅錢的差價再賺一筆,是暴利啊。

  他熄了心思。
就算手裡有銀子,他找誰去平價拿大量銅錢?
人家就算有憑什麼原價兌換給你?
錢莊可是要收火耗的。

  路上運錢也是個心累的活,一個不小心就被人起意動手搶了,雞飛蛋打可能連命都不剩下。

  連東雲想到了延壽教的銀行,銀行裡肯定收了不少民間的銅錢,畢竟教主都發行鐵錢了嘛。
或許隻有教主有這種實力來做這種事吧?
要不要跟教主建議一下,說不定教主能計自己一功呢。

  上木健一一家卻不知道連東雲在想什麼,雙方的交流因為要通過通譯來,所以比較有限。

  之前連東雲拿出有限的幾句倭語和上木健一說話的時候,上木健一還以為對方是貴人派來的會倭語的負責人。

  結果幾句下來連東雲就露餡了,屬實是會的不多。

  連東雲信誓旦旦地說自己本來是會的,可是那些倭女教他的可能是自家當地方言,所以和這位的發音不同,大家雞同鴨講。

  周宇當時就想事已至此,還能如何,反正目前也隻有連東雲一個學過倭語、願意學倭語而且願意去倭國冒險的人選了。

  本來就是一個因為意外而産生後續的一時興起随手投資的計劃,所以教主大人也懶得抽調精兵強将,直接就拿這些拼湊的人選試一試吧。

  從延壽教内部挖潛挖掘出的人才本來就不夠用,捉襟見肘的。
連東雲這種有過“前科”的人才,丢到倭國去就算折損了也不心疼。

  上木健一不知道他和連東雲兩人都隻是周宇眼裡的閑子,對連東雲還十分恭敬,在船上每天早晚都要和連東雲問候。

  連東雲有些暈船的時候,更是跑前跑後的,還讓自己的妻子惠子照料身體不舒服的連東雲。
幫忙伺候吃喝和清理衛生。

  倒是讓連東雲有了學習倭語的環境,讓他溫習了以前學到的一些倭語,回憶起來不少,還新學了一些。

  而上木健一則和自己的兒子上木三男在船上就迫不及待練起了武藝,做着計劃。

  他們信心滿滿,因為“仙人”不僅有玄妙的法術,更是有錢、有人、有勢力。

  既然自己抱到的大腿這麼粗,他們當然恨不得明天船就到港,他們立刻召集窮困的武士,雇傭他們去殺死自己的仇人。

  到時候自己就可以為大人服務了。
不就是一些低賤的農民嘛,把他們騙上船運送到興漢國,到時候肯定比在家裡拼命種地,然後收成全被大名的狗腿子們搶走,最終餓死的好。

  而倭語通譯則看着1貫面值的銀質壽字币,在思考周宇交給他的任務。

  這100枚1貫面值的銀質壽字币,周宇希望通譯找機會在倭國看看能不能進行使用和流通。

  雖然它是銀質的,倭國的銀價低不少,但畢竟它制作精美,鍛造技術不凡,不能用普通的銀子來看待。

  或許倭國的人會将它當成藝術品來看,到時候能兌換到1貫銅錢的價值就行。

  那樣的話,未來周宇就可以不付銀子了,用1貫面值的壽字銀币去倭國買東西,讓延壽教鑄的錢币在倭國流行起來。

  屆時不生鏽的鐵錢如果能“出口”到倭國被他們接受,反而能達到一種“出口轉内銷”的效果。
讓延壽教的鐵錢壽字币在南方也能順利流通。

  這也是周宇又一次大膽的嘗試。

  一事不勞二主,去一趟倭國怎麼能隻辦一兩件事情呢?
三四件甚至四五件事情同時并行才是周宇的優良“習慣”。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