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

第353章 鳥渡島挖金(上)

  鳥渡島的建設,随着新的尋寶船投入使用之後,補給效率也跟着上升。

  之前隻有一艘尋寶船時,半個月才能給鳥渡島補給一次,既要帶建材還要帶飲食、燃料等等。

  一些島上沒有的種子、藥物、衣服等等零零碎碎的東西也得帶。
以至于無法繼續往島上運人手,以免補給困難。

  現在新的尋寶船下水後,鳥渡島的補給增加了一艘船,補給頻率已經變成了7天就有一趟補給船到達。

  兩艘尋寶船“箭鷗号”和“白鷗号”更是有時候同時在海上航行,一艘補給完畢回來中,一艘正在前往鳥渡島的旅途。

  有了富裕的補給力量,不怕萬一出點什麼意外導緻補給跟不上後,其他天水縣城的人也一起被裝上了船,送到了鳥渡島。

  随着他們一起上島的還有延壽教護教者,将護教者的數量增加到了240名,他們是維護島上秩序的安保力量。

  他們将防止逃跑和洩密,确保倉庫、物資的安全,并且根據物資充裕程度來進行分配。

  接收到工程要求後,他們将進行工作監督和工程驗收。
島上人員健康、安全也在他們的管理範圍之内。

  能負責這麼多工作,是因為他們是被特意挑選出來的,不僅已經孤身一人沒有親屬,而且對延壽教極為虔誠,對教主極為崇拜的同時自身能力也有保證。

  他們背叛延壽教的可能性很低,因此才被派到島上來執行保護鳥渡島的任務。

  他們可能需要駐紮五到十年。

  具體年限要看未來延壽教的海軍到底多強大。
如果到時候海上全是延壽教的大戰艦,天下無敵。
那鳥渡島的存在就不用那麼保密了,可以讓護教者們輪換一下。

  這裡的情況永遠不會刻意向外透露,而且還會進行信息掩蓋和假信息混淆,但如果真的有人對外洩露了鳥渡島金礦的秘密,屆時有延壽教的海軍保護,有人想碰一碰鳥渡金礦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

  鳥渡島上的人口達到了1600人之多,而且老人、女人、小孩甚至嬰兒都有,剛上島的人不得不立即适應這個島。

  從氣候到居住環境,以及生活習慣,都得重新适應。

  好在他們在連陽縣的鹽場集中住宿了一段時間,對延壽教的規矩已經适應的差不多了。

  如今除了居住環境換成了島之外,其實大家的居住、飲食都不差。
因為都是配給制,就不存在你的好、我的差,從吃的到用的到住的,大家都差不多。

  大家不用想着掙錢、花錢之後,發現隻要轉變一下心态,這種日子過起來也蠻好的。

  以前富人欺壓,官府壓迫,現在這些“匪寇”不從他們手裡搶東西,隻是讓他們幹活就有的吃、有的穿、有的住,不是挺好的嘛,比過去的日子還好。

  特别是周宇為了建設好鳥渡島,讓這裡成為今後延壽教産金銀煉金銀的大本營,他可謂是不惜血本。

  除了種菜是島上的人自己種,但家禽卻是不停地通過船運運過來,絕不會短缺。
家禽不僅能生蛋還能宰了吃,讓大家多了幾樣菜色。

  除了家禽之外,船運補給還會運豬羊過來,每次雖然不多,但大家半個月都能吃上一次肉。

  鹽、糖、油更是不缺,炒菜時不吝啬地放,做出來的飯菜香噴噴的,對大部分人來說,比過去在天水縣城裡過的日子要好多了。

  也因此,這些原本天水縣城裡的人也沒辦法一條心地來反抗。

  大多數的天水縣城居民都不算富裕,更何況是旱災之後,不少人也是在貧困線上掙紮。
在這裡忽然沒有了生存壓力,大家随遇而安,反正就這麼過吧。

  這部分人私下裡已經有了新的想法。

  那就是不管把他們抓來的這夥人是不是翻天鹞,亦或是海盜。
到時候就算要他們入夥當海盜,就沖着這種日子,他們也不是不能接受。

  過去天水縣城裡日子要好一些的居民,就算懷念過去的日子,别管他們有沒有反抗的膽量。
就算有膽量,現在也找不到人和他們共謀奪船回陸地的事。

  他們人數少,是被孤立的少數派。

  更何況還有積極派,拼命靠攏延壽教的護教者們。

  他們是當初天水縣裡最窮苦的一批居民,思想也最活躍,沒有什麼善惡,當初“賊兵入城”他們差點就想上去帶路跟着搶。

  現在在這個封閉的環境中當然仰慕、追随強權,覺得能給所有人都吃的這麼好,做事如此公平肯定是義軍,恨不得自己立刻就能入夥。

  今後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就算死了也暢快。

  沒辦法,誰讓周宇挑選的鳥渡島負責人黃有壯帶着些混混潑皮的“市井氣”呢,自然合這些人的胃口。

  他們每天都積極靠攏,希望黃有壯這個老大能看上他們,帶他們入夥。

  老人、女人、小孩的登島總算讓島上的氣氛沒有朝“入夥”這條路繼續歪過去。

  家庭重聚,歡笑與眼淚過後,大家“入夥”的心思都淡了不少。
氣氛很自然地被扭轉到日常生活的衣食住上來。

  随着碼頭、倉庫、房屋、取水蓄水裝置的差不多建設完畢,勞力開始富餘的鳥渡島終于迎來了這座島的正事――找金礦。

  找礦這種事不能讓這些人揮舞着鋤頭整座島瞎挖,當然得由專業人士辦。

  随着尋寶船的補給,從陸地上送來了一位找礦和冶煉的老專家。

  這位老專家有些來頭,以前是一位朝廷官員,因為得罪了小人被陷害成了犯官罪臣。

  他是技術型官員,精通找礦和冶煉,這樣的人才不能為國效命卻隻能被流放到了犯官島上。

  這位五十幾歲一把白胡子了,在犯官島上日子過得差,還生了病。
本以為此生就終結在犯官島上,卻被人尋醫問藥把他救了。

  然後他還被偷偷運出了犯官島,談妥了以後被送到了鳥渡島。

  這位犯官尤鴻修和與他接觸的人做了交易,他願意幫忙做事。

  他不知道他們是什麼勢力,但願意幫忙勘探礦産和冶煉礦石,反正這是他的本事。

  作為交換,答應了會把他的家人從犯官島救出來,擺脫犯官家屬的身份,今後改變身份隐姓埋名。

  讓他的兒子能做點生意就做點生意謀生,别去再考舉人做官了。

  經曆了差點身死的尤鴻修對興漢國的官場失望至極。

  當然,他要與他兒子、妻子通信件。
信是不是他們親筆寫的,是不是他們自願寫的,他都分辨的出來。

  但到了鳥渡島之後,這位當過官的尤鴻修對于一座破島上能有什麼金銀礦嗤之以鼻,覺得真的是和過去當官時一樣,都是不專業的“上級”在指揮專業的自己。

  可至少尤鴻修懂得沒有勘探過不能下結論的道理,所以他還是帶上人,在島上四處挖四處掘。
就算沒挖到金礦,也得把樣子做出來,挖遍了整個島才能理直氣壯地說這座島沒礦。

  尤鴻修指揮人四處掘土,自然搞得一些人叫苦,因為這種沒有目标的工作,實在讓人提不起勁來。

  要不是黃有壯知道這是在找金礦,而且是教主認定肯定有大金礦,他也不會堅決支持尤鴻修。

  尤鴻修把掘出來的土、石都看過,知道這裡的地質不會有金礦,有點想要放棄。

  但有趣的是,他想放棄之前反而被黃有壯堅決支持他的态度給打動了。

  他已經不是官了,可就算是他當官的時候,上面分派給他的人手也從來沒有這樣支持過他。

  當官時的尤鴻修很多時候不得不依賴自己的官威來逼迫那些勞役給自己幹活。
那些勞役的苦他是知道的,可為了做事,他也隻能無視。

  而且他發現這座島上的這些勞役其實過得不苦,日子過的蠻好的。
吃穿住用都比尤鴻修想象中要好上許多。

  他剛開始還以為自己隻能天天吃魚呢,沒想到在島上也有肉、蛋、蔬菜,讓他頗為驚訝。

  也不知道這是哪位豪富人家,為什麼會在這座島上下這麼大的功夫,建那麼多房子,就是為了找金礦嗎?

  帶着疑惑的尤鴻修就算堅持找了7、8天都沒有結果,仍然繼續找。
他其實也有點好奇為什麼讓他來找金礦的人有這麼大的信心。

  于是,當尤鴻修開始加大挖掘深度後,在一個挖了五米的坑裡,他終于有了奇怪的發現。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