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

第683章 京城攻防戰(上)

  10月26日淩晨,明軍13個步兵師共15萬多人與4萬騎兵,合計近20萬人圍困京城。

  後續8萬多大軍并辎重在還在從安右道出發前往興州的路上,将加入圍攻京城的大戰。

  一共30萬大軍圍攻京城的消息将在10月30日第五期的《大明周報》中向全天下傳播。
當然,如果速度夠快的話,說不定發出第五期《大明周報》的時候,京城都已經被明軍拿下了呢。

  10月26日清晨,明軍開始用進攻中京道其他三州城牆時使用的箭塔,在京城外圍開始立起簡易箭塔。

  一開始為了穩妥起見,四面圍攻的時候簡易箭塔先立在了離城牆百米之外。

  可是守城軍隊在清晨見到明軍密密麻麻的20萬數量時,就已經快瘋了。
看到明軍又用之前進攻三州那一套攻城流程,哪裡還不知道如果不反制的話,他們的城牆上很快就要被弩箭射成屍山血海。

  因此他們發動了城牆上的床弩和抛石機,哪怕隔着百米開外命中率不高,也去嘗試着想要把簡易箭塔破壞掉。

  可簡易箭塔厲害就厲害在,它隻是一個簡單的平台,用五條木質的腿加梯子支撐起來而已,床弩的弩箭和抛石機就算方向抛對了,說不定連一條腿都砸不到,直接空了。

  就算砸壞了箭塔的一條腿,也不會立刻就塌下來,它還有其他的腿可以支撐,可以容上面的人爬下來。

  而簡易箭塔構造簡單,就算砸壞了也好修。
哪怕全壞都沒什麼損失,十分廉價好用。

  反觀城牆上的床弩和抛石機,操作複雜攻擊速度幾分鐘才一發,這還是他們在體力充沛情況下做到的。
等到他們疲勞了發射速度隻會更慢。

  在這種情況下,延壽教的簡易箭塔在搭建之前收到了箭矢、床弩、抛石機的攻擊,遇到了一些困難。
但是都克服了下來,并且成功讓箭塔立了起來,盾弩兵爬上了箭塔頂部,開始壓制城頭。

  好在京城畢竟是興漢一國首都,城牆高度最高的地方有14米,普通高度為12米,箭塔上的長弩無法對城頭進行高打低的壓制。

  但射擊角度已經接近持平,城牆上的弓箭手已經不能随意露出身形進行射擊了,否則會被箭塔上的長弩找機會狙死。

  簡易箭塔和上面的盾弩手在射擊了一陣之後,發現城牆上的床弩和抛石機,因為設計時的角度就是對城下敵軍的,因此角度固定的比較死,它們竟然打不到箭塔的上方。

  能打到箭塔也是打那幾根“腳”,幾乎全靠蒙。

  這就有趣了,盾弩手們發現了這一點之後将消息通知到了大營,大營立刻開始想辦法放大箭塔的優勢,縮小箭塔的劣勢。

  給箭塔增高!

  可是箭塔此時的9米10米高度已經是木質材料的接近極限了,再高的話晃動會更大也更危險,對木材的要求有點太高。

  于是立刻想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主意“堆土墊高地面”。

  明軍足足20萬人力充足,沒有像許多攻城的軍隊那樣,用抓來的平民和俘虜,用刀逼着去幹這種事,而是自己上陣挖土墊高地面。

  但是在周宇陛下的指示下,這場攻城戰雖然是一場定鼎天下的重要戰鬥,也是一場可以展示明軍不一樣風采的舞台。

  因此明軍掏錢雇京城附近的居民在後方伐木、挖土,然後由明軍運到城牆70米左右卸下夯實,在需要建立箭塔的地方憑空墊高5米。

  京城城牆外圍并非荒無人煙,反而有一些無法居住在京城裡的居民住到了城外。
他們原本是十分驚慌的,甚至都逃走了,隻有一些老人因為實在逃不走,隻能留在家裡“等死”。

  結果明軍秋毫無犯,還掏錢跟附近的居民買柴火和各種可以用的物資,如果有新鮮的菜、肉、魚,盡可以送到軍營裡去,明軍都掏錢買。

  這些京城外圍的小民頓時嘩啦一下回來了一大批,他們本來就沒有帶走多少财産,甚至所有的财産都在此處,離開家真的不知道要去哪裡。

  現在見到明軍如此和善仁慈,頓時抱着希望回來,等到真的從明軍士兵手裡收到了銅錢,頓時都不怕了,反而趁機會做起了生意。

  菜啊,果子啊,雞鴨的肉和蛋啊,魚啊,柴火啊,木材啊,連打到隻野味都想着給明軍送去換錢。

  一個個根本沒空為興漢京城被圍攻感到傷感,在他們看來不就是換個皇帝嘛。
看這皇帝的軍隊這麼好,換一個皇帝說不定大家的日子還能過好一點。

  等知道這是延壽教的教主當了皇帝,這些軍隊是原來延壽教的軍隊之後,他們更是歡喜。

  因為他們多多少少聽過一些和延壽教相關的故事,對延壽教本來就有一些好感在,現在更是親身證實了延壽教做事果然公平,不像原來興漢的官軍士兵,搶了你的東西你還得陪笑臉,否則被揍一頓都算走運,運氣不好死了也就死了。

  有本事弄來吃的就往明軍那兒賣,沒本事的就賣力氣,砍樹、挖土都會,按數量算錢,明碼标價童叟無欺,大家揣着懷裡的錢笑眯眯的,甚至希望這圍城能多圍幾天。

  圍他一個月城裡的人反正也撐得住餓不死,他們外面的居民卻發财了~

  有城外居民幫助,明軍夯土的速度越來越快,第二天就夯起了密密麻麻的5米高土堆。

  原本城頭守軍對這土堆是十分警惕的,不管外面的敵軍幹什麼肯定都是他們攻城的手段,肯定要阻止。

  因為他們的弓箭手不停地向夯土的士兵射箭。

  可惜第一,他們不敢認真瞄準,因為他們被百米外簡易箭塔上的長弩瞄着,他們敢瞄久一點,弩箭就射過來了。

  因此把身體探出去兩秒朝大概的方向射一箭,就是他們能辦到的事。
而且射完之後還不敢觀察射中了沒有,得趕緊又躲回去。
因此他們對于射擊力度,角度的把握都沒有辦法驗證,命中率也就提不上去了。

  第二,明軍夯土的士兵有持盾的人保護,自己也穿着一套皮盔皮甲,真的不小心被射到,百米外射來的箭也能讓他們傷而不死,射不中要害射到皮甲上就隻會造成小傷口,包紮一下就好,傷而不死損失不大。

  第三,他們發現明軍夯了一天的土也沒有派出攻城車,警惕心逐漸下降。
大家都累了,不可能一直緊繃着一根弦在那兒作戰。
所以後面見到明軍隻是一直在夯土,大家就意思意思,沒見到鬼門關都不知道那是在幹嘛,總不能不讓人家夯土就把箭矢都射出去吧?

  他們不知道,明軍已經按照周宇的指示三班倒晝夜進攻。
因此一直到了晚上,明軍趁着夜色開始在夯好的5米土堆上搭建簡易箭塔。

  等箭塔立起來後,大家擡着将箭塔的“腳”放進了土堆上預先挖出來的孔,弄平穩之後就可以上人了。

  平地裡增加了5米高的簡易箭塔,高度達到了14米以上,和京城城牆最高處已經持平,比普通城牆12米的高度還要高上2米。

  夜色中守軍的射擊更加困難,他們就算丢了一堆火把什麼的想要看清遠處發生了什麼,直到箭塔立起來才知道原來是明軍用這種方式增高了箭塔!
到了這時候已經晚了,他們隻能胡亂射了一些箭過去。

  10月26日的半夜,京城城牆上開始遭受長弩的弩箭射擊,守城士兵們不時都會被飛來弩箭射中死亡。

  箭塔拉近到了離城牆70米,箭塔高度超過了城牆2米多,明軍盾弩兵的射界頓時變得清晰起來,對着點滿了火把亮堂堂的城牆進行狙擊簡直不要太爽。

  夜裡,大部分都有夜盲的守城士兵看不遠,處于單方面挨打的狀态。
可他們熄滅火把一會兒之後,又被長官強制要求點燃。

  因為比起守城士兵被射死,他們更怕敵軍趁着火把熄滅之後偷偷搭梯子攻城。

  于是火把又被點燃,然後守城的士兵們隻能非常小心地在城牆上奔跑,生怕被弩箭射中。

  10月27日淩晨,發現守城軍隊沒什麼破解的招數,而且箭塔也全立起來了之後,明軍推出了攻城車,開始攻擊城門,逼迫想當縮頭烏龜的守城士兵應戰。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