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心有憂慮
雖然陛下說了這一番話,但觀皇後娘娘作為姑母的態度,卻有些太過於疾言厲色。
皇後娘娘的這一態度,還是讓在場中的幾位公子眼中若有所思起來。
武安侯世子方才的行為雖說有些失禮之處,但皇後娘娘作為世子姑母,這般的嚴厲怒斥未免有些太過不近情理,隻怕是皇後娘娘與母家的關系也並不如所見的那般和睦啊!
其中一位公子轉了轉眼珠,帶著譏諷地輕撇嘴角,看來無嫡子的皇後娘娘也終將是會被侯府所遺棄的,畢竟沒有子嗣,便不能為封氏一族帶來經久不衰的榮耀。
而侯府,若是想將這份至高無上的榮耀延續下去,那麽便隻能令投明路了!
這位公子半擡的眼中有些許的得意浮現,恰好近日來老頭子苦投無門,如今也算是指了一條明路吧!
若不是今日走這一遭,還當真發現不了宮中這些秘聞。
皇後娘娘封於馨,聽見軒帝如此這般說時,眼中露出一絲不甚明顯的笑意,且同時提起的心也放下了一半。
但顧清臨此子的確可惡之極,兩位皇子的事情尚未解決,他便又讓青陽在這攤渾水中參了一腳。
而這可惡之徒又與瑞王走的極其親近。
他今日的所言所行受到了瑞王的授意也未可知,可此子又是陛下身邊新晉的得力臣子,他與瑞王走的親近一事,陛下不會不知。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陛下還能對其重用。
莫非。
陛下有意立瑞王殿下為太子?
可先前接連的禁足又作何解釋?
若陛下隻是想讓瑞王免於流言的詆毀,大可不必做的這般薄情寡義……
皇後娘娘輕舒了口氣,擡眼輕瞥軒帝一眼,現如今不隻是連陛下的心思難以猜測,就今夜所發生的種種她都看不懂陛下到底意欲何為。
陛下的心思越發地難猜,朝堂上的境況也越發的混亂不明,她不知道這種情況會持續到何時,更不知這樣已經風雨飄搖的家國,又能安寧多久!
她隻知道,若是陛下再這樣任性妄為下去,這一場奪嫡之戰將會越演越烈,且邊關的戰火也遲早有一日會燒到這繁華富庶的金陵。
軒帝雙手撐在桌案上,笑眯眯地看著下首的封青陽。
“罷了,起來吧,朕又怎麽會怪罪你。
”
跪了一地的人,軒帝卻僅僅隻是免了武安侯世子的跪禮,對於包括玥王殿下與大統領聶海閣一乾人等卻是並未赦免。
這就說明軒帝心中的怒氣,和疑慮也並未完全消除。
聽見軒帝的話後,封青陽清明無比的眼中神色頓了一頓,而後從善如流地揖首叩謝。
“臣謝過陛下聖恩。
”恭恭敬敬地叩首後,封青陽才輕輕地吐出一口濁氣,慢慢退到一側站好。
站在那裡的封青陽微微頷首,一副恭謹的模樣,心中卻在疑惑不已,今日的陛下太過喜怒無常,若單單隻是因為雪虎的緣故應該不會至此。
那到底是什麽原因呢?
方才他聽聞陛下的話中之意似是對自己有所不滿,可這不滿又是因何而來呢?
封青陽有些苦惱地皺了皺眉,而後便專心緻志地聽著大殿上的聲音。
殿上再一次發生這樣的事情,而始終跪坐在席位上的葉婉茹和呼延雪瑩並未參與半分,因為她們二人都知道,軒帝今日不過是在借機發難罷了。
可時間拖得越久,葉婉茹心中便越發的不安,爹爹被請進宮裡已經有兩個時辰之久。
兩個時辰中宴席上所發生的事情已經夠多了,而爹爹那裡發生了什麽卻還始終未知,就連皇後娘娘派人去打探都沒有半點的消息傳回。
這種境況下如何能不叫人憂心呢?
河陽郡主輕掃了一眼這幾度陷入混亂不堪的大殿,絲毫不掩飾眼中的不耐煩,悄悄地拍了拍葉婉茹的手背。
就在葉婉茹有些疑惑呼延雪瑩要做什麽時,隻見護眼雪瑩已經起身步出席位,繞過跪在地上的眾人後走到了殿中。
“雪瑩於昨日進入金陵,便承蒙皇後娘娘邀請並擺下筵席為吾二人接風洗塵,娘娘的這份心意,雪瑩和額格其感激不盡。
”
說罷呼延雪瑩略一頷首揖禮,嘴角上挑露出一抹不甚明顯的笑意,口中脆聲道:“隻是陛下今日似是有事要處置,這種場合下,雪瑩和額格其二人似是有些不適合在場。
”
呼延雪瑩的這一番話雖然說的絲毫不留情面,但卻也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而話中之意沒有被呼延雪瑩直言的便是,大耀國的軒帝陛下並不尊重她這位郡主,且也低看了她們卓陽國的塔拉塔娜公主。
常言道,家醜不可外揚。
今夜大殿上所發生的種種既可以說是大耀國軒帝的家事,也可是說是朝堂上各種是非的一種演化。
由小見大,便是大約如此的。
幾位皇子之間的關系尚且這般的明爭暗鬥,而軒帝並不能很好的處理幾位皇子的關系,由此可見朝堂之中的境況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而最讓呼延雪瑩感到氣憤的,便是軒帝處理這種事物的能力,雖說這其中有葉伯父的原因在內,但軒帝這般的優柔寡斷、小題大做未免有些不像一個帝王應有的行事風格。
且今日她所見的軒帝,與額格其口中的軒帝大相徑庭,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便是,軒帝的多疑猜忌無人可以比擬。
她又如何相信,這般喜怒無常的一位帝王能將幅員遼闊的大耀國統領好?
又如何相信,這般多疑猜忌的帝王何時會與他國裡應外合,將手中的利劍對準卓陽國?
葉伯父的事情不過隻是一個開端罷了,因為軒帝根本就不相信任何人!
更不相信,日漸強大的卓陽國會與大耀國真正的聯手對抗外敵!
因為在他心中,卓陽國才是最大的隱患,而且卓陽國帶給軒帝的危機感,要遠遠大於狼子野心的雲帆國。
如此嚴重的事態,她生為卓陽國子民且又是郡主之身,又如何會置卓陽國百姓的安危於不顧呢?
而且他堅信這些問題在大王兄出使大耀國時便已是心知肚明,但礙於種種原因,大王兄還是選擇了重開商路。
可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她還是會如實上報給王父,畢竟軒帝這般的人物不得不防,以免到時候被軒帝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本章完)